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樣喂養對寶寶危害很大,0-3歲的寶媽請留意

有時候,很多看起來“理所當然”的喂養方法,實際上卻并不那麼科學。别管這些方法是“過來人”告訴你的,還是你自己“參悟”的。看看這些喂養危害吧,它們在媽媽當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不可不慎哦。

錯誤1:寶寶4個半月了,不愛吃奶,喂點蛋糕或饅頭芯吧。

在給嬰幼兒添加輔食時,媽媽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想象随意進行。輔食添加有基本的順序:首先添加鐵強化米粉;其次嘗試吃蔬菜汁或蔬菜泥;再次添加稀釋的果汁或果泥(最初的果汁調配比例是2份水加1份純果汁,逐漸過渡到1份水加1份純果汁,直至進食純果汁);最後添加蛋黃,可将蛋黃拌在米粉中。

錯誤2:寶寶不喜歡吃輔食,加點鹽或味精吧,這樣能讓輔食的味道好一些。

一開始不要在輔食當中添加任何的鹽、油或味精,在寶寶能吃菜粥的時候可以放入少量燒熟的菜油(菜油的量從一開始的每天1~3克漸漸過渡到每天5克),寶寶一歲後才可以放少量的鹽。

錯誤3:寶寶吃輔食已經很好了,可以用輔食代替奶品了。

1歲前嬰兒的主要營養來源還是奶品,而輔食隻是營養的額外補充。4~6個月是嬰兒嘗試吃輔食的階段,最早開始添加的米粉是按茶匙計,每天一兩茶匙就可以了,而且米粉是沖得很稀的米糊。6~8個月是嬰兒學習吃輔食的階段,此時嬰兒要學會咀嚼和吞咽食物。

對于8個月以上的嬰兒,可以将輔食安排成一頓正餐,但是,不要強迫嬰兒吃太多輔食,更不能用輔食代替奶品喂養嬰兒。每天輔食和奶品的餐數都有定量,輔食并非吃得越多就越好,輔食攝入太多會影響嬰兒胃口,容易厭食、厭奶。是以,添加輔食應以不影響日常吃奶量為宜。

錯誤4:寶寶不愛吃米粉,就将米粉混入奶中,用奶瓶喂養。

錯誤5:我的母乳不夠,提前給寶寶添加輔食吧。

用輔食來填補奶量,這是一種錯誤的喂養方式。0~4個月是純奶期,在無特殊原因的情況下,不建議給寶寶添加果汁或菜汁等,而純母乳喂養的嬰兒更是要到6個月後再添加輔食。

吃配方奶的寶寶要在4~6個月時先添加鐵強化米粉,米粉可用蘋果汁調配(蘋果汁裡豐富的維生素C能幫助吸收鐵質)。等寶寶學會吃米粉,再吃蔬菜泥,學會吃3種蔬菜後,再考慮吃水果和蛋黃。

另外,添加輔食也不能完全依據寶寶的月齡,同時還要考慮寶寶生長發育的情況,比如寶寶是不是能坐好、是否對輔食感興趣等。

錯誤6:蒸餾水純度更高,用來給寶寶調配奶粉也更好。

錯誤7:都說吃魚聰明,給寶寶吃些魚湯吧。

都以為給寶寶喝湯營養比較好,其實湯裡面是沒有什麼營養的,請準備一些高湯,每次煮菜粥的時候可以加些高湯。

另外,我們不建議給寶寶吃白粥,白粥的熱量和營養都很低,要給寶寶吃菜粥。

這樣喂養對寶寶危害很大,0-3歲的寶媽請留意

錯誤8:寶寶吃得并不少,而且也沒生病,精神頭很好,但體重始終比其他同月齡寶寶輕,就是不長肉,看來還是吃得不夠,還是要多吃。

通過比較體重來衡量喂養是否得當,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寶寶長得好不好,要跟自己比較,而不是橫向與其他寶寶比較。因為每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不一樣,後天的成長環境也不一樣,是以,橫向比較是不科學的。

在半歲之前,隻要寶寶每個月體重能增長800~1000克,那就說明生長發育良好,半歲後每個月體重增長500~600克也是正常的。

還有一種情況,寶寶的胃口很好,把大人準備的食物都吃下去了,可偏偏還是不“長肉”,那就要考察三餐安排的時間是否恰當。寶寶過了純奶期(0~4個月)後要逐漸添加輔食,在6~8個月時學會吃菜粥,這時日常飲食安排的時間要逐漸朝三餐三點的模式靠攏,也就是每天兩次奶、兩餐主食和兩次點心,請注意,中午11點半左右和晚上5點半左右是寶寶的正餐時間,主要提供菜粥或爛面條,而不是喂奶,喝奶的時間盡量安排在早上、午睡後和臨睡前。

另外,寶寶“不長肉”也可能與食物的熱量不足有關,體重不增長或是增長緩慢,說明食物中的能量不高,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是以,在寶寶适應吃各種輔食之後,我們不主張給寶寶吃白粥(6個月後),要吃菜粥,可以用點高湯,并添加各種葷素菜,這樣既美味又有營養。

錯誤9:寶寶的食欲一直不好,吃些開胃的藥或是其他嬰幼兒保健品吧

寶寶不愛吃飯有很多原因,比如腸胃功能不好、不良的膳食行為、挑食偏食比較嚴重等,導緻機體營養素缺乏或不平衡,也可能是家庭膳食技能太差,使得寶寶對飯菜不感興趣。是以,面對寶寶的食欲問題,不能僅靠藥物和簡單的方法來解決,胃口不好一定要去看醫生,由醫生針對這些問題來提供解決方案。

錯誤10:寶寶病愈之後瘦了很多,需要盡快補充營養,多吃些高營養的食物吧

在病愈初期,首先應考慮的不是營養補充,而是讓腸道功能盡快恢複,吃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這樣才能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是以,在給病愈之後的寶寶安排飲食時,食物品種要慢慢增加,而不是一下增加很多。

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背景留言聯系我們進行删除,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圖檔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釋出,請在背景留言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謝謝!

另:大量讀者還有沒養成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亮“贊”和“在看”,以示鼓勵!長期堅持輸出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态度。

我們起早貪黑、周末不休

隻為盯緊最新消息

求親們送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