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部門聯合下發通知:2022年底前實作汽車維修電子記錄資料實時歸集

記者 | 劉澤然

編輯 |

1

1月7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生态環境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聯合釋出了《關于深化汽車維修資料綜合應用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針對資料品質管理,通知要求明晰資料歸集範圍、規範資料時效以及提升資料傳輸品質。

通知指出,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依托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以下簡稱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在指導一類、二類汽車維修經營者做好維修電子記錄資料上傳工作基礎上,組織做好三類汽車維修經營者資料歸集上傳工作,積極引導《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GB/T 16739)中明确的汽車綜合小修經營者,以及從事發動機、變速器、車身、空調、電氣系統維修和四輪定位業務的專項維修經營者,于2022年底前實作維修電子記錄資料的實時歸集。

此外,針對優化便民服務方面,通知提出,要加強資料開放共享、豐富便民服務内容,以及完善車主評價機制。

具體來說,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推動省級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的公衆服務、資料歸集等功能,于2022年6月底前實作與部級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的對接,并向社會公衆公開本省份汽車維修經營資料有關歸集分析報告。

同時,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還要組織電子健康檔案系統運作機關及時上傳汽車維修相關法律法規、标準規範和政策檔案等資料;對維修市場規模、經營服務行為、汽車配件品質、車輛典型故障情況等進行分析研判,并向社會公開。

通知還對資料資訊資源,拓展服務提出具體要求。

通知要求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指導汽車維修經營者充分利用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資料資源,實時掌握車主評價結果,有針對性改進維修服務。還要加強對汽車零部件故障資訊的梳理分析,認真總結季節性、地域性和不同類型、品牌車輛的常見問題,加強對汽車維修技術技能人員的業務教育訓練,強化與零部件企業的供需對接,精準調配相關零部件,減少車主維修等待時間。同時,還要密切與有關部門的資訊共享,進一步深化事故車輛維修“直賠定點”、精準定損等工作,為群衆提供更加友善快捷的汽車維修服務。

針對汽車存在品質缺陷問題,通知鼓勵汽車維修經營者和車主通過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反映車輛和零部件可能存在的品質缺陷。并要求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品質缺陷資訊的收集整理,對于查實存在品質缺陷、依法應當召回的,由市場監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督促相關車輛生産企業、零部件制造企業實施召回。

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的建立,還有助于提升二手車交易透明度。對此,通知指出,各地交通運輸、商務等主管部門,在依法保障資料安全、確定車主個人隐私的前提下,對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資料進行脫敏處理後,可探索向二手車領域依法有條件開放相關資料查詢服務,推動二手車透明交易。鼓勵有條件地區的商務主管部門會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先行先試,依托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資料為出口二手車提供車輛維修情況證明,助力我國二手車出口。

對于資料安全管理問題,通知對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組織電子健康檔案系統運作機關有明确要求。通知指出,要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料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資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規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資料安全可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