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南韓政府提出了一份35.3萬億韓元(290億美元)的超大規模補充預算,這是南韓今年為應對疫情而提出的第三份補充預算。
如果通過,它将成為南韓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份補充預算,超過了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李明博政府出台的284億韓元補充預算。
最新補充預算一部分将用于兌現南韓政府支援本國航空公司等核心企業的承諾,一部分将用于支援南韓新政(Korean New Deal)。
“在第一季度,我們的經濟相比上一季度萎縮了1.4%,創下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大降幅;在四月,我們的就業人數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7.6萬,”南韓财政部長洪南基(Hong Nam-ki)說,并強調了南韓對第三份補充預算的迫切尋求,“日益惡化的經濟狀況和就業沖擊成為越來越現實的問題。”
洪南基表示,南韓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新冠疫情影響,包括250萬億韓元的直接支援(如緊急救濟金)和350萬億韓元的間接支援(如貸款延期或推遲納稅)。
他強調說,隻有在有資金的情況下這些措施才能生效,此外,公司和商店老闆們表示還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援來抵禦危機。
他表示,為了防止經濟繼續崩潰和更大規模的失業,在下半年政府支出尤其重要。
南韓政府計劃在6月4日将這個預算案送出給國會,有望在當月通過。如果獲得準許,南韓政府将在三個月内花掉75%的資金。
最新預算顯示了南韓政府推動經濟增長的決心。
周一,南韓政府釋出了2020年增長預期,為0.1%,低于之前的2.4%目标。周二,南韓央行表示将出現經濟衰退,這将是南韓自2003年以來的首次衰退。央行預計,繼今年第一季度經濟負增長之後,第二季度南韓經濟将繼續負增長。
盡管南韓許多政界人士同意在危機時期利用國家财政推動經濟發展,但是迅速增長的國債不禁讓人感到擔憂。
為了給這個超大規模的新預算案提供資金,南韓政府将不得不發行23.8萬億韓元的國債。加上為前兩個補充預算發行的國債,南韓總計為今年的補充預算發行37.5萬億韓元國債。
随着稅收減少,今年南韓政府的财政赤字預計将達112.2萬億韓元,創曆史新高,是目前54.4萬億韓元紀錄(在去年創下)的兩倍,更遠遠超過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24.9萬億韓元赤字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43.2萬億韓元赤字。
到今年年底,南韓國債(包括地方政府所欠)預計将達到840萬億韓元,相比去年增加近100萬億韓元。
今年,南韓的債務-GDP比率預計将創下曆史新高,達到43.5%,進一步遠離40%的政府财政可控水準線。
這些預測還是基于經濟增長達到政府目标這一假設。這意味着,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标,南韓債務和赤字還将繼續增長。如果這樣的話,在資金選擇方面南韓政府将受到更多的限制,南韓将面臨更大的危機。
不過,洪南基淡化了這一擔憂。他表示,一旦目前的危機得到解決,經濟開始增長,稅收将增加,國家财政狀況将得到改善。
南韓新政
5月7日,南韓政府表示,南韓正在尋求通過最新經濟刺激措施重塑疫情後的經濟。這些被稱為“南韓新政”(借用了羅斯福新政概念)的措施鼓勵新老産業融合,力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在這個一攬子計劃下,南韓财政部承諾将進行大規模投資和系統整改,為受疫情打擊的南韓經濟創造新的增長引擎。其重點是各加速行業的數字化,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培育線上行業或者不需要實體接觸的行業。
“韓版新政項目側重于能夠創造就業機會的數字項目,”南韓财政副部長Kim Yong-beom說,“它們将構成一個創新基礎架構,能夠作為所有行業和地區的基礎。”
南韓政府公布了10個關鍵項目,包括加強可持續資料基礎設施建設,擴大資料收集和使用範圍,盡早建立5G網絡基礎設施,增加人工智能資料及其在各行各業的使用,推動雲計算發展,加強網絡安全等。
南韓财政部表示将在6月成立新政項目工作組,屆時也将宣布投資規模和系統整頓計劃等細節。工作組将由政府官員和私營領域專家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