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裡巴巴釋出強勁财季業績後,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機構上調阿裡雲估值至千億美元以上,其中高盛上調阿裡雲估值至1238億美元。今年上半年阿裡雲營收達245億元,市場佔有率連續四個季度上漲,給市場注入強勁信心。

阿裡雲的飛速發展,也映射了整個雲計算産業的發展,經過将近二十年的發展,雲計算已經從一個鮮為人知的專業術語變成了幾乎家喻戶曉的名詞,而雲計算産業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顯示,雲計算已經成為增長最快的科技領域,增長速度高達25%,而整體IT市場的增長率僅為1.1%,雲計算增長速度是整個IT市場的25倍。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将會向雲端遷移,享受雲計算給他們帶來的紅利。
目前,企業上雲普遍使用的是計算,存儲,網絡等IaaS層産品線的産品。其中,計算産品線的雲伺服器ECS是大多數人最熟悉的,而阿裡雲網絡産品線經過這幾年快速發展,目前已經有近20個産品,大家對其中一些産品相對不那麼熟悉,對于雲網絡也不是很了解。為此,在雲網絡10年之際, CSDN采訪了阿裡雲網絡産品線負責人,阿裡雲智能研究員祝順民(花名江鶴)和阿裡雲資深産品專家吳天議。
雲網絡的本質是服務
什麼是雲網絡呢?祝順民表示,雲網絡的本質有兩點:
第一是以雲為中心。雲網絡被定義成一個數字經濟體的連接配接,它的内涵是一個面向應用和租戶的虛拟化網絡基礎設施,它具備雲的特征,即按需、彈性、随處可獲得、可計量。
第二是面向租戶與應用的虛拟化。雲網絡可以把網絡裝置虛拟,并通過服務的方式提供給多個使用者使用,同時又具有極緻性能。
祝順民強調,雲網絡更像是一種服務。如果把雲計算比喻為一個電廠,雲網絡實際是連接配接各個電廠的電網,是以它不僅僅是服務于雲計算中的資料中心,同時也連接配接各種終端、個人、企業。
吳天議介紹,計算正在從以算法為中心演進為以資料為中心,面對這樣的變化,未來的網絡将以“持續降低單比特的成本”為目标,通過提升帶寬使用率,雲原生重構網絡裝置,使得資料傳輸成本大幅降低,進而降低Capex。另外,通過AI OPS實作網絡營運服務化,進而降低Opex。談到雲和網的關系,未來應該是雲網一體。雲網一體一方面是以雲為中心無縫連接配接 “雲-管-邊-端“,另一方面對應用來說,對雲和網的感覺是無差異的,是一體的。當然,雲網一體未來到底會呈現出怎樣的特性目前還不是很明确,還需要持續的演進。而所謂雲網絡,就是把網絡真正虛拟化,變成一個具備超高彈性、超強靈活性和超大規模的面向租戶和應用的網絡。
雲網絡的演進之路
吳天議介紹,就像許多新技術新概念一樣,雲網絡的技術和概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是伴随着網際網路和雲計算的發展逐漸演進,最終慢慢形成、成熟并被大家所熟悉和認可的。
2010年以來,網際網路獲得了快速發展,很多網際網路企業上雲,通過雲實作了計算的虛拟化,那時候對雲網絡的主要需求是公網接入能力。在這個階段阿裡雲通過Classic經典網絡對雲計算使用者提供支援。使用者通過ECS上的公網IP和負載均衡産品來提供公網通路服務,這是雲網絡早期的産品。
到2014年,随着4G網絡帶來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尤其是媒體、社交應用的發展,這些ToC業務需要解決同時接入多營運商問題。此外,随着更多的企業選擇将應用搬遷上雲,企業對雲上網絡安全隔離能力和互訪能力、企業資料中心與雲上網絡互聯,建構混合雲的能力,以及在雲上多地域部署業務後的多地域網絡互聯能力都提出了很多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在Classic經典網絡架構下都力不從心,于是,阿裡雲開啟了雲網絡1.0,面向租戶的雲網絡的創新之旅。2014年,阿裡雲VPC産品上線, 實作了企業資料中心網絡虛拟化,VPC中支援虛拟交換機,虛拟路由器;租戶可獨享SLB服務,可通過NAT/EIP主動通路公網;通過VPN,高速通道建立企業到雲上的網絡互聯;
随着大資料與AI應用風起雲湧,網際網路線上/線下融合蔚然成風,企業出海方興未艾。為了更好滿足企業智能化,全球化的需求,阿裡雲開啟雲網絡2.0産品與技術架構更新;2017年推出雲上跨地域網絡互聯産品雲企業網CEN。雲網絡開始走出資料中心網絡,把雲上資料中心之間,雲上資料中心和雲下IDC之間聯通起來,這标志着雲網絡技術應用到整個阿裡雲的核心網絡之中。2018年,阿裡雲進一步把使用者上雲的混合雲網絡也采用了雲網絡技術進行了改造,推出了智能接入網關SAG。雲網絡與容器網絡進行融合,建構雲原生應用層網絡;雲網絡團隊用十年的時間将雲網絡的技術和産品體系切實落地,雲網絡的概念慢慢形成。
祝順民接着談到了雲網絡中具體技術的發展,他表示,産品層面來看,從雲網絡1.0到2.0,雲網絡的範圍得到了延展。橫向從以前聚焦資料中心,進化到聚焦資料中心之間互聯;更進一步的,甚至将企業的接入網也進行了虛拟化,這樣,企業不僅不需要建構自己的核心網絡,連接配接入網絡的建設也省去了。縱向看,雲網絡産品不僅連接配接計算/存儲,線下逐漸發展到連接配接企業的總部/分支與各種移動終端,線上企業可連接配接阿裡雲服務,阿裡巴巴經濟體應用,建構企業間服務生态;
雲網絡從核心技術來看,是對網絡編址和網絡性能的優化。雲網絡1.0的在編址上,使用Overlay技術,就是将很多塊資料一起打包,即在實體網絡之上疊加了一個租戶的虛拟層,進而一次将多塊資料一起運到正确的位址,進而提高網絡的效率。在網絡性能上,通過雲原生重構網絡裝置形态持續提升資料轉發性能:以虛拟交換機為例,伺服器從10G更新到了25G,再到100G,經曆了經典網絡的Linux核心交換機,雲網絡1.0DPDK交換機,雲網絡2.0實體網卡交換機
洛神是何方神聖?
洛神是阿裡雲網絡的核心平台,伴随阿裡“飛天”系統誕生的,是全自研的核心系統。為什麼叫洛神呢?洛神的意思是洛河之神。在古代,河運是非常重要非常快速的交通手段,河網非常重要,就好比今天的網絡一樣重要,是以,在給雲網絡系統起名的時候就想,應該起一個河神的名字,是以就使用了洛神這個名字。
“洛神”作為是阿裡雲飛天作業系統的網絡子系統,一方面通過實作網絡虛拟化,對使用者提供網絡産品和服務。另一方面,作為底層技術系統,支撐了阿裡雲幾乎所有産品,包括ECS,RDS,OSS等等。此外,随着阿裡集團核心系統100%商業,“洛神”也是整個阿裡雲集團的基礎設施,曆經多年雙十一的嚴峻考驗,可以稱得上是雲網絡技術的最佳實踐。
2018年,洛神雲網絡架構全面更新,從1.0更新到2.0。為使用者提供了超大規模、超高性能、超強彈性的雲網絡平台。
超大規模:随着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和大規模業務遷移上雲,以及雲原生的廣泛應用,洛神2.0支援每地域百萬VPC,每VPC 30萬執行個體等超大規模能力。
超高性能:為了提升雲網絡的性能,洛神2.0采用自研神龍MOC卡,并針對VPC的基礎元件做了全鍊路的軟硬一體化設計,通過硬體化讓vSwitch的性能對比軟轉發提升了10倍以上,大幅降低延遲。Gateway單機bps性能提升20倍以上,單機pps性能提升近百倍,延時降低數十倍,整體Capex和Opex大幅降低。
超強彈性:洛神2.0 的另外一個跨越式更新是NFV平台,平台的定位是建構通用、靈活的平台能力,降低業務網元NFV化的門檻和成本,實作了複雜業務網元超高的靈活性和彈性。NFV平台目前已經支援負載均衡、NAT網關、VPN網關等産品。
智能化演進:今年5月,阿裡雲網絡的” VTrace: Automatic Diagnostic System for Persistent Packet Loss in Cloud-Scale Overlay Network”論文入選SIGCOMM2020 — 國際通信網絡領域的頂尖會議。這是洛神2.0在智能化網絡的階段性技術研究成果。當使用者業務部署在阿裡雲,如何通過資料分析和機器學習的能力,實作智能化的網絡問題監測、預測分析和資源規劃,将是洛神未來的演進方向。
企業上雲 網絡先行
如今,企業上雲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而企業上雲,往往首先需要使用雲網絡,雲網絡作為雲計算 IaaS層的核心産品線,一方面可以為企業上雲提供豐富的雲網絡産品和服務,另一方面也作為基礎設施承載所有的IaaS,PaaS和SaaS雲産品。雲網絡是新興網絡技術的最大實踐者,同時也承載了最多的使用者和業務場景。
作為聚焦雲網絡長達10年的阿裡雲網絡團隊,其精心打造的雲網絡,在數字化轉型蓬勃興起的今天,将會為企業上雲提供一條捷徑,幫助企業迅速獲得雲網絡的紅利。
祝順民表示,實際上,“網絡先行”也是阿裡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使命的具體展現,今天阿裡雲要引領企業使用者變革,幫助企業達成商業目标,必須先為企業搭建一條可靠的上雲之路,是以必須“網絡先行”。“網絡先行”包含了很多先行的理念,包括資料中心一定是性能先行、技術先行,如果沒有更高性能,就沒有辦法進行業務的變革。如果沒有創新的技術,就無法應對2G、3G、4G、5G每代網絡性能的提升帶來的上層應用豐富的變化,是以阿裡雲為了“網絡先行”研發了很多的創新技術,也在很多地區部署了豐富的資源,為的就是讓企業使用者上雲更簡單,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實際上,阿裡雲網絡不僅僅是改變了企業上雲的方式,為企業提供了具備超高彈性、靈活性和超大規模租戶的網絡,同時,它也賦予了企業通達全球,連接配接萬物的能力。這主要源于雲網絡覆寫全球的基礎設施,連接配接萬物的連接配接能力,雲網一體的産品體系。
首先,阿裡雲擁有遍布全球的網絡基礎設施。據悉,目前阿裡雲在全球有 21個 Region、61 個可用區,120 多個 POP 節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内外使用者在上雲時,就可以基于阿裡雲的雲網絡産品在幾分鐘内快速建構出全球化的網絡基礎設施,而不再需要購買實體裝置和尋找多家供應商。
其次,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阿裡雲已經建構了雲上網絡、跨地域網絡、混合雲網絡三大場景的産品體系。雲上網絡實作企業資料中心虛拟化,建構雲上安全隔離的專有網絡架構,并将應用連接配接到Internet,同時可以友善連接配接到阿裡巴巴經濟體。跨地域網絡提供全球跨地域專有網絡間互聯,幫助客戶快速建構分布式業務系統網絡。而混合雲網絡幫助企業打通雲上、雲下系統和資料,建構雲上雲下一體的網絡。
最後,雲網絡支援萬物連接配接上雲,包括資料中心/企業總部/分支/門店/各類移動終端,以及面向萬物互聯的IoT終端與雲端互聯。
如此衆多的優勢,能夠幫助使用者通達全球、連接配接萬物也就不足為奇了。
雲網絡 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随着雲計算進入3.0時代,從技術層面上,企業希望通過虛拟化和軟體化的技術手段,達到降低成本和靈活部署的目的,雲計算的加持極大的增強了網絡的彈性、易管理和開放性,加速了網絡行業的變革。未來網絡将不僅僅是連接配接,它将成為計算機I/O的延伸,向超高帶寬、超低延遲時間、超高性能的方向演進。從業務層面,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遷移上雲,也将會有更多更複雜的業務應用通過雲網絡開展,例如IoT、5G、邊緣的應用。雲網絡可以更好地幫助應用簡化對底層網絡複雜度依賴,讓應用更簡單。未來網絡也将會加速以雲服務為中心的架構轉型,未來的網絡也必定會是以雲為中心的智能網絡,必定是能夠為人工智能與大資料應用以及雲原生服務提供高性能、高彈性的網絡。
同時,吳天議表示,移動化,全球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是企業永恒的話題。而使用雲網絡技術,将會幫助企業大幅度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營運網絡的效率、最終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節省,這是傳統網絡無法做到的。更重要的是,雲網絡為企業提供了自建無法達到的連接配接全球,雲-管-邊-端一體的能力;
實際上,阿裡雲網絡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據Gartner釋出的最新全球企業級網絡市場佔有率報告顯示,阿裡雲的負載均衡SLB增速最高達89.7%,遠超亞馬遜、Citrix等,位居全球第一。作為亞太唯一入圍廠商,阿裡雲已經連續兩季度增速趕超AWS、F5及Radware等國際大廠。同時,今年Gartner也将面向傳統網絡裝置市場的“資料中心和網絡”魔力象限更名為“資料中心和雲網絡”魔力象限,增加了一個“雲”字。這些都說明雲網絡正在快速增長,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網絡雲化是大勢所趨。
是以,有理由相信,具有超高彈性、超強靈活性和超大規模租戶、并能顯著提升企業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營運成本的阿裡雲網絡,将成為未來資料中心和雲的基礎設施,助力全社會數字化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