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商業内參系列之一|2020 中國網際網路CEO必須關注的7個重點

新商業内參系列之一|2020 中國網際網路CEO必須關注的7個重點

點選免費下載下傳 《全面上雲,迎接中國網際網路新周期》研究報告>>>

這兩年,中國網際網路迎來了極為複雜的發展。一方面,中國網民的數量增長走向飽和,流量紅利的時代徹底結束,一二線城市網民消費潛力走向飽和。另一方面,電商直播卻異軍突起,去年全年市場總規模突破4400億元。“直播帶貨”受到了各行業追捧。

事實上,随着新基建的爆發,5G商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在推動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從過去的資本、模式和人口紅利依賴中跳脫出來,依靠新技術所帶來的巨大驅動力,持續拓展業務疆域、優化消費者服務、提高營運效率。新技術正在成為新紅利,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正在邁向一個技術和資料驅動的全新周期。

6月9日,2020阿裡雲線上峰會上,阿裡雲研究中心與英特爾中國一起,經過長期對網際網路行業的跟蹤觀察,共同釋出了《中國企業2020》系列報告第三季——《全面上雲,迎接中國網際網路新周期》。

新商業内參系列之一|2020 中國網際網路CEO必須關注的7個重點

該報告從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與挑戰出發,全面闡釋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新周期的特征和趨勢變化,同時提出了雲上建構網際網路企業新基礎設施的方法和路線圖,幫助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雲上成功迎接新周期挑戰、與消費者永續連接配接并向商業長期主義轉型”。

以下是報告系列之一——“2020年網際網路CEO必須關注的7個重點”:

1、網際網路企業進入技術紅利新周期:随着資本紅利、人口紅利和模式紅利的消失,技術紅利被寄予希望,中國網際網路也正在從資本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但是技術紅利并非簡單的單點技術突破,而是“技術組合紅利”,同時,技術紅利應當具備普惠性,面向最廣泛的使用者群體。此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技術紅利所釋放的價值是資料價值。

2、從“流量互聯”到“價值互聯”的網際網路:從表面上來看,流量貫穿始終,也給人以“流量互聯”的印象,但在中國網際網路已經從“要麼掙錢,要麼掙流量”的粗放式發展階段,進入“要掙錢,更要留住核心使用者”的精細化營運階段,“流量互聯”已經明确要轉向“價值互聯”。

3、新移動網際網路正在爆發:5G+車聯網預計會成為新一代移動網際網路的入口和載體,集合車聯網消費(零售)、車聯網娛樂、車聯網金融、車聯網出行、車聯網内容服務,以汽車為基礎的車聯網,在5G的加持下,正在變成新的智能、移動裝置,聚集多種消費和服務場景,成為内容和服務界面,産生大量資料并需要網際網路體驗。随着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超級APP”也在持續進步疊代,一方面,形成“超級APP+小程式”的移動網際網路新生态,通過小程式這個載體,開發者有機會把“超級APP”頭部平台的流量變成自己的流量,把頭部平台的使用者時間變成自己使用者的時間;而随着更多開發者的入駐,頭部平台也有機會在穩定的流量基礎之上進行再深耕,進一步延長使用者時間。

4、網際網路“硬體化”創造新入口:“網際網路硬體化”與“硬體網際網路化”有着本質的差別。在前者的商業模式中,硬體本身的功能和銷售價值都被較大程度上的壓縮,消費者購買的并非硬體本身的功能,而是将其作為“入口”或“入場券”,獲得硬體後端的網際網路服務,并且這一服務已經遠遠超過硬體供應商甚至是平台供應方所直接提供的服務,而是一個龐大的網際網路線上服務生态。

5、“不确定性”催生技術驅動的微粒化營運:微粒化營運必然是技術驅動的。和原來的精細化營運的概念不同,微粒化營運首先基于對實體世界不斷的高度解析,内容、内容的生産、營銷,都被微粒化了,是以,微粒化營運的關鍵是使用新技術,而不是人工,随着使用新技術對人類及行為不斷的高度解析,我們得到的是微粒化的人,或者說,是微粒化的人的需求、人的行為、人的喜好、人的習慣,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把人作為一個整體歸集起來。

6、線上(短)視訊成為每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新壓力:對線上(短)視訊的需求,包括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對視訊的多樣化需求(流媒體,沉浸式媒體,點播,直播等等新移動媒體形式),成為每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新壓力,視訊行業的技術疊代則更進一步加重了這一壓力,面臨了超高清、8K 視訊以及網絡環境的挑戰,傳統資料中心和網絡架構(包括傳統的CDN架構)也無法支撐。

7、網際網路企業向商業長期主義轉型: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甚至成為新的數字化實體經濟,是網際網路企業向商業長期主義轉型的主要驅動力。與網際網路追求“獨角獸”、“爆款”不同,為了應對持續存在的不确定性,傳統企業要想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明确一個基本的、長期的經營假設。這個假設是企業的價值與行為的終極來源,是從潛意識層面“理所當然的觀念”。

想要了解更多報告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