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0年Java開發者跳槽漲薪指南!面試題篇準備履歷篇怎麼談做過的項目如何粗略判斷公司是否靠譜投遞履歷篇通用問答篇談薪篇選擇 Offer 篇

2019,可謂是一個焦慮之年。尤其對于 CRUD 的程式員來說,多少都經曆過這些場景:

Leader 交給了一個重構任務,項目源碼閱讀起來相當吃力,跟進了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函數,繞來繞去,看得自己雲裡霧裡。

準備跳槽,收到了幾家不錯的面試通知,卻發現自己掌握的知識不系統,不夠深入:編碼功底不夠、高并發項目經驗欠缺、架構設計能力不足,臨時惡補也無濟于事。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自己已經困在 “996” 的節奏中難以脫身,沒有機會了解業界的發展趨勢,視野受限。

源碼難讀、高并發設計經驗不足、技術架構落伍、視野過于局限……各種職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迎面而來,多少還是有些發慌:漲薪遙遙無期,跳槽又不敢跳。這種狀态完全歸因到大環境是欠妥的,說到底,還是能力不夠。

怎樣才能在進階的路上,有的放矢,少走彎路、高效提升呢?

2020年Java開發者跳槽漲薪指南!面試題篇準備履歷篇怎麼談做過的項目如何粗略判斷公司是否靠譜投遞履歷篇通用問答篇談薪篇選擇 Offer 篇

面試題篇

面試題隻能應對 1 - 2 面,刷題固然重要,但是對于項目相關的準備也是必須的。一般來說目前面試題能準備的範圍如下:

Java 基礎 / 進階相關

浏覽器 / 性能優化 / 工程相關

spring/spring cloud/springboot相關知識

架構使用相關,也就是基礎問題

架構原理相關,就算你沒看過源碼,你也得知道它的原理,當下的面試基本是不會原理就寸步難行

計科相關,比如算法 / 資料結構 / 網絡,基本這三樣,最多加個作業系統

以上是大緻範圍,大家可以照着把題目歸類,當然除了這些還會有些别的,比如說設計模式等等的問題。另外會刷面試題隻是一部分,如果隻能生搬硬套,稍微題目變種一下就不會的話也沒啥用。更好的辦法是把這些内容内化,了解這個題目為什麼要這樣解,并且和自身的項目所結合。比如說項目中做過性能優化,那麼你就可以把相關的性能優化答案都聊一下。

準備履歷篇

履歷不是用來記你的流水賬的。羅列一堆技術點、你完成了什麼任務以及你的自我評價沒多大價值,隻是造就了一份又臭又長的履歷。

你可以按照以下幾點來修改自己的履歷:

控制履歷頁數在 2 頁以下,履歷不是寫得越長越牛逼,而是用内容去吸引人家的。

按照用人方的要求以及自身具備但别人不怎麼會的領域去寫技術棧,不用大篇幅地去羅列技術棧。你熟悉 React 的話人家就預設你熟悉前端三大件了,更不用說用編輯器寫代碼、用 Git 送出代碼、用 Ajax 請求資料了,把原本用來羅列這些技術棧的篇幅留給更重要的項目吧

寫項目經曆的時候把重點的幾個項目拿出來介紹就行了,不需要把你做過的所有項目都羅列出來。具體内容可以參考 Star 法則,也就是做了什麼,得到了怎樣的結果。怎樣的結果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羅列自己做了什麼任務。用資料去量化你的結果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不知道怎麼去量化的話可以多了解下你的上級是如何寫 PPT、畫大餅的。舉個例子你們要提高日活,那麼肯定會有個具體提高的數值,這個數值就是可量化的。

斟酌熟悉、精通等字眼,不要給自己挖坑。最後確定每一個寫上去的技術點自己都能說出點什麼,不要出現面試官問你一個技術點卻隻能答出用過。

别用 Word 格式,容易出問題,PDF 是更好的選擇。

不推薦用模闆,要不花裡胡哨要不都是招聘網站的 Logo,自己用 Markdown 寫完直接轉 PDF 就好了。

檔案命名格式:姓名_求職崗位必寫

怎麼談做過的項目

談好項目經曆才是面試環節中最重要的一點,即使之前的題目你答得再好,項目經曆講不好依舊涼涼。

項目考察一是為了确認這個項目是否是你做過的,二是為了了解你的技術深度,是否是做過就算還是會有自己的思考。

考察的問題一般分為以下幾點:

項目基礎相關的内容,比如涉及到的技術棧、功能、業務相關的問題。

項目具體的細節内容,比如說這個功能你是如何實作的,為什麼這樣做等等。

考察深度問題,比如說你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另外也可能會與上面的面試題結合起來問

基于以上幾點,你可以這樣去準備項目問答:

這個項目涉及的技術棧相關的内容,無論是基礎的還是深度的,因為這裡很可能會問到架構原理。

想想做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是否有遇到過一些困難,最終是如何解決的,實在想不起來的話可以看看 Git Commit。

這個項目自己是否做過一些優化,包括代碼、開發效率、性能、體驗等等相關的領域。

這個項目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可能的解決思路。

這個項目最終達成的成果。

這個項目帶給你的成長是什麼,當然别說讓我學會了某某 API 這種沒價值的内容。

另外項目這塊還要結合着履歷來說,因為面試官問你項目肯定是從履歷上得來的問題,下文中會寫到如何在履歷中寫項目經曆。

如何粗略判斷公司是否靠譜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去大公司的,是以分辨一個公司是否靠譜是相當重要的,這關系到将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職業道路。

這裡筆者推薦使用「天眼查」去查詢一家公司的資訊,在這裡我們可以查詢到一家公司的幾個重要名額

具體的一個融資情況,一家公司好不好,擁有的資本肯定是重要的一塊。一家不錯的公司,往往前期融到的金額就很高并且領投的 VC 也是知名的,比如 IDG 資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等等

核心團隊的介紹,通過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高管的一個教育背景,行業的經驗等等

公司涉及到了哪些司法、經營上的風險

然後還可以在脈脈、群裡問問這公司是否靠譜,不靠譜的公司就别投遞履歷了。

投遞履歷篇

首選一定是内推,實在沒辦法才選擇各大招聘網站投遞。現在擷取内推的管道實在太多了,比如微網誌、知乎、V2ex、脈脈,再不行也還能群裡問問。

另外還需要注意分批投遞履歷,投遞前應該先把想投遞的幾個公司分出幾個檔次。先投遞檔次最低的,就算失敗了,也就當在攢經驗。這樣多面幾次,把握大了就可以開始投遞更加心儀的公司了,增加成功幾率。

最後如果你是通過郵件投履歷的話,可以選擇在早上上班的時候去投遞。

通用問答篇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應該是 99% 的一面都會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以推薦面試前直接寫一份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是用于讓面試官快速了解你資訊的一個環節,但是切記不要啰裡啰嗦地說一大堆,準備以下幾個環節即可:

個人資訊,就把履歷裡寫的個人資訊說一下,另外還可以附帶一些個人的榮譽(社招的就不用去講學校裡獲得的榮譽了,除非是有什麼大賽得過獎)。

介紹比對的技術棧。

挑一個個人認為最好的項目說一下,描述方式也是按照 Star 法則。這個項目如果是比對用人方招聘需求的那就更好了。

自身亮點,比如平時有寫文章或者維護的 Github 等等,提升面試官對你的好感。

按照上述幾個環節,大緻可以整理出這樣的格式:

面試官你好,我叫 XXX,就讀于 XX 學校 XX 專業,擁有 XX 年前端工作經驗,獲得過 ACM 省級金牌(介紹自己獲得過有含金量的比賽名次),曾供職于 XX 公司(介紹先前工作過的一二線企業)。我在上家公司任職 XX 崗位,主要負責 XX 工作,擅長 XX 技術棧。其中在我負責的 XX 項目中,我完成了 XX 工作,實作了性能 XX% 的提升(這裡就是按照 Star 法則去介紹一個自己負責的最佳項目)。另外我還堅持寫作,在 XX 平台發表了 XX 文章,共計獲得了 XX 點贊/閱讀(這裡就是介紹自身的亮點)。以上就是我的自我介紹,謝謝!

職業規劃

這個其實就是想了解你與公司發展的比對程度如何。假如說你一個寫代碼的說過幾年想做産品了、營運了、創業了,那麼可能就有點危險了。隻要你講出符合自己職業的道路即可,比如說想晉級到高工 -> 架構師等等。

你的缺點

這個問題切記不能回答自己的性格缺陷、能力不行、溝通不好等等,可以說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比如說在某次需求評審的時候因為自己沒有堅持個人的想法,導緻這個需求存在的問題沒有解決掉,最後這個項目結果不好沒有達到預期等等。

你有什麼想問我的。

這個問題确實不怎麼好答,相信很多人都被這個問題困擾過。

回答沒什麼想問的呢,可能會給面試官一個你并不想進公司的感覺

瞎問呢又怕惹得面試官不高興了

其實這個問題問得好的話反而是一個能很好了解對方公司的一個管道。

以下是一些筆者認為不錯的提問,能夠很好地了解到對方公司的一些東西,包括開發流程、職業晉升、公司發展等等。大家可以選擇性地提出 2 - 3 個感興趣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幫助到自身了解到公司的一些情況,也能給予面試官一個不錯的印象,以下問題針對于技術面:

公司常用的技術棧是什麼?

你們如何測試代碼?

你們如何解決線上故障?

你們如何準備故障恢複?是否有完善的釋出機制?

公司是否有技術分享交流活動?有的話,多久一次呢?

一次疊代的流程是怎麼樣的?從 PRD 評審開始到釋出這一整個流程。

公司技術團隊的架構和人員組成?

有公司級别的學習資源嗎?比如電子書訂閱或者線上課程?

你們認為和競品相比有什麼優勢?

為什麼從上家公司離職

這個問題無論如何都不能說上家公司的任何不好,不管是加班多、上下級問題、與同僚之間的沖突或者其他的情況。

一般就把問題歸于自身就行,可以說考慮到自身的職業發展,想去一個更加适合自己成長的公司。

談薪篇

到手的才是真的,餅太大容易噎着,當然餅也是有可能兌現的,這就看自身機遇了,一般來說在薪資滿意的情況下,再去吃餅:比如說期權。

這裡簡單說下 offer 裡的期權到底是什麼。假如公司承諾給你 5000 期權,1 美金的行權價,4 年行權。這就意味着你可以通過 1 美金買一股期權,但是 1 股期權不一定就等比上市後的股票,還可能需要稀釋。假如稀釋 10 倍的話那也就是 500 股票,你還得花 4 年才能拿到所有的股票,最後行權還有稅,是以說大部分的期權其實沒啥用。

接下來就是具體談薪的部分啦。

在面試之前首先要想好自己想要的薪資,假如說你目前薪資為 10K,那麼漲幅在 3K 以上是正常的。如果隻有 1K - 2K 的漲幅跳槽是沒多大意義,畢竟換公司存在成本。另外很多 HR 會壓低你的報價,畢竟公司都是有預算的,能省一點是一點,是以我們需要給出一個壓價的空間。是以在具體報價的時候你可以給出 14 - 15K 的心理價位,如果對方接受了那麼皆大歡喜,如果壓價到自己的期望薪資的話也不差。

最後在和 HR 讨論待遇的時候,應該問清楚以下幾點

具體的工資(也就是合同上簽訂的工資),不要雜七雜八什麼績效加起來的那種五險一金繳納的比例,這個在交滿和不交滿的情況下其實是很大一筆收益。交滿雖然自己交的也多了,但是大頭公積金是能取出來的,醫療保險看病也用得到,隻有養老金稍微虛幻了一點。

加班是否有加班工資或者調休

是否是 996,我個人很不推薦 996 的公司

加薪升職的情況

其他各種福利,比如餐補、房補、交通補、節假日福利、另外的保險等等,這個算是錦上添花

年終獎如何發放,員工平均能拿到幾個月

選擇 Offer 篇

這裡分校招和社招來講。

校招

對于校招來說,平台 > 團隊 > 其他。在平台差不多的情況下可以去選擇更好的團隊,但是在平台存在差距的情況下務必要選擇平台更大的,職業生涯初期就職的平台越好那麼将來也會更順,即使好的平台工資給的低也不要緊,畢竟這段校招的經曆不會長。

**

社招**

對于社招來說,其實還是看自己缺什麼去補什麼的。假如說你缺錢,那麼可能有更好的平台擺在你面前也會選擇給更多錢的一方;假如說你想去個更大的平台,那麼可能小平台開的價更高你也不想去;假如說你想通勤近點多陪陪家人,那麼遠的公司肯定也就不考慮了。

如果你覺得幾個條件自己都不缺或者把握不好的,可以參考下筆者的思路:

按照權重先這樣選擇:平台 | 薪資(兩者看個人選擇) > 團隊 > 加班 & 通勤。

錢多有時候不一定好。錢多如果加班也多,那肯定比不過薪資差點但是不加班的公司。另外 HR 和你談的年終獎也不一定拿得到,說不到到了年終把你裁了呢~

去深入了解下具體要去的團隊,可以加個未來上級的微信聊聊,同時也四處詢問下這個團隊是否靠譜。畢竟一個團隊以及直屬上司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着你的績效和晉升空間。

通勤時間,如果你已經有房了,那麼通勤時間是需要考慮上的。如果每次通勤需要一小時以上外加公司還要加班的話,其實幸福感會蠻低的。

學曆問題

在評論裡看到有讀者說到了學曆問題。這個問題内推可以解決大部分卡學曆的情況,當然大公司對于學曆的要求會嚴格一點,如果自身技術不是很突出的話确實會遇到這種讓人不開心的問題。

QA 環節

Q:網上有人說任務重的公司可以幫助剛畢業的學生快速成長, 請問這是否正确?

A:要看做的任務是什麼。如果整天讓你做同一件事情,那麼成長會有多大呢。

Q:不 996 的公司相較于 996 的公司除輕松些外還有哪些優點?

A:輕松就是最大的優點啦,能有更多的可支配時間,身體健康也會好點。另外不 996 的公司相比來說做事效率也會快多了。

Q:如何區分投遞的公司是否 996?

A:隻能靠自己問,并且有些不是公司全部 996,而是某個團隊 996。

但是世界上也不是就大廠才能寫代碼不是。

本文轉自掘金作者yck

原文連結:

https://juejin.im/post/5dfef50751882512444027e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