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個小時,怎麼回事?

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個小時,怎麼回事?

據說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小時,真的嗎?

答案就藏着阿裡同學的日常工作中。

阿裡人一天的工作日常,是一場辦公黑科技展,更是一部“時間減史”。

今天,我們就來号稱“宇宙西廠”的阿裡巴巴西溪園區逛逛,親身體驗下阿裡人的一天,感受員工的數字化辦公和生活。

早晨上班,通過人臉識别直接刷臉進入辦公大樓。

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個小時,怎麼回事?

來到工位,感覺室内溫度有點高,不用再到處找開關或是打電話求助,手機直接調節。

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個小時,怎麼回事?

開會前在手機上收到一條資訊提醒,系統已按照目前會議類型、參會人位置等,自動推薦了個空閑會議室。不用再擔心會議室資源緊缺,臨時開會要一層層找空閑會議室。

遠在北京的,以及在出差途中的同僚通過音視訊快速加入到會議溝通中。示範的PPT資料不用挨個傳送,電腦直接無線投屏,異地同學也能收到。

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個小時,怎麼回事?

中午去食堂吃飯,AI識别自動計算菜價,刷臉1秒完成支付。

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個小時,怎麼回事?

如果不想去食堂,對AI助理“内外小蜜”說,幫我訂份健康餐,省去排隊打飯的煩惱。

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個小時,怎麼回事?

有份檔案需要大家彙總資料,以前得挨個去聯系,現在通過“Teamfile”大家直接在雲端同時編輯送出,互不幹擾。

晚上回家,通過阿裡自研軟體“歡行”叫車,加班車費不用自己墊付,系統還會根據以往用車習慣一鍵叫車。

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個小時,怎麼回事?

在阿裡内部,“黑科技”辦公産品正不斷孵化出來,改變着員工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讓友善、快捷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彙內建一部“時間減史”。不信?我們看下圖:

阿裡員工 1 天有 26 個小時,怎麼回事?

“無效”時間被節省下來,相當于時間的延長。一天節省2小時的話,阿裡員工一天就有26小時了。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說:阿裡員工一天有26小時了吧。

以前,北京與杭州團隊開會要花兩天時間在往返路上;現在,打開音視訊會議,1小時溝通完畢。

以前,不同崗位的同學使用辦公工具互不相通;現在,各種格式檔案在“語雀文檔”上可直接檢視,還能一鍵進行翻譯,無縫協同從2小時到2分鐘。

通過釘釘實作組織線上、溝通線上、協同線上、業務線上和生态線上。無論你在國内還是國外,無論是PC端、手機端、PAD端,釘釘上随時可以找到你想找的同僚,快速達成工作、項目、流程、業務、生态等的協同,效率提升3倍。

那些我們用分鐘計算的事情,現在幾秒鐘就能搞定:

1秒鐘刷臉通行、吃飯、取快遞;

2秒鐘手機、電腦無線投屏;

5秒鐘用手機掃一掃,不同類型的發票同時識别并錄入,秒速報帳……

另一方面,人的能力也進一步得到延伸:

通過0代碼開發平台“宜搭”,不懂代碼的法務、采購等營運同學,在無需開發的情況下,也可以自己搭建應用平台。平均需要半個月開發的應用,現在隻需要2小時就搞定。

通過“有數”,研發人員可以直接在應用中嵌入資料分析圖表,節省的資料報表彙總時間,可以用來專注在分析與決策上。

人工智能也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在合同審查、空間管理、人員與薪資資源配置設定等企業管理上。原來大量低效的、重複的勞動時間被釋放,各崗位人員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專業性提升上。

而在這些一站式智能工作生活體驗的背後,是阿裡巴巴内部企業數字化的不斷發展和實踐。

阿裡巴巴經過20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家全球化、多元、多樣、多業态經濟體。面對自身龐大的架構和繁複的業務體系,阿裡内部正依托創新技術的變革,打破資訊壁壘,連接配接組織各系統,實作人與人的高效協同。

數字化正在重構着阿裡員工的工作與生活,辦公黑科技正讓員工連接配接更緊密、協同更加高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