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位普通的奶奶彭秀蘭,就不得不提到她的父親開國大将彭遨了。
彭遨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受盡苦難的彭遨成年之後積極上進,投身到了革命當中,積極響應五四運動的思想傳播,始終站在革命的一線。

在戰争年代的彭遨,毫不誇張地說是個文武雙全的戰士。不僅可以拿起筆杆子宣傳先進思想,還可以扛起鋼槍上陣殺敵,被上級重用是遲早的事情。
在第二次反圍剿運動中,彭遨不僅有膽識作戰勇猛,還很有軍事能力,在這次戰争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是以成了敵人的眼中釘,直到第四次反圍剿,彭遨同志不幸身亡。留下妻子帶着他們的女兒彭秀蘭獨自生活。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彭遨被追為烈士,政府給了妻子和女兒一點生活上的幫助。在以後的日子裡,不管母女倆是過得有多麼辛苦,自始至終,他的女兒彭秀蘭都沒有靠父親的名聲為自己謀福利,始終是過着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農民生活,包括彭秀蘭成家立業之後,也沒有讓自己的孩子因為外公的榮譽自視清高。
直到80年代的時候,年邁的彭秀蘭被查出了胃出血,由于家庭條件并不富裕,她的兒子不得已找到外公彭遨的老部下何德全中将幫忙,當時是湖南軍區副司令的何德全得知情況以後,又找到彭遨的參謀長吳信泉幫忙,最後在北京的醫院安頓了下來,慢慢的,彭秀蘭的病情才得到了控制。
在彭秀蘭住院期間,彭遨的很多老部下在吳信泉同志的告知下,萬分激動地紛紛前去探望彭秀蘭,探望老上司的後代,都希望自己能夠代替老上司盡點綿薄之力,老部下的這些行為讓彭秀蘭深受感動,感謝他們對父親大人的尊敬和愛戴,也感謝他們對于老上司後代的關心。但是也覺得不好意思,覺得自己的病情不僅麻煩到了大家,還耽誤了大家的時間。但對于這些老部下而言,能對彭秀蘭哪怕多一句關心的問候,都是對老上司的交代。
戰火無情人有情,這就是革命情誼,這就是至高無上情感的真谛。
緻敬老将軍彭遨,也緻敬覺悟超高的彭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