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人為什麼厲害?曆史上《南京條約》後,洋人被擋在了廣州城外

廣東人,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低調、勤快又務實,主要是對吃非常包容,而且又吃的非常講究。有網友就說了廣東人就是一個低調的吃貨,那麼,廣東人就真的那麼簡單嗎?

在曆史上,特别是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後,在不平等條約内其他四座城市都陸續履行條約後,隻有廣州城洋人不能踏進一步。要知道,這是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次戰争與三元裡民間組織反抗英軍後,廣東人又一次奮起反抗帝國主義的侵害。洋人做夢也想不到,在擊敗了清政府的官兵後,還會被廣州城的老百姓擋在了城外。是以,一直以來廣東人是連當時清朝廷和洋人都忌憚的存在。可見,廣東人不單隻低調,而且還特别勇敢、愛國,敢以一己之力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迫害!這種勇敢不畏強暴和抵禦外敵的愛國精神才是廣東人的最厲害之處。

那麼為什麼會在簽下條約後還反抗洋人呢?這也是有原因的。在1845年5月,占據廣州四方炮台的英軍到城北附近的一個村莊搶掠财物,強暴婦女,老百姓奮起反抗打死了數名英軍,後來,附近幾個鄉村的群衆越聚越多,手拿刀、矛、鋤頭等農用作具把四方炮台包圍,進行了各種猛攻!直到英軍的大部分到來才把被困的英軍救出。然而,時隔沒多久,三元裡的人民有一次把占據四方炮台的英軍團團包圍了,這次直接就把英軍吓破了膽,隻能向清政府施壓,逼迫廣州知府強行解散了抗英人民,而且在撤出之時還恫吓中國人民“後勿再犯”。正是這句恫吓的話語徹底激爆了人民群衆的怒火,當即發出了“若敢再來,不用官兵、不用國帑,自己出力,殺盡爾等豬狗,方消我各鄉慘毒之害”的警告!是以,直到南京條約簽下後,洋人想踏足廣州城才被廣州市的老百姓又一次擋在了城外,隻因三元裡事件裡結下的仇恨!隻要洋人膽敢踏進一步,格殺勿論!

而且這一擋,就擋了十多年之久,期間洋人想在廣州城外面租地連地也租不到,但是廣州城的地理位置對于貿易來說異常重要,英軍又和清政府商讨協定,計劃標明日期先讓洋人進城一天的折中辦法,但是天黑前必須出來,想不到的是廣州老百姓知道後還沒做出反應呢,時任兩廣總督的徐廣缙就直接一口拒絕了這個先進城一天的所謂協定!這讓洋人大怒,一天都不能進?感覺顔面無存,這也間接成為了第二次鴉片戰争的引子,然而當下的英軍也何無辦法,廣州城門就成為了英軍難以逾越的一大關!

圖檔内容僅供參考

廣東人為什麼厲害?曆史上《南京條約》後,洋人被擋在了廣州城外

也正是這十多年的時間裡,一個沿海沖擊而成的小縣城上海市,就已經快速進入了貿易時代,建立起了多個租界,本來廣州才是全國第一貿易港,因為這次事件第一貿易港的位置才易主給了上海。

不管是在不平等條約後的拒絕洋人進城,還是第一次鴉片戰争中林則徐虎門銷煙與三元裡人民抗英,都顯示出了廣東人民勇敢抵抗外敵的那種“血性”,其中三元裡人民抗英事件還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鬥争,表現出了中國人民勇敢、不畏強暴與抵禦侵略者的愛國精神!

本文章内容主要來源于百科和已知的相關記載加上網絡資訊綜合整理編輯而成,可能包含一些未經官方考證的民間說法與野史密典,僅供參考作用。請大家理性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