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聯網(IoT)與萬物互聯(IoE):二者有何差別?IoE與IoT:有什麼差別?差別IoE概念的4個主要要素IoE應用在哪裡?總結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IoE與IoT:有什麼差別?

物聯網(IoT)與萬物互聯(IoE):二者有何差別?IoE與IoT:有什麼差別?差別IoE概念的4個主要要素IoE應用在哪裡?總結

除非您是專家,否則物聯網(IoT)和萬物互聯(IoE)之間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後一個術語在語義上更廣泛。在本文中,我們将詳細介紹為什麼物聯網軟體開發公司相對很少使用術語IoE。

差別

物聯網這個術語是在1999年創造的,用于指代機器對機器(M2M)通信。 IoE于幾年後出現,用于描述整個系統(包括人)的互相關聯的元素。 IoE不僅需要M2M通信,還需要P2M(人對機器)甚至P2P(人對人)通信。

要了解三種通訊方式之間的差別,我們來看幾個示例。假設外面天黑了,您打開了辦公室的燈,然後您在鍵盤上打字。此方案提供了IoE的P2M示例。

我們對這些事情已經習以為常,以至于我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它們是系統的一部分。另一個示例:您向同僚撥打網絡電話。這是一種簡單的人與人(P2P)通信。另一方面,M2M通信的一個示例是辦公室溫度感測裝置與HVAC大型機之間的資料交換過程。

您可能會認為,M2M通信(作為技術)是最先進的互動方式。但IoE将P2M和P2P互動視為最有價值的互動。根據思科的一項分析,到2022年,這兩種類型的連接配接将占55%。

IoE現在被認為是物聯網開發的下一階段。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目前隻有很少的物聯網開發公司提供IoE開發服務的原因。物聯網解決方案現在更加普遍和廣泛。

IoE概念的4個主要要素

  1. 事物

所謂事物,是指系統中參與通信的元素。事物是一種能夠收集資訊并與系統其他元素共享資訊的對象。據思科稱,到2020年,此類連接配接裝置的數量将超過500億。

什麼物體在物聯網中,事物可以是任何對象,從智能工具到建築裝置。在IoE中,這一範圍擴大到包括護士、MRI機器和“智能”吸管。任何具有内置傳感系統并連接配接到網絡的元素都可以成為IoE的一部分。

人們在IoE概念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因為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連接配接橋,沒有智能連接配接。是人們連接配接物聯網,分析接收到的資料并基于統計資訊做出資料驅動的決策的人。人們是M2M、P2M、P2P通信的中心。人們也可以自己建立聯系,例如,在醫療中心一起工作的護士。

  1. 資料

預計到2020年,每個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每秒将接收多達1.7 MB的資料。

随着我們可用資料量的增長,所有這些資訊的管理變得更加複雜。但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因為如果不進行适當的分析,資料将毫無用處。資料是物聯網和物聯網的組成部分。但是,隻有在萬物互聯中,它才能變成有益的見解。否則,它隻會填滿存儲空間。

  1. 處理

流程是IoE固有的元件。這就是所有其他元素,人、物、資料一起工作以提供一個智能、可行的系統的方式。當所有元素正确互連後,每個元素都會接收所需的資料并将其傳輸到下一個接收器。這一切都是通過有線或無線連接配接發生。

解釋這種情況的另一種方式是,物聯網描述了網絡和事物,而萬物互聯則描述了網絡、事物以及人員、資料和流程。

IoE應用在哪裡?

對于市場,我們可以自信地說物聯網是适合任何行業的技術。IoE技術與某些最重要的領域尤其相關,包括制造業、零售、資訊、金融與保險、醫療保健。

IoE技術幾乎具有無限的可能性。舉一個例子:每年全世界有800多名騎自行車的人死于交通事故。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在單個IoE中将自行車頭盔與交通信号燈,救護車和醫院生态系統連接配接起來。這會增加至少其中一些騎自行車者的生存機會嗎?

再舉一個例子:您知道大型超市中有多少食物被浪費掉了,因為食物沒有在其最佳購買日期之前購買?一些易腐爛的産品,例如水果和蔬菜,甚至在進入市場之前就因庫存過多而被丢棄。如果您找到一種使用IoE将食品庫存與超市庫存控制系統的貨架和叉車連接配接的方法,會發生什麼?

目前,IoE的使用存在無窮的變化,其中許多已經在我們的“智能”房屋中變得越來越熟悉。

總結

在我們的行業中,很少有人會否認IoE在改善我們的生活水準方面的價值。 幸運的是,物聯網開發服務市場蓬勃發展。 誰知道,也許很快就會有一天,您将成為IoE環境中的“物”。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6-15

本文作者:蒙光偉

本文來自:“

51CTO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