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考古隊進入一座17歲公主墓,見到一男子,守着稀世珍寶枯坐了千年

“下鬥”即盜墓,指的是下到墓裡,總會遇上難以置信的事情,要經過一番鬥争才能保住性命。盜墓曆來不少,之是以有那麼多人冒着風險樂此不彼的下到墓穴中,是因為古時人們講究厚葬,既然是厚葬,墓中就少不了寶貝。

考古隊進入一座17歲公主墓,見到一男子,守着稀世珍寶枯坐了千年

1960年9月,一座公主墓被考古隊發現,這座墓在如今陝西乾縣,考古人員發掘後了解到,這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女永泰公主李仙蕙與丈夫武延基的合葬墓,母親是韋皇後,李仙蕙去世時還隻有17歲,并且考古隊進入到她的墓後,隻見一個男子,守着稀世珍寶枯坐了千年。

當時考古人員也是相當好奇,還以為是李仙蕙的哪個追求者追随而來,墓志中記載李仙蕙的長相是“使桃李之花為之遜色”,唐中宗也極其喜愛這個女兒,李仙蕙墓也是我國史上唯一的墳墓被冠稱為“陵”的公主,其規格與帝王一樣。

考古隊進入一座17歲公主墓,見到一男子,守着稀世珍寶枯坐了千年

不過考古人員随後又發現這名枯坐的男子身上有傷,考古人員是以明白了,男子實際是個盜墓賊,估計他與同夥都“見錢眼開”,最終他被同夥擊倒,同夥見犯事了,拿着墓中的一些陪葬品就匆忙逃出去了。

經過鑒定,這名枯坐的男子大約是屬于五代或是宋初的,20多歲,可他已經在墓中“坐”上了數千年,牆上還留下了黑手印,實在讓人唏噓。

考古隊進入一座17歲公主墓,見到一男子,守着稀世珍寶枯坐了千年

不過關于永泰公主李仙蕙的死因,也是衆說紛纭,據正史記載,久視元年(700年),李仙蕙,初封為永泰郡主,出嫁給了魏王武承嗣的嫡長子武延基,大足元年(701年),李仙蕙的兄長李重潤和武延基在私底下議論武則天的“男寵”張氏兄弟,李仙蕙也有參與。

考古隊進入一座17歲公主墓,見到一男子,守着稀世珍寶枯坐了千年

武則天得知後,并處死了李仙蕙、李重潤和武延基三人,《資治通鑒》如此記載:“太後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于太後,九月,壬申,太後皆逼令自殺。”

考古隊進入一座17歲公主墓,見到一男子,守着稀世珍寶枯坐了千年

千多年來,史學家都認為李仙蕙被武則天殺害,但在1982年,永泰公主墓中出土了《大唐故永泰公主墓志銘》墓石,上寫到:“珠胎毀月”,也就是說李仙蕙是因難産而死,因為兄長和丈夫都因議論張氏兄弟,被武則天賜死,李仙蕙這時懷有身孕,并未被立即處置,但因為内心驚慌恐懼,最終難産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