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中歐商業評論”(ID:ceibs-cbr),作者:齊 卿,36氪經授權釋出。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曆次通信技術的變革都會産生全新的商用和消費場景,這也是新興企業實作發展和趕超的機會。

2020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加快5G網絡、資料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的概念開始被社會廣泛關注。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新聞釋出會上,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範圍,其中包括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其中,資訊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鍊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資料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以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為主的融合基礎設施;以及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産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為代表的創新基礎設施等。

與過去直接投資“鐵公基”不同,新基建不再片面強調單純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避免“大水漫灌”的經濟刺激方式,更加重視投資對經濟内生增長的拉動作用。

在此次新基建中,5G被提到首要位置。5G為何如此重要,因為作為通信基礎設施,其技術領先性對國家經濟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

在5G之前,上一個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通信戰略,是1993年克林頓時期的“國家資訊基礎設施”工程戰略,又稱“資訊高速公路”戰略。資訊高速公路戰略來自于克林頓的總統競選檔案《複興美國的設想》:“50年代在全美建立的高速公路網,使美國在以後的2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為了使美國再度繁榮,就要建設21世紀的‘道路’,它将使美國人得到就業機會,将使美國經濟高速增長。”

該戰略的主要的措施是,計劃投資4000億美元,用20年時間,通過光纜或電纜把政府機構、科研機關、企業、圖書館、學校、商店以及家家戶戶的計算機連接配接起來,最大限度地實作資訊共享。資訊高速公路戰略使美國公司處于資訊産業鍊的最頂端,并牢牢控制着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如負責互連網域名解析的IPv4根伺服器(網際網路最底層的設施)全球共有13台,其中9台由美國管理,說美國控制着網際網路的命脈也不為過。

是以,5G作為新一代的通信基礎設施,被提升到新基建的首位,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01 電信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手段

作為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電信産業覆寫較長的産業鍊,通過投資刺激,在經濟下行階段,能夠有效拉動經濟增長。

我們看2003~2017年中國電信固定資産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如圖 1所示,2003年光纖寬帶的大幅投資,對GDP的貢獻率達到6.56%。2008年末,我國受到美國經濟危機波及經濟增速下滑,但我們看到,2008年電信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略高于2007年,說明經濟下滑階段,電信投資的經濟拉動作用,仍然較為顯著。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圖 1 電信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2009年我國利用3G更新的機會,直接投資1609億元用于3G建設,拉動國内近6000億元的間接投資,帶動直接消費364億元,創造直接就業崗位26萬個,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3%。在3G産業投資的拉動下,我國2009、2010年經濟增速回升。

02 通信技術的曆次變革,都會催生新的行業巨頭

在通信技術的曆次變革之中,不僅催生了全新的産業,也充滿了各國針對通信标準的争奪。在中國企業的産業更新中,很少有像通信領域的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完成追趕,并在部分領域實作超越。

1G時代,中國企業的基礎幾乎為零,完全引進國際技術,到3G、4G時代中國企業開始有所話語權,而到5G時代,中國企業在标準制定上已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1G網絡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商用,隻能以模拟信号的方式傳送語音。雖然1G網絡存在很多缺陷,但是1G網絡第一次賦予電話移動性,大大豐富了電話的使用場景,使手機成為一個新的消費品類而存在,并影響至今。

1G網絡時代由于帶寬極低,可提供的連接配接數低,對商業創新的整體推動較小,湧現出的企業是與1G網絡直接相關的電信營運商、裝置制造商、手機制造商等企業,歐美企業是這個領域絕對的主宰。

與移動網絡同步發展的是有線網際網路,20世紀90年代,人們首次實作了計算機在全球範圍的互聯互通。當時采用的是撥号網絡,接入帶寬低、連接配接數較高、時延高,網絡以文字和簡單的圖檔傳輸為主。是以這一時期,網絡應用側重于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門戶網站。如當時的雅虎,網景、AOL的名氣絲毫不亞于今天的蘋果、優步。這一時期,美國企業依然占據行業的制高點。

在有線網絡發展的同時,無線網絡也在不停的進步。2G網絡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商業化應用。由于2G網絡的抗幹擾能力大幅增強,數字信号使得手機首次可以采用WAP的方式接入網際網路,盡管2G的連接配接速度最高隻有384Kb,但依然使得手機可以獲得部分電腦才具備的功能,此時移動應用開始初現端倪。手機QQ等輕量級的應用軟體開始出現。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但此時互聯企業的重心依然在性能更為強悍的PC端。這是因為光纖的大量鋪設使得入戶帶寬大幅提高,有線寬帶開始普及。海量的資訊讓使用者已不滿足于隻浏覽門戶網站,人們需要一個可以快速檢索網絡資訊的工具,這帶來了搜尋引擎的繁榮,谷歌一度成為矽谷最耀眼的企業。

此時資訊和服務型企業,開始超越作業系統、營運商、裝置制造商,成為新的增長點。開源軟體開始盛行,獨家的專利已不是企業獲得競争優勢的唯一要素,企業的商業模式、資料資産開始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這使得擁有龐大市場的企業開始在競争中獲得獨特的優勢。

這一時期,中國資訊科技企業開始崛起,我們在和國際巨頭的競争中,至少能夠在本土市場取得勝利,如淘寶和eBay、QQ和MSN,雖然在核心技術上仍處于劣勢,但是依靠更貼近國内使用者習慣的商業模式,在國内市場取得了勝利。

在有線寬帶高速發展的同時,無線網絡在21世紀初迎來了3G時代。與2G相比,3G網絡的帶寬大大提高理論最大速度可以達到100Mb,無線網絡迎來了多媒體時代,手機擺脫了WAP網絡,在資料浏覽的體驗上,終于可以實作和電腦近乎同等的體驗,圖檔、動畫、視訊都可以在手機上得以呈現。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3G網絡的普及中,智能手機軟、硬體合一的高端制造模式,開始颠複微笑曲線的産業邏輯,硬體的利潤開始回流。蘋果公司是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在3G手機時代之前,美國科技領域最為強大的公司非微軟和谷歌莫屬,軟體和網絡服務極低的邊際成本,可以支援企業近乎無限的擴張。

而蘋果手機的推出,大大改變了産業的邏輯,模組化的高內建設計,軟硬體高度融合的産品,複雜的硬體加工工藝,使得iPhone手機一經推出就使蘋果公司狂攬全球手機市場70%以上的利潤,蘋果公司的市值也在3G時代首次超越微軟和谷歌,成為美國科技第一股。在智能手機的帶動下,App應用開始大量湧現,社交、購物、LBS在這一時期高速發展,國外的Whatsapp、Facebook、國内的微信一時之間成為超級入口。

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營運商釋出4G牌照,标志着4G網絡時代的到來。在3G/4G時代移動技術開始挑戰傳統資訊科技企業,擁有3G/4G核心技術的美國高通公司在這一時期成長為世界級的巨頭企業,2002年高通的市值尚不及晶片巨頭英特爾的20%,而到4G開始推廣的2012年,高通的市值曾短暫的超越英特爾(圖 2)。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圖 2 英特爾與高通市值比較(機關:百萬美元)

雖然英特爾依靠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高端晶片領域的突破再次反超,但專注于移動市場的高通其市值能長期保持在800億美元以上的區間,已經奠定了其行業巨頭的地位。高通的商業模是将公司收入的25%用于基礎技術研發,并将幾乎所有的專利技術提供給使用者裝置授權廠商和系統裝置授權廠商,僅專利授權費用就可以為高通帶來近百億美元的收入。

03 5G産業是一次難得的趕超機遇

5G技術相比4G在帶寬、連接配接、時延三個關鍵名額上得到大幅度提升(圖 3),尤其是時延可以降低到1毫秒,這已經滿足很多對高速流水線、自動駕駛、高精度機械手臂的操作需求,5G的到來,第一次使得通信技術可以進入工業生産領域,如果說3G、4G更多的是面移動網際網路向消費端的滲透,5G将實作移動網絡向工業生産端的滲透,向萬物互聯轉變。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圖 3 5G應用場景

通信技術變革的制高點是對産業标準的掌控能力,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的統計資料顯示,在5G必要專利的聲明中,中國企業表現亮眼,華為以1 970項專利技術遙遙領先,中國企業專利數量占專利聲明總量的30%。雖然專利聲明數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企業在該領域的技術實力(企業可能持有某些專利而不聲明,專利對行業的影響程度也不能隻靠數量來衡量),但和3G、4G時代相比,中國企業在國際通信領域已具有相當的話語權。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圖 4 2018 年5G 标準必要專利聲明量

2016年11月國際無線标準化機構3GPP會議上,華為主導的PolarCode方案,戰勝了高通主推的LDPC方案、法國主推的Turbo 2.0方案,被采納為5G增強移動寬帶(eMBB)場景控制通道編碼方案。同時由中國移動牽頭聯合26家公司提出的SBA網絡架構,被3GPP确認為統一基礎架構。

04 5G将帶來供給側産業的繁榮

5G技術的戰略價值在于,不僅僅是促進通訊技術以及網際網路相關産業的發展。其增強移動寬帶、海量機器通信和超高可靠低延遲時間通信三項技術名額的大幅提升,創造了多元的應用場景,可以帶動一批相關産業的發展。尤其是相對4G技術在消費端的變革,5G在工業領域将發揮更為深遠的影響。

物聯網有望成為“超級風口”

物聯網可能是目前最先受益于5G推動的産業。物聯網技術和産業鍊逐漸成熟,邊緣計算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Gartner 調研資料顯示,84%的企業計劃在2021年内将邊緣計算納入企業業務規劃。5G對邊緣計算的推動,主要在于5G網絡下,算力可以更為智能地在資料中心和邊緣裝置之間進行平衡配置設定。邊緣計算的産業鍊如圖 5所示,主要包括裝置制造商、營運商、第三方服務商、最終使用者等四個組成部分。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圖 5 邊緣計算産業鍊

邊緣計算是雲計算的一個補充,在技術上具有一定的範圍經濟性。是以,傳統雲計算廠商也在集合自身優勢積極探索邊緣計算的場景。雲計算巨頭的優勢可能會持續鞏固。

短視訊或挑戰傳統社交媒體

短視訊指在網際網路上傳播、通常短于5分鐘的視訊,具有傳播性強、創作門檻低、觀看成本低和内容寬泛的特點。受到頭部KOL的帶動,短視訊在年輕一代中廣受歡迎,尤其是新世代對于自我表達訴求強烈,而短視訊的出現極大滿足了使用者自我表達及情感互動的訴求。根據艾媒咨詢對 2006 名網友的調查分析,有接近4成的受訪者願意用短視訊代替文字交流,41.3%的受訪者表示持觀望态度,僅有21.4%的明确表示不願意。

伴随“高帶寬低延遲”特性的5G時代來臨,短視訊清晰程度有望進一步提升,位于不同地域的使用者能通過5G互聯互通。相比目前的4G技術,5G的網絡傳輸速率将是4G峰值的100倍,更為流暢的使用者體驗将使短視訊的推廣更為容易。

遠端醫療有望進入手術等進階階段

醫療行業本身的資訊密度很高,但受制于目前網絡傳輸帶寬和時延,醫療行業資訊化還主要用于醫療資訊的存儲、分析上,在遠端醫療也主要以咨詢、初步診斷為主。

2019年3月,中國移動、華為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聯手,實作了我國首例基于5G的遠端腦手術。位于海南的神經外科專家淩至培,跨越近3 000公裡,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實時傳送的高清視訊畫面,遠端操控手術器械,為北京的一位患者完成了“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通過5G網絡的支援,主刀醫生可以操作遠端手術的微電極控制系統,從手術開始到最後縫合切口,過程不能有任何的卡頓,遠端機械臂的動作要和醫生動作完全同步,不能有絲毫的遲滞,手術過程中傳輸的影像需要極高的畫質,必須要有龐大的帶寬支援。這些技術要求,目前隻有5G通信能夠滿足。

我們研究了通信領域50年的曆史,告訴你為什麼5G是新基建之首

自動駕駛瓶頸逐漸消除

與遠端醫療的情況類似,5G在高速寬帶、連接配接可靠性和低延遲時間名額上質的改進,對自動駕駛行業也有着深刻的影響。随着英偉達等晶片廠商在算力上的不斷提升,傳感裝置的高時延,已成為掣制自動駕駛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5G網絡1毫秒的時延,可以滿足汽車在高速行駛時資訊采集的需求。

AR/VR将開始普及

據IDC的預測,受益于5G技術的普及,全球AR/VR裝置出貨量将在2022年達到6890萬台,5年間的複合年增長率将達52.5%,超高清化新媒體市場将重新迎來巨大增長。

5G技術的低延遲時間,是影響AR/VR使用體驗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目前AR/VR裝置在使用中,常常會産生眩暈的問題,主要原因是網絡傳輸時延造成的畫面不同步。人眼的反應時間大約是10毫秒,4G技術大約有20~30毫秒的時延,是以當佩戴者移動或者轉動視角時,畫面重新整理滞後于人眼的反應,就會出現眩暈問題。5G可以将時延降低到1毫秒,大大小于人眼的反應時間,可以基本消除眩暈問題。

曆次通信技術的變革都會産生全新的商用和消費場景,這也是新興企業實作發展和趕超的機會。在網際網路時代,過去認為不可戰勝的巨頭企業,在移動互聯時代漸漸失去掌控力。如何運用5G的商用紅利,可能是企業需要思考的戰略問題。

本文内容節選自《新基建産業洞察——5G産業篇》白皮書。完整報告包括5G産業鍊完整分析,包括企業規模概況、融資輪次、産業地理分布等詳細資訊。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5-06

本文作者:中歐商業評論

本文來自:“

36Kr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