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下載下傳《智能時代的傳媒變革與發展》
摘要:中國的數字電視使用者從345萬到1.88億的增長,共用了10年時間;而直播平台使用者從0到1.5億,隻用了2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紅利還未褪去,大資料、AI、VR、AR等新技術又在傳媒領域颠覆行業的基本認知。
今天的傳媒行業,颠覆傳統模式的不是内部的競争,而是外部的挑戰。當所有人都在一步步進入數字化和精細解析的社會,基于資料的解構準确感覺消費者的内容精神需求,大幅優化企業内容生産、供給、營運和消費流程,實作基于真實消費者心理需求的柔性内容生産和柔性供給,就成為了傳媒行業數字智能化變革的核心。
也可以PC端點選
https://developer.aliyun.com/topic/download?id=771下載下傳電子書
文章導讀
傳媒行業在近10年内發生了過去50年都未曾有過的密集變化,不管是互動模式的變化、閱聽人人群的變化還是商業模式的變化都對行業帶來巨量沖擊。中國的數字電視使用者從345萬到1.88億的增長,共用了10年時間;而直播平台使用者從0到1.5億,隻用了2年。網際網路新媒體的野蠻生長給老派傳媒行業留下的不僅僅是烙印,更是切膚之痛。
從長視訊到短視訊,内容生産門檻迅速降低;從電視台廣播到點播再到網際網路使用者直播,實時、互動帶來全新體驗和參與方式;從電視/PC 到PAD/手機,便捷性進一步提升,今天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體外器官如影随形。就在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紅利還未褪去,傳媒行業剛剛适應的時候,大資料、AI、VR、AR等新技術又在傳媒領域颠覆行業的基本認知。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在新媒體無序生長、傳統媒體逐漸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對前沿科技和新興網絡力量的消化和吸收成為了傳媒行業的共性選擇。但我們總要回答時代的問題:傳媒行業今天遭遇的挑戰是什麼?産業邊界到底在哪裡?解決之道是什麼?這正是白皮書需要探索的答案。不可否認的是,現今包括廣播電視台和有線網絡在内的各傳媒公司既面臨行業高頻變化的挑戰,也同樣面臨數字化變革的機遇。在這個變化和不确定性成為常态的時代裡,沒有一種競争力是永恒的,更沒有一種商業模式可以長存。
不确定環境下,“确定”唯一真實可靠的來源是消費者,消費者成為組織成員間唯一的價值聚合點。而技術作為一種“藝術”語言,能夠高效集合産業鍊各個環節進而成為“大系統”。整個傳媒内容行業的發展正在見證采、編、播、存、發這幾大門檻的一步步降低,也正在經曆新技術、新業态對組織的穿透和重構。在合作的要求下,相同領域甚至不同領域的組織将不再是競争對手,而轉變為榮辱與共的生态共同體。

阿裡雲研究中心重磅報告
讓你先人一步看清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 新增量
數字經濟時代,各個行業都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如何用新科技來發現和驅動新的商業場景和業務增量。
阿裡雲研究中心,緻力于“用科技探索‘新商業’邊界”。研究領域既涵蓋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大資料、物聯網、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的演變趨勢及産業應用,更進一步積極探索在前沿科技的推動下,新零售、新制造、新能源、新金融等産業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和路徑。
經過大量的案例調研和深度研究,阿裡雲研究中心完成了零售、數字政務和城市治理、制造、金融、傳媒、教育等多個行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和方法論的思考和沉澱。在此基礎上,通過紮實的workshop微咨詢服務等産品形态,阿裡雲研究中心已經成為很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顧問”。
開發者社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