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家印尼咖啡店,疫情卻拓店超300家

2020年5月,印尼新冠疫情确診超過2萬例。

首都雅加達平日裡熙熙攘攘的街頭上冷清了許多,過往行人捂着碩大的口罩,行色匆匆,鮮少留意路邊的攤鋪。

這無疑是餐飲生意最為慘淡的一段時間,即使是時下頗受歡迎的某個新潮咖啡品牌,也傳出了倒閉的傳言。品牌方對此做了澄清,可不得不承認,訂單減少,的确關閉了一些線下門店。

Kopi Kenangan卻在這個月又迎來了30家新門店開業——雖然比計劃中少了一些,但總體上,這家創立僅3年的新式印尼本土咖啡品牌,正在迎來快速增長時期。

這家印尼咖啡店,疫情卻拓店超300家

那些因疫情禁足在家中的顧客們轉移到了線上,短短數月,Kopi Kenangan的線上訂單增長了50%,極大彌補了門店的損失。

更重要的消息是,在這個月,Kopi Kenangan獲得了來自紅杉資本印度公司領頭的1.09億美元B輪融資——這是東南亞消費科技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融資案例之一。

疫情未能阻礙Kopi Kenangan增長的腳步,3個月後,其咖啡App迎來了線上流量的第一次高峰。

到2021年3月時,Kopi Kenangan已經擁有近500家門店,其中超過300家新店開拓于疫情發生之後。

這家以印尼語“咖啡的回憶(Kopi Kenangan)”命名的品牌,創造了疫情之下的奇迹速度。

01本土咖啡的初心

回到三年多以前。那時,如果人們想在印尼城市的街頭購買一杯咖啡,隻有兩個選擇:

或者是路邊攤的廉價咖啡,沒有品牌、口味單一,類似于中國城市早餐車上販賣的紙杯豆漿;

或者,斥資8美元購買一杯星巴克拿鐵,相當于雅加達市區白領的兩頓午餐費。

這和印尼與咖啡的淵源,形成了極大反差。

一直以來,印度尼西亞是亞洲第一大咖啡産地,年産量超過60萬噸,咖啡種植園面積達到130萬公頃。

在咖啡館中常見的“曼特甯咖啡豆”,即産自于印尼蘇門答臘中北部托巴湖一帶。在這個國家,有超過200萬人以種植和交易咖啡為生。

但印尼自有的咖啡品牌卻遲遲未能在市場彙總占有一席之地。

那時,Edward Tirtanata還在雅加達開着一家高檔茶館,一次偶然機會,他在茶館的新品中推出了一系列相對平價的咖啡飲料,結果發現賣得又快又輕松。這使Tirtanata意識到了咖啡市場的空白。

2017年8月,Tirtanata和志趣相投的James Prananto決定創立一個屬于印尼的“全球咖啡品牌”,甚至在名稱上也采用了印尼語“Kopi Kenangan”,而非更常見的英語。

“我們隻使用印尼本土原料,從本地農民手中購買咖啡和糖,在印尼農場購買牛奶,是以,我們的咖啡有一股獨特的印尼風味。”

這家印尼咖啡店,疫情卻拓店超300家

Kopi Kenangan的主打産品則是時下流行的冰牛奶咖啡Es Kopi Kenangan Mantan,這是一種帶有印尼特色的咖啡,用産自于印尼各地的四種咖啡混合,再加上棕榈糖和新鮮牛奶,取代了往日用煉乳制作的印尼牛奶咖啡。

與傳統印尼咖啡店的另一個差別是,Kopi Kenangan創立伊始即支援線上訂單,不久後,又上線了手機應用,友善顧客在偏好的門店提前下單、到店自提,并提供甜度和濃度選擇。

這一年10月,在距離雅加達5000公裡之外的北京,一家名為瑞幸咖啡的新品牌在銀河soho開出第一家門店——幾乎是同一時期,在亞洲不同國家,新興咖啡模式不約而同地崛起,攪動着市場。

App使咖啡店能夠更好地了解顧客和市場。

Tirtanata回憶說,開業不久,他們在訂單背景發現,許多每天都光臨的忠實顧客并非每次都購買咖啡,而是交替購買咖啡和其他無咖啡飲品。

“我們意識到滿足咖啡消費者和非咖啡消費者的需求同樣重要。是以,我們會定期開發新的無咖啡飲品。目前無咖啡飲品占到了我們整個菜單的 30%。”

這家印尼咖啡店,疫情卻拓店超300家

在資料協助下,他們先後推出了Oreo Latte、Milo Dinosaur 和 Marie Regal Latte等幾款産品,分别采用奧利奧、美祿和瑪麗餅幹。

“這些都是大多印尼孩子從小吃到大的經典零食,”Tiranata說,“我們想讓 18 到 40 歲的顧客重新體會到那種懷舊的感覺。”

Kopi Kenangan順利度過了初創企業“從0到1”的起步期,到了2019年年中,他們已經在印尼的8個城市擁有80家門店,每月咖啡銷量接近100萬杯,跻身印尼咖啡領域前三名。

也是在這時,Kopi Kenangan得到了紅杉資本的肯定,一年的時間内,先後獲得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和1.09億美元的B輪融資,成為東南亞消費領域最受期待的新興品牌。

02 疫情闖關密碼

宣布完成融資時,Kopi Kenangan在聲明中寫到,将利用這筆資金推出新産品,強化技術基礎,并擴大在印尼本土業務。

數字化是實作上述三個目标的必要手段。

以擴大業務為例,Kopi Kenangan采用了與瑞幸類似做法,為新店選址時,會參考對線上外賣訂單的統計分析,進而了解顧客密集區域。Tirtanata 說,“訂單資料會影響到新門店的選址,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們計劃每月都開新店。”

随着加大技術投入與使用者量快速增長,Kopi Kenangann開始尋找技術實力更強的合作夥伴,由此,阿裡雲進入了Tirtanata視野。

“我們需要進一步數字化、要快速增長,能夠讓‘線上的實體咖啡店’體驗達到最佳,讓Kopi Kenangan有差異化能力。”提到與阿裡雲合初衷時,Tirtanata這樣表示。

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雲計算服務商,阿裡雲于2018年在印尼建立首個本地資料中心,并在2020年7月第三次宣布擴建。

Tirtanata承認,阿裡雲在印尼本土的資料中心和位于當地的專業技術團隊,是他做出這一選擇的重要因素。

2020年1月,Kopi Kenangan将App遷移至阿裡雲,擴大了線上訂單的峰值能力,并通過雲計算的多種工具,實作了實時資料分析和可視化。

這家印尼咖啡店,疫情卻拓店超300家

這無疑是個有前瞻性的舉措,當時,Kopi Kenangan的線上訂單已經增長至總訂單數的三分之一,且比例還在不斷擴大。

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這一舉措顯得更加未雨綢缪。

2020年3月2日,印尼首次發現了兩名新冠疫情确診案例,十幾天後,雅加達宣布進入緊急狀态。沒有哪家餐飲店鋪能夠避免疫情帶來的影響,Kopi Kenangan也不例外,門店訂單出現了下滑。

但與此相對,Kopi Kenangan的線上訂單顯著增長,極大地減緩了這家高速成長品牌受到的沖擊。

“服務行業正面臨着最大的生存危機,很難判斷行業何時會恢複正常,我們正在迅速适應這一挑戰。”

在當時的一次采訪中,Tirtanata強調說,線上線下融合和技術解決方案,是餐飲行業度過疫情的重要方法。

疫情進入嚴重期,Tirtanata開始同步使用釘釘來管理聯系Kopi Kenangan的3000多名員工,“釘釘簡單好用、視訊流暢穩定,這對我們很重要。”

線上上生意的幫助下,Kopi Kenangan快速增長的計劃并未因這場疫情而終止,即使是最嚴重的幾個月,也保持了每月30家左右的新店拓展速度,比原定計劃稍慢一些,但依然可觀。

這家印尼咖啡店,疫情卻拓店超300家

2020年8月,印尼疫情逐漸緩和時,Kopi Kenangan舉辦了三周年店慶。

疫情壓抑的消費熱情被激活,店慶當天,App的線上流量快速增長至平日的20倍。在Kopi Kenangan技術負責人看來,這是一個高于期待的數值。

更難得的是,在雲技術的支援下,App當天沒有出現任何卡頓,甚至,顧客的等待時間比平時更短,“我們能夠及時擴容,而且更有效率。”

如今,Kopi Kenangan已經擁有了近500家門店,App使用者數超過200萬人,幾乎實作了疫情前所設定的增長目标,創造出一個疫情中的印尼餐飲奇迹。

而在創始人Tirtanata眼中,技術能做的還有更多——

“咖啡不僅關乎于科技,更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配接,下一步,我們還要探索數字助理、聊天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讓顧客的線上體驗變得更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