世界各國的文化都在互相交流、碰撞、融合,在藝術領域更是如此,這些年可以看到我們引以為豪的傳統刺繡工藝,在外國藝術家手裡中變得越來越豐富。也可以看到許多國内的畫家,不斷向外輸出具有中國元素的油畫作品。
作為擁有五千年文化傳承的中國,提起藝術創作來,就不得不提水墨畫,水墨畫又被稱為國畫,在我國曆史上出現過太多精彩的國畫作品,雖然,我們在現實生活較少能看到國畫的應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國畫直接影響了全世界的藝術風格。

小绛在這裡舉一個例子,16、17世紀,日本就是畫家受到國畫的影響,半模仿半創作地畫出浮世繪風格的作品,這些浮世繪圖案直接影響了法國印象派的誕生,而印象派又直接左右了現當代的大衆審美,由此可見國畫的影響。
如果這還不能證明國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地位,小绛再為大家介紹兩位畫家,一位是日本的畫家葛飾北齋,他在彌留之際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多麼希望自己還能再活五年,這樣才能有時間嘗試成為一名真正的畫家。”雖然,這句話并沒有提國畫,但是,我們在葛飾北齋1849年創作的絕筆《富士越龍圖》中,就能看出他在模仿南宋山水畫。
葛飾北齋的絕筆和遺言聯系到一起來看,就知道,這位世界級浮世繪大師對我們的國畫有多麼尊崇,在他心中隻有中國畫才配得上是畫作。另一位畫家則是鼎鼎大名的畢加索,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典故,畢加索和張大千有一場世紀對話,談到藝術上的地位,畢加索直接說道:“在這個世界談藝術,第一是中國人有藝術;其次為日本,日本的藝術又源自中國。”
在國際上,國畫的藝術地位毋庸置疑,随之,也引來不少西方畫家的愛慕與模仿,不過,可以堅持創作國畫的外國畫家并不算多。國畫在國外的普及度,遠遠沒有油畫在國内的普及度高,其中緣由則是,畫國畫每一個階段都較為困難,外國人缺乏中國的文化底蘊,想要畫好國畫,并不隻是鍛煉繪畫方法那麼簡單。
能堅持從事國畫創作,并以此取得一些成績的外國人,除了真正發自肺腑的喜歡國畫,很難找出别的原因。來自塞爾維亞的佩諾瓦茨就是一位熱愛中國傳統文化,酷愛書畫創作的藝術家。
在佩諾瓦茨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寫意的動物畫作,這些畫作與我們國畫中的大寫意非常類似,不過,佩諾瓦茨并不隻是用水墨來創作,有時候還會使用鉛筆、水彩和丙烯等顔料去完成作品。另外一個特别之處在于佩諾瓦茨的落款位置,她使用的印象并不是姓名章,也不像是閑章的樣子,加上一串字母名稱,讓人看的有些出戲。
單從畫作本身來看,佩諾瓦茨的畫作,雖然,也有寫意和留白的部分,但是,有些畫作與細節則會讓人感覺到刻意追求外形特征與部分細節。小绛個人認為,如果不考慮國畫對意境的描繪,單純看這些畫作視覺感受,還是不錯的。
這種揉雜着寫實與寫意,水墨與丙烯的畫作,确實很難去評價它的好壞,不過,似乎許多外國人都非常欣賞佩諾瓦茨的“國畫”作品,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黑貓
母雞
向左奔跑的貓
向右奔跑的貓
卧貓
西瓜
竹子
花卉
烏鴉
檸檬
北極熊
寫意貓
寫意貓(卧)
兔子
蘭花
寫意花貓
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