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1日,2019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在北京望京凱悅酒店隆重舉行,近百位知名資本大咖,獨角獸創始人、創業風雲人物及近千位投資人與創業者共聚“新勢力·2019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
峰會上,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以《寒冬是機遇的起點》為主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吳世春認為,每十年是中國經濟周期的一個循環,對比發達經濟體,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未來十年,依然是中國創業者的黃金時期。
總結過去的兩個大周期,1999-2008年,網際網路把中國所有産業重做了一遍,誕生了BAT;2009-2018年,所有産業被移動網際網路重做一遍;現在,在市場陷入谷底時,吳世春認為,這恰恰是機遇誕生的機會點,人工智能、5G、智能制造,可以把很多行業再重做一遍。
是以在他看來,每一個周期都給了有夢想、有野心的年輕人來改變運氣的機會。“在中國,階層固化與階級闆結是一個僞命題,中國可以不斷出現年輕人向上的通道。”
梅花創投成立于2014年5月,專注在新經濟領域的投資,目前管理約30億人民币基金,投資項目超300個。在創立梅花創投之前,吳世春作為天使投資人,曾投資大掌門,創造了1500倍回報的奇迹,投資趣店也獲得了超過1000倍回報。作為資深連續創業者,吳世春被稱為“最懂創業者”的天使投資人。
閱人無數,吳世春總結道,優秀的創業者要有比較強的戰略能力,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具體來看,創業者應當擁有四種戰略能力。
第一,戰略思維能力。要使用第一性原理去看待事物的本質,使用終局性思維去看待事物的發展。同時,要站在未來看現在,戰略不解決目前問題,但能解決未來的問題。“如果一個企業家沒有長期的戰略,很難走得遠,很難支援一家企業做到5-10年。為什麼阿裡巴巴自己要成為102年的公司,因為生存永遠是企業第一要務,不管企業大還是小,最大的命題是生存。”
第二,戰略機會把握能力。吳世春認為,戰略機會有幾種,一種是趨勢性的機會,比如消費更新、5G帶來的趨勢性機會;第二種機會是搭便車能力;第三種機會是價值窪地,創始人應該抓住價值窪地,并投入100%的精力。
第三,戰略布局能力。吳世春建議,創始人要動态地看待各種積極因素的内在關聯,在人脈和連結上多下功夫。“連結本身就是價值,在對的人身上吃虧,本身就是價值。”
第四,戰略耐心能力。“戰略大部分都是做取舍,最高的境界是舍九取一。”吳世春認為,創始人應厘清楚長期收益和短期收益,在下風期時不要盲動,不要浪費彈藥,一旦遇到人生的重大機會,要等待又長又濕的雪坡滾下去,獲得最大收益。
此次盛典上,獵雲網将通過六個版塊分享創業者和投資人在智能制造、文娛、零售、醫療、教育、汽車等領域的啟發性的觀點和行業前瞻,圍繞多個次元,分享科技和産業前沿觀點,探讨創新潮流趨勢、把握未來新方向。
以下為吳世春分享實錄,獵雲網整理删改:
吳世春:很高興來到獵雲網新勢力的盛典,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梅花創投成立于2014年5月,宗旨是幫助聰明的年輕人成為偉大的企業家。5年來,梅花創投投資項目超300個,很多的項目已經走到獨角獸的級别,明年有8-10家可以上市。
很多人說現在是寒冬,我認為未來最好的機會還是在中國。因為按照過去40年來看,每個十年就是一個周期,每一個周期都會有寒冬,都會有爆發期。在每一個周期,都會誕生很多優秀的企業,像BAT誕生在1998-2001年,後來TMD是誕生在2008-2011年之間。每一個周期,我覺得都是厚積薄發的機遇。對比現在的美日歐,中國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是以最好的投資機會還是在中國。
從上一個十年來看,從網際網路切入到移動網際網路,這裡面有很多移動網際網路的原生性創業者能夠做的很好,像頭條、美團。但是新的周期,我們又看到可以從原來的ToC市場枯竭,我們逐漸轉向2B産業網際網路,甚至像5G、人工智能基礎性設施完善的話,會帶來大規模應用性的創新。
我上一個周期抓住了機會,從一名創業者轉變為一個投資人,這個周期我們希望準備好彈藥,投入更多在5G、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方面。
總結過去兩個大周期的每十年一個周期的變化,1999-2008年,網際網路把中國所有産業重做了一遍,誕生了BAT這樣的公司;2009-2018年,又把所有産業重做一遍;現在又是谷底的時候,恰恰是很多機遇孕育誕生的機會點,像人工智能、5G、智能制造,我覺得又會把很多行業重做一遍。每一個周期都給了有夢想、有野心的年輕人來改變運氣的機會。一個公平的社會應該不斷地被年輕人創造與再配置設定,在中國,階層固化與階級闆結是一個僞命題,中國還是可以不斷出現給年輕人向上的通道。
中國的模式,其實除了中國是一個比較垂直化的經濟體系,有很多下沉的機會,中國的模式也可以向海外複制。我們其實在海外也投了很多,比如說中國在印度的趣店,還有抖音的模式,我們都投了。
中國可能不是一個原創性創新最多的地方,但是中國是一個全世界最好的應用性創新最好的地方,是以像類似于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應用性創新,最大規模的應用性創新會在中國誕生。像大資料、SaaS,企業雲化與SaaS化,我認為也是未來非常大的趨勢。這個趨勢,中國也是可以帶來很多的投資機會。
對于這個好的創業時代,我們需要投到優秀的創業者。我們希望優秀的創業者,能夠有比較強的戰略能力,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對我們來講,企業如果競争獲勝,最重要的是在戰略上獲勝。
我們把戰略能力分成四種能力:
第一,戰略思維能力。創業就是一場未知世界裡面的冒險,很多新問題都沒有答案。是以,我們希望創業者可以用第一性原理看待事物本質,用終局性思維來看待事物的發展。
今年看到很多的賽道,比如說項目做到可能三四年,甚至融到B輪、C輪之後,還倒下了。因為很多企業一開始模式就不成立,比如說負毛利的公司,需要靠大量的燒錢,來拉新的公司,一旦來資本的資金有缺口,他們很快難以為繼。是以需要站在未來看現在,戰略不解決目前的問題,解決的是未來的問題。
如果一個企業家沒有長期的戰略,是很難走得遠,隻看到未來三個月、半年的時間,是很難支援一家企業做到5-10年。為什麼阿裡巴巴自己要成為102年的公司,因為生存永遠是企業第一要務,不管企業大還是小,最大的命題是生存。
第二,戰略機會把握能力。戰略機會有幾種,一種是趨勢性的機會,比如說像消費更新,類似于像5G帶來趨勢性的機會。第二種機會是搭便車能力,比如說趣店跟螞蟻金服的合作,滴滴抓住微信支付推廣的便車。還有一種機會是價值窪地,每一種媒體早期都是一種流量紅利到價值窪地。是以,對于很多的創始人來講,應該把握類似這樣的價值窪地。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講,一生會有4-5次戰略性機會,碰到大的機會,100%的精力來投入,以最高的方式把控住。
第三,戰略布局能力。創業者動态看待各種積極因素的内在關聯,在人脈和連接配接上多下功夫。你按天衡量自己的收益,你相信的是上天的命運安排,你按照按年衡量收益的話,你相信的是你的天賦與才華,你按照10年來衡量自己的才華,相信的是人脈。連結本身就是價值,很多創始人應該在對的人吃虧,這本身就是價值。戰略布局的成本最低,收獲最大。很多創始人要了解這一點,要很早開始進行戰略性的布局。
第四,戰略耐心。因為戰略大部分都是做取舍,我覺得最高的境界就是抉擇與取舍。對于創始人來講有短期影響,也有媒體的幹預,可能今天來一個區塊鍊,明天來發币,這會給很多人帶來誘惑,但是知道自己價值在什麼地方,知道自己能夠做到什麼,邊界在哪兒,很重要。是以,要能夠厘清楚長期收益、短期收益,下行期的時候不要盲目,不要浪費彈藥。一旦遇到人生重大的機會,要等待又長又濕的雪坡滾下去,你才有大的收益,就像巴菲特說的這句話。
創業難是一個正常的現實,我覺得接受這個現實并且接着幹的很少,我們不能總是強調宏觀上的困難。對每個人來講,困難都是一樣的,困難是每個創業者的磨刀石。是以,認識困難,接受困難,并且感恩困難。隻有這樣的創業者,才可以從不斷的困難當中得到學習,我們強調事上練,難上得,你願意接受多大的困難,願意接受多大的挑戰,這是很多成功之前的前提。
是以我們認為困難的另外一面是機會,包括現在的資本寒冬,背面也是機會,當别人也不好融資的時候,也許是自己冒頭的機會。機會的反面是陷阱。看到過去幾年千團大戰,還是單車顔色不夠用了,都是毀滅大财富,很多投資人錢浪費掉了,很多創業者的精力也浪費掉了。
是以,一個創業者應該深度思考,做時間的朋友。我覺得對未來想的越深刻,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當下越有耐心,追求長期利益,拒絕短期誘惑。隻要你在創業這條賽道上不站錯隊、不錯過隊、不掉隊,就有機會。我們很多創業者經曆過很多的失敗,沒有人可以順風順水成功。比如說趣店、小牛電動,前面經曆了很多輪的失敗,最後迎來了自己成功的那一刻。
如果你看過去的寒冬期,每一次寒冬期都是誕生大公司的機會,我們覺得這兩三年也是誕生接下來十年裡面的引領風雲企業的機會。是以梅花堅定地扶持與服務年輕的聰明人,幫助他們成為偉大的企業家。
丘吉爾說,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現在的危機正是年輕人機遇的起點,希望大家可以利用好這場危機。謝謝大家!
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為:
http://www.ctoutiao.com/2563012.html聲明:以上内容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