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常帶來的是“壞”消息,但她的專家号卻“一号難求”!

31年前,醫院上司告訴周毓青,有一個重要的崗位需要她。于是,剛剛工作不久的周毓青,從“明亮”的婦産科臨床科室轉崗來到“昏暗”的超聲科,而這一幹最終讓她成長為這一學科的帶頭人。

作為長甯區婦幼保健院超聲醫學科行政主任、主任醫師,周毓青的超聲門診常常是一号難求,可需要看周毓青門診的,往往都是一些胎兒發育異常,或确實有較嚴重病竈的患者。

她常帶來的是“壞”消息,但她的專家号卻“一号難求”!

一次,一位孕婦在某醫院進行B超檢查後,醫院超聲醫生告訴她,胎兒疑似胸部有腫塊。

為了進一步印證,這位孕婦來到長婦幼,找到了周毓青醫生。

“透過影像,我感覺這個腫塊内部有蠕動的一些結構,像腸管,進一步觀察後,我判斷胎兒的病竈應該是膈疝。”周毓青做出自己的判斷,并将這個判斷告知了孕婦及其家屬,建議他們到有新生兒搶救能力的醫院待産。

要知道,如果是肺部腫塊,有些可能會進一步長大,但有些也有縮小的可能。可如果是膈疝,胎兒一生下來就兇險無比,需要立刻進行搶救和手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聽取了周毓青的建議,孕婦在其家屬的陪伴下轉院到有新生兒搶救能力的醫院。寶寶降生後即證明了周毓青的診斷,由于準備充分,手術非常成功,如今這個小生命正在健康地成長着。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悲傷”的消息。每到這個時候,周毓青總會用最溫柔的方式,用最柔和的語言與家屬、與患者、與孕婦溝通。

“孩子心髒有點小問題,不過不用擔心,出生後有可能自愈,即便不能自愈也可以通過微創手術解決。”

“将你子宮内的隔膜切除,就有懷孕的可能了。”

“寶寶骨骼發育有些許異常,咱們一起來再觀察一段時間。”

“小天使還會來找你的。”

……

30多年的匠心鑽研,周毓青超聲診斷技術越發爐火純青,在胎兒結構畸形篩查、胎兒心髒超聲檢查、胎兒顱腦超聲檢查和胎兒早孕期篩查技術,以及婦科卵巢惡性良性腫瘤良惡性評估、子宮形态及畸形診斷等疑難疾病的診斷上技高一籌,在胎兒超聲、婦科三維超聲及介入超聲上更是“出神入化”。

為了能讓自己的經驗和技術惠及更多患者,周毓青找尋各種機會将技藝“輸出”。

今年7月8日,周毓青牽頭成立“長三角地市級婦幼超聲聯盟”,來自三省一市的11家機關共商婦幼超聲發展新格局,探讨聯盟的學術交流和進修機制,探索疑難病例5G遠端會診、綠色轉診通道、多中心研究等機制,共同提高婦幼超聲檢查水準和診斷能力,共建婦幼健康長三角新視野。

她常帶來的是“壞”消息,但她的專家号卻“一号難求”!

周毓青主辦國際婦産超聲學會(ISUOG)授權學習班十年以來,也收獲了衆多學員粉絲。在十年學習班學員微信群裡,大家經常進行學術分享和病例讨論。

有一天,一位學員在群裡發了一張37周胎兒的臍帶圖,咨詢是否存在臍帶打結。

“通過圖檔我認為胎兒臍帶有打結的可能,便建議醫生再給孕婦進行一次三維超聲檢查,更加立體清晰。”周毓青回憶道,“檢查後,這位醫生再次将三維彩超影像發到微信群中,通過三維超聲獲得的圖像進一步肯定了臍帶打結的可能性。”

在周毓青的指導下,請求會診的醫生對診斷更有了把握,及時聯系産科醫生說明情況。在産科醫生的建議下,孕婦接受了剖宮産,手術證明了存在臍帶真結,也避免了潛在的風險。

如今,作為長婦幼超聲科學科帶頭人,周毓青帶領團隊先後完成長甯區“産前超聲檢查”優勢專科、區重點專科“産科超聲”、區醫學名專科“婦産科超聲”的建設,引入産科超聲分級檢查體系、三維超聲、超聲造影、聲彈性成像、孕婦骨密度檢測、國際卵巢惡性良性腫瘤分析及乳腺超聲BI-Rads分類等新技術新概念,将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下級醫生。在她的帶領下,科内6名副主任醫師分别成為胎兒畸形診斷、母兒預後評估、超聲造影、彈性超聲、盆底超聲、新生兒超聲的亞專科負責人。

她常帶來的是“壞”消息,但她的專家号卻“一号難求”!

今年,周毓青被授予第二屆“長甯工匠”稱号。面對這個稱号,周毓青說出了自己的了解:工匠精神是職業道德、能力和品質的展現。作為一名醫生,不僅要敬業、精益、專注、創新,還要懷着熱愛與崇敬之心工作,在崗位上精益求精,不斷學習新知識、挑戰新難點、追求新突破。

31年春華秋實,周毓青收獲的是患者的信任與感激,是内心的平靜與滿足。

圖檔來源于長甯區婦幼保健院

文字:趙 立

編輯:李潇潇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甯”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甯甯”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