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0年,粟裕參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時問了4個問題,結果無人能答

粟裕被後人親切地稱之為戰神,很多人都比較疑惑,粟裕究竟是如何做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就算是在極度糟糕的環境下,他依舊能夠找準突破點,最終取得勝利,這樣的戰神難道是天生的麼?

實際上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會是偶然的,粟裕大将的成功,當然也并非天賦那麼簡單,從他生活中的很多小細節,其實我們都能看出粟裕的不平凡,比如他在1970年途徑巴黎的時候,别人問他要不要去巴黎遊玩,他卻對此一點不感興趣,反而想要去參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并且在參觀的時候提出四個問題,驚呆衆人。

1970年,粟裕參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時問了4個問題,結果無人能答

粟裕的兩大愛好

熟悉粟裕的人都知道,粟裕有兩個比較明顯的愛好,一個是喜歡研究地圖,另外一個則是喜歡研究各種戰術以及經典的戰役,這兩個愛好以及天賦的結合,正是粟裕能夠百戰百勝的關鍵所在。

在粟裕自己的愛好面前,他甚至可以在和老婆楚青約會的時候,都對愛好念念不忘,比如在1949年上海解放之後,粟裕将楚青接到上海團聚,閑暇之餘,就帶楚青到上海的街頭散步,四處參觀一下上海的美景。

當兩人散步在大街上的時候,粟裕總是對着周圍的建築物四處觀望,當走到一座街口的大樓面前時,粟裕更是直接停止腳步,圍着大樓轉了幾圈,當時楚青對粟裕怪異的行為一臉疑惑,可粟裕卻似乎很激動的樣子。

在粟裕圍着大樓轉了幾圈之後,他停下來激動地對楚青說:“如果我在這座大樓的樓上和樓下各安排幾挺輕機槍射擊,就可以守住這一整條街”,聽完粟裕的話,楚青噗嗤笑了起來,實際上類似于這樣的行為,粟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楚青早已習慣粟裕這樣,畢竟他對戰争的研究,已經達到一種狂熱的程度。

1970年,粟裕參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時問了4個問題,結果無人能答

除了對戰術以及戰争的研究之外,粟裕具有天賦并且頗感興趣的就是研究地圖了,在我軍當中,有一個被稱之為“活地圖”的将領李達,據說他在七八十歲的時候,還能準确說出全國2000多個地方的名字,并且對那些地方的地圖很是熟悉,如此厲害的人,在粟裕面前,居然也自歎不如。

比如在淮海戰役的時候,有一天李達正在指揮所裡研究地圖,卻發現手中拿着的地圖有些不對勁,正在這種時候,李達看到了粟裕,就詢問粟裕地圖是不是有問題,粟裕拿過地圖仔細一看,便指出了其中的錯誤,原來是地圖上雙堆集的位置标錯了,縱深相差了30公裡左右。

當粟裕指出錯誤之後,李達這個“活地圖”也自歎不如,足以見得粟裕在研究地圖方面的厲害之處,作為一個戰神級别的人物,隻有心中有地圖,才能更加迅速作出合适的戰術,這樣一來,戰争就更加容易勝利了,不得不說,粟裕的這兩個愛好,必然是在粟裕的成功道路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粟裕參觀諾曼底遺址提出四個問題

事實上,粟裕的一生都在研究經典戰役與戰術,就算是新中國已經成立之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了,粟裕依舊心心念念着祖國的統一大業,是以那個時期的粟裕,去到哪裡,都記挂着這件事情。

1970年,粟裕參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時問了4個問題,結果無人能答

比如粟裕在1970年通路剛果結束之後,在回國的途中經過巴黎,毛澤東緻電粟裕,讓他在巴黎遊玩幾天放松一下再回來,是以粟裕得以在巴黎停留,當時接待粟裕的正是時任駐法國大使的曾濤,對于粟裕這次巴黎之行,曾濤印象十分深刻。

在曾濤接到粟裕之後,就被粟裕的那種親和力所深深感染,在接觸了之後,曾濤更是對粟裕那種始終心系國家的情懷所感動,同時也對粟裕展現出來的那些才華傾佩不已。那麼這次粟裕的巴黎之行究竟做了什麼事情呢?

當曾濤接到粟裕之後,就曾推薦粟裕到巴黎的街上去感受一些美景,可是粟裕直言自己不喜歡欣賞美景,而是想要去參觀一下諾曼底登陸戰的遺址,面對這樣的要求,曾濤先是一愣,随後才反應過來,爽快帶着粟裕去參觀這個二戰時期著名戰役的遺址。

曾濤、粟裕以及随行的翻譯,他們一行人坐上車前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而去,窗外的風景很美,可粟裕卻從來沒有看過風景,反而是注視着一些周邊建築物,并且看一眼之後又在本子上畫了些什麼,曾濤仔細一看,才發現那是地圖。

1970年,粟裕參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時問了4個問題,結果無人能答

粟裕将諾曼底登陸戰遺址所在地阿洛芒什鎮的地圖畫在本子上,曾濤定睛一看,發現粟裕畫得如此準确,不覺驚歎起來,等去到諾班底登陸戰的遺址時,粟裕更是聚精會神在四處觀望,偶爾站到高處遠眺,偶爾面朝大海沉思。

在粟裕認真觀望了一會兒之後,他才開始說話,他把諾曼底登陸戰的大緻過程都說了出來,随行的翻譯以及從業人員都十分震驚,認為粟裕可能之前已經來過很多次這裡,才能如此準确說出這些事情,當曾濤告訴大家,粟裕司令是第一次來巴黎之際,在場的法國人都驚呆了。

他們原本還打算給粟裕講一講諾曼底登陸戰的過程以及一些精彩的英雄事迹,可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粟裕了解的事情,明顯比他們知道的還要多,他們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一直跟在粟裕身後,靜靜欣賞着那裡的一切。

看了良久,粟裕突然對着随行的幾個法國人說:“我有些事情不是很清楚,我可以問你們四個問題麼?”聽到粟裕說自己還有事情不清楚,法國随行之人覺得自己表現的機會到了,可是當他聽完粟裕的四個問題之後,卻一時間啞口無言,因為對于粟裕提出的專業問題,他們無從回答,畢竟他們隻是對諾曼底登陸戰的過程以及一些英雄事迹有所了解,要說對于專業的戰争以及戰術知識,他們就捉襟見肘了。

粟裕當時問的四個問題,其實都是有着自己思考的,他看了諾曼底登陸戰的遺址之後,對當年這場登陸戰的大量武器配備以及運輸過程和運輸工具等都倍感興趣,于是粟裕就問了第一個問題:“

當年盟軍兵力有300萬,運送這麼多人和當時大量的武器,盟軍都用了哪些運輸工具或者是登陸工具呢,數量大概又是多少?

1970年,粟裕參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時問了4個問題,結果無人能答

粟裕有所疑惑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關于諾曼底登陸戰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工港建造問題,于是他就問:“

當時盟軍在塞納灣建造的人工港是什麼樣子,有什麼重要結構呢?

根據粟裕對諾曼底登陸戰整個過程的了解來看,粟裕知道當年在人工港建造完成後,實際上敵人也曾極力破壞人工港,幸虧人工港前沿的水泥墩子足夠牢固,最終擋住了敵人的炮火,是以粟裕的第三個問題就是:“

塞納灣人工港中一共有多少水泥墩子,這些水泥墩子是什麼形狀,有沒有具體參數?

除了以上三個問題之外,粟裕還對當時登陸戰中的協同作戰比較感興趣,于是他就問了第四個問題:“

當時盟軍數量巨大的武器裝備,是如何在狹小的空間裡協同作戰的呢?

粟裕問完四個問題之後,在場的人都啞口無言,粟裕明白他們肯定回答不上來,就立即解圍說:“不知道也沒有關系,我就是随口問問”,就這樣,大家一起參觀了諾曼底登陸戰遺址之後,才緩緩離開。

粟裕将自己參觀的很多東西都記錄在了本子上,回國之後就對此寫了一篇文章,當葉劍英和秦基偉到家中做客的時候,粟裕就把自己參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的所思所想拿給他們看了,看完之後,兩人都拍手叫絕,為粟裕這種始終心系祖國的情懷和精神鼓掌。

1970年,粟裕參觀諾曼底登陸戰遺址時問了4個問題,結果無人能答

結語

粟裕的成功,離不開自己平時的點滴積累,從他生活中的這些小細節,其實我們已經足以對粟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他就是靠着這種将生活完全和戰争結合起來的态度與精神,不斷總結經驗,學習他人之長,最終才成就了自己,也為新中國的建設以及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