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哥哥“窮”到娶不起,妹妹“醜”到嫁不出,湊合生子影響全中國

現代人都知“近親結婚,十喜十悲”,雖然自古有情之人飲水飽,但愛情終究是無法在和基因的對抗中獲勝的。可是在古代,人們尚不知近親結婚有弊端時,這樣的婚姻卻是很常見的。因為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都是喜歡親上加親的。故而曆史上,有多少夫妻之間都是“兄與妹”的關系。

當然,回溯中國數千年曆史中,也有人在親上加親的婚姻中收獲了幸福。例如,中國曆史中就有這樣一對“兄妹”,哥哥因家“窮”娶不到妻,“妹妹”因出生時的天花容貌變醜而到了該出閣年齡時,久久許配不到人家,兩人就這麼一湊合後,生下了一個兒子,竟然影響了中國近百年曆史。

1801年,安徽合肥磨店鄉那位“五十年不進城”的鄉下讀書人李殿華,再次喜得麟兒,取名李文安。李殿華喜讀書,也确實有才,怎料科場屢次失意,最終他便在家中設館教書,同時也培養自己的幾個兒子。

李文安是家中最小的兒子,不知為何身體打小羸弱,從小也沒看出什麼聰明勁兒。别說他的幾個哥哥了,就是别人孩子一般4歲就開始啟蒙了,他卻等到了8歲開始一筆一劃學寫字。那個年代裡,有的人13歲就能享有“秀才”之名,李文安卻才讀完“四書”“毛詩”。

哥哥“窮”到娶不起,妹妹“醜”到嫁不出,湊合生子影響全中國

李文安

這種種迹象,都讓李殿華覺得這小兒子似乎确實不是讀書的料,可誰知他竟然是個大器晚成之才。他先是于1834年江南鄉試中舉,後又苦讀4年,考中了進士。雖然此時的李文安,人生已過去大半,但毫無疑問這功名來得恰是時候。

當年進士上榜112名,曾國藩也在其中。兩人一同殿試三甲,朝考以主事用,同僚之情貫穿了李文安整個當官生涯,兩人互相扶持,私下友誼也很深厚,後來李文安還讓自己的二兒子以“年家子”身份拜師于曾國藩。

而這個二兒子就是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一起,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的李鴻章。

值得一提的是,李鴻章的祖父李殿華,雖然性格執拗,一輩子也不曾給家人掙取了多少财産,甚至在李鴻章的家書中可以翻閱到,他說他祖父窮且困,經常找親友借錢,借卻又總是不按約定期限歸還,故而惹得親友愈加厭煩于他。

但李鴻章也深知祖父李殿華這人,生性勤儉,且有着一顆憐憫之心。于是,才有了李鴻章的生母得以在大雪紛飛之夜活下來的運氣,再後來也成就了一段美好良緣。

當年李文安年齡尚小,隻記得突然一天父親李殿華外出歸來時,還抱了個女孩兒回來。據悉,女孩兒是被遺棄的,多半是因為惹得了天花,其父母唯恐傳染或者覺得難以養活,便随意将其丢在了路邊。

好巧不巧,李殿華外出路上聽見了小孩兒啼哭聲,聲音很是凄慘。走近之後,發現一個渾身發燙的女孩兒。李殿華雖然更擅長讀書,但也略懂些醫術,這也是為何他一直将身體羸弱的小兒子李文安一直留在身邊貼身照顧的原因。

哥哥“窮”到娶不起,妹妹“醜”到嫁不出,湊合生子影響全中國

彼時,雖然國外已經發明了預防天花病毒的疫苗,但我國尚未引入。李殿華自然也知道天花的兇狠程度,但他實在是不忍心放那麼小的孩子在路邊自生自滅,便冒險将女孩兒抱回了家。

或許也是上天憐憫于這個女孩兒,在經過李殿華悉心照料後,高燒漸退後,身體逐漸好了起來。隻是這臉上的白麻點,無論如何都是祛不掉了。

原本李殿華隻是想着将她帶回家給她治病,但後來看着一個女娃娃家臉上是以有了缺陷,也很難找得到一戶好人家收養了,他便把女孩兒留了下來。就這樣,李文安多了個“妹妹”。

女孩兒也知道自己不是李殿華之女,對李家也有抱有感恩之心,故而自己稍微長大些,就主動開始幫着家裡做事,欲以自己的勤勞感謝李殿華的救命之恩,報答李家的養育之恩。

時間飛逝,轉眼間女孩兒也到了該嫁人的年紀了。女孩兒打小就勤快,幹起重活兒也是從不喊苦喊累,抛開其他條件,誰家少年男能娶得這樣的媳婦兒肯定是極好的。但是一由于女孩兒臉上的白點不好看,二由于她自小為了友善幹農活沒有裹腳,也沒有母親督促她裹腳,她的大腳也總是被鄰居們嘲笑,故而一直沒有媒婆上門給她說親事。

女孩兒原本也沒想着嫁人,打算就這樣在李家待一輩子,以此報恩足矣。生而為人,誰都會有權被愛,女孩兒深知自己是因為“醜”到嫁不出去,卻從未想過自己的身邊其實早就有了一雙眼睛在圍繞着自己轉。

哥哥“窮”到娶不起,妹妹“醜”到嫁不出,湊合生子影響全中國

李文安生性與名字一樣,溫文爾雅,安靜内斂,除此外還與父親李殿華一樣,就算自己過得不盡如意,卻還是見不得他人受苦。李文安雖然是李家四少爺,但從不打罵下人,甚至極為體諒。

某天晚上,李文安從外面回來,在路過廚房時随意一瞟,看見了一個姑娘竟然趴在竈門口就睡着了。想着夜深了,天漸涼,李文安就脫掉了自己的外衣給這個姑娘兒披上。看到全程她都沒有醒過來,多半是幹活太累了,李文安是以對她多了份心疼。而這個姑娘,就是被李殿華撿回來,幸得治好了病臉上卻留下了白麻點,長大後是以難以嫁人的小女孩兒。

披外衣的事後來不知怎的就傳到了李殿華的耳朵裡,女孩兒是李殿華親手抱回來的,也是看着她長大的,其脾性他自是清楚的,故而意識到小兒子對女孩兒有情後,就提議兩人結為夫婦。

就這樣,一個尚未考取功名,家中也是窮得難有他人女兒願意嫁進來;一個因臉上白麻點被說“醜”一直嫁不出去,這麼一湊竟然還湊出了名堂。

哥哥“窮”到娶不起,妹妹“醜”到嫁不出,湊合生子影響全中國

李氏性格不拘小節,能将家中裡裡外外的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李文安甚至不用操心一分,隻需用功讀書即可,李氏還先後為李文安生下了6個兒子兩個女兒。

李文安在考取功名前,在家主要讀書備考,考取功名後則要秉公做官,仍然不得空閑。是以大多數時候孩子們都是由李氏教導的。雖然她無法教孩子們讀書習字,但卻将他們的品行教導得很好。

故而六個兒子都有一定成就,也為兩個女兒張羅了一門好親事。當然,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李鴻章。

李鴻章在父親李文安的指引下,早年師從曾國藩,與之一起參加了“太平天國運動”“撚軍起義”,由此踏上為官之路。一路從直隸總督,累加至兩廣總督。北洋水師由他創辦,也曾多次代表清朝以外交家的身份,與強國據理力争,捍衛祖國利益。

哥哥“窮”到娶不起,妹妹“醜”到嫁不出,湊合生子影響全中國

隻是奈何他終究是生不逢時,生在了一個千瘡百孔的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