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屏“智能設計”更新——美化工具箱上線

​DataV作為大屏可視化建構工具,提供了豐富的元件和靈活的配置。

BUT……設計者在面對浩如煙海的可選方案時仍然會覺得手足無措,實作起來也費時費力。針對這個問題,DataV在去年推出了馬良功能,利用智能化的能力,可以迅速學習和識别手繪草圖、資訊圖表、大屏截圖等資料,在DataV中自動生成可配置的可視化應用。詳情參見這個貼子:

手繪稿如何1秒變身資料大屏?深度學習讓人人成為可視化專家 是不是很鵝妹子嘤?但是感覺還缺點什麼?
大屏“智能設計”更新——美化工具箱上線

在設計大屏可視化時,資料的添加、圖表的選擇、布局的設計和顔色風格的統一,缺一不可。除此之外,還需要添加諸如标題、邊框、背景色塊等細節輔助加強美感、強化使用者認知。馬良解決了圖表的選擇和初步的布局設計,而這次我們推出美化工具箱,專注于完善顔色風格和布局細節。

美化工具箱秉承馬良人機智能融合的設計思路,通過自動化、智能化降低使用者所需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能減少工作量。其核心理念在于,發揮雲計算作為基礎設施的便捷和優勢。

“人工很貴,而機器計算能力很強大”

方法上,我們通過智能化算法結合人機互動技術融合使用者意圖和專業設計。

具體來說,我們首先對大屏可視化設計步驟進行抽象概括;以此為指導,解析通過人機互動手段擷取的使用者設計意圖;基于從中得到的關鍵資訊,然後以專業設計模型對其進行重構和補全。

大屏“智能設計”更新——美化工具箱上線

這樣,使用者隻需要進行部分指定(partial specification)便可以得到完善的設計結果。在使用者意圖的識别上,我們支援多種人機互動手段,除了正常的WIMP(Window/Icon/Menu/Pointer)模型和嵌入畫布的互動外,還支援手繪草圖、以圖檔表達顔色風格等。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建構一個好看的大屏可視化結果呢?

其實大屏可視化的設計實作就和繪畫一樣,是個自頂向下、逐漸求精的過程。會畫畫的人都知道,進行繪畫時首先需要對整體有所把握,先添置主體,再優化細節就大功告成了!于是我們得到了著名素描教程《怎樣畫馬》。

大屏“智能設計”更新——美化工具箱上線

我的一個朋友表示,這個第五步太難學了,沒有十年的功夫做不好。我表示這個我幫不了你,但是如果你要做的是大屏可視化,那DataV新鮮出爐的美化工具箱可以幫你省掉十年的功夫。整個步驟比畫馬還簡單,隻要三步就可以完成:

大屏“智能設計”更新——美化工具箱上線

這裡的顔色設計用到了美化工具箱的智能主題功能,支援上傳圖檔從中提取主色調。整個過程就是這麼簡單,一切工作都由智能算法自動完成,使用者僅需要審閱給出的備選結果,選擇最喜歡的一款,讓你輕松嘗試各種風格的大屏。

大屏“智能設計”更新——美化工具箱上線

設計理論

實際的大屏可視化設計流程會更加複雜,需要通過不斷的疊代将模糊的設計思路提煉成最佳的解決方案。

這個過程可以用英國設計協會(British Design Council)的雙鑽模型來描述。

大屏“智能設計”更新——美化工具箱上線

整個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先發散,再集中,再發散,再集中。

第一個發散發現功能

通過嘗試各種圖表和布局設計的的思路,以其找到最合适目前需求和業務的資料展示方式;而随後通過功能評估進行集中,定義最佳的圖表布局設計。

第二個發散優化設計

嘗試不同的細節和顔色風格,最終通過設計評估集中為實用又美觀的大屏可視化産出。

在整個過程中,最為耗時耗力的就是在菱形最寬部位的方案實作。期間,需要嘗試大量的設計思路 ⇨ 在實際可用的結果上進行評估 ⇨ 找出最正确可行的解決方案。

馬良和美化工具箱就分别針對兩個實作階段,幫助使用者減少工作量,加速設計疊代。

後續工作

未來我們還會進一步提升智能設計的能力,包括多個方面的強化。

首先,加強風格化能力,除了布局、顔色和标題邊框等,還要涵蓋更多細節;

其次,增加基于資料的智能設計,不光考慮資料中的特征,還包括資料語義,提供人性化的設計體驗;

最後,還要增加更多人機互動手段。

敬請期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