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兒子放學的時候,聽到兒子和朋友在讨論過年的事情,有些孩子說過年沒有什麼好的,無非是走親戚拿紅包。還有孩子說,過年會有很多好吃的,有新衣服穿,然後就沒有什麼了。另外一個孩子覺得,過年的時候會放假,這就是過年的魅力。

但是我的兒子卻說,過年的時候有趣的事情很多呢,并且天南地北每個地區的過年習俗都不一樣,有些地方會有夜晚遊船的習俗,有些地方有逛花市的習俗,有些地方會有腰鼓表演等等,這些話可把其他小朋友說的一愣一愣的,那種表情感覺特别崇拜我家孩子。
當時,别提我多自豪了,畢竟看到自己的孩子像一個百事通一樣,獲得了朋友們的肯定和崇拜,肯定會沾沾自喜的。
另外,孩子的這種交際狀态, 也會為孩子的成長産生積極的因素,孩子會獲得更多的積極性、自信心、自強心理和自立能力等等。
當然,了解中國的文化習俗和傳統,還能夠提升孩子的視野,擴大孩子的知識面,無論是對于孩子的生活還是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那麼,我家孩子為什麼會懂這麼多呢,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複雜。我們家的條件比較一般,并沒有能力和時間去周遊天南海北,作為一個普通的家庭,我雖然無法讓孩子到真實的環境中去,但是卻可以通過書籍讓孩子體驗到全國各地的過年文化。
于是,我就經常帶孩子去逛書店,給孩子買一些書籍,而孩子了解到的,那些關于過年的一系列知識,就是在《我們的節日中國年》3D立體書中學習到的。
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根本就不喜歡看書,就算是給他看這樣的書,孩子不看也增長不了見識。
不要這麼草率,孩子不看書,很可能是因為家長給孩子準備的書籍對孩子缺乏吸引力造成的。要知道,孩子的喜好和大人是不同的,不要拿着大人的眼光來為孩子選書,為孩子選書,就要選适合孩子看的。
為什麼孩子喜歡看《我們的節日中國年》這本書?
原因一:文字表達生動有趣
适合兒童看的書籍,其文字表達是不能夠太過生澀的。孩子一般都喜歡生動有趣,易于了解的文字,并不喜歡那些一闆一眼的文字表達。是以,在為孩子選書的時候,家長要注意選擇一些文字表達符合兒童了解程度的書籍。
在這方面,《我們的節日中國年》3D立體書就表現得很好,其中的文字表達内容,都十分的簡單易懂,有趣生動,讓孩子能夠十分直接地了解到文字要表達的意思,并且字裡行間起承轉接很能夠引起孩子的求知欲,求知欲強了, 孩子的看書興緻就高了。
原因二:色彩鮮豔富有童趣
孩子對于鮮豔的色彩、童趣感較強的插圖,是比較有興趣的。是以,在給孩子選擇書籍的時候,也需要注意選擇一些配圖鮮豔、插圖富有童趣、卡通感較強的書籍。
大人可能看到這類書籍會覺得比較幼稚,但是在孩子眼中,這樣的色彩和插圖才是自己喜歡看的。
像《我們的節日中國年》這本書中裡面色彩搭配,以及插圖設計等,都非常的符合孩子的喜好,不但色彩十分的鮮豔,并且插圖都是以一種卡通童趣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孩子能夠很好的接受,進而激發孩子看書的主動性。
原因三:互動元素精彩紛呈
很多家長覺得,看書就應該安靜地看,但其實,在孩子的閱讀領域中,帶有互動元素的書籍,将會擁有更好的積極效果,書中的互動因素,能夠更深層次地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并且對孩子的行為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等多種能力進行培養,讓孩子可以更全面的得到成長。
這方面,《我們的節日中國年》3D立體書的表現也非常明顯,這本書中含有多種互動環節,就比如手工互動、遊戲互動等等,讓孩子在看書的時候,不僅能夠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還能夠加強親子關系,促進孩子的交際成長,可謂一舉多得。
原因四:表現方式多種多樣
一些比較優質的書籍,其實還帶有多種的表現方式。大家都知道,一般的書籍,表現形式大多隻有圖文。
但如果表現形式越多,那麼就越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另外也會同時增加孩子的了解、記憶程度,畢竟多元化的展示,将會讓孩子的大腦更加興奮,效率就更高了。
說到表現方式,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們的節日中國年》這本書了,書中包含了3D立體因素、拉頁因素、多媒體因素、手工因素、遊戲因素等等,讓孩子的興趣沒有落潮期,一直以高昂的積極狀态來汲取書中的知識。
相信你的孩子看過《我們的節日中國年》3D立體書之後,也會像我們家孩子一樣成為“百事通”。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