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萬人同時離場,竟然一點都不擠?原來用了這個神器背景設計難點系統關鍵點設計功能設計總結

6萬人同時離場,竟然一點都不擠?原來用了這個神器背景設計難點系統關鍵點設計功能設計總結

阿裡妹導讀:阿裡20周年年會上,全球6萬阿裡人 "回家",用一種特别的方式為阿裡慶生。年會現場,每位阿裡員勞工手一隻白色IoT手環,這個由102顆LED小燈組成的手環,随着現場音樂、節目節奏變幻不同色彩。别小看這隻手環,它會找到你的專屬座位,為馬老師送禮物(組成生日快樂字樣),會告訴你綠色請等待,紅色請離場。總之,這項阿裡巴巴#辦公黑科技#今天被阿裡妹首次揭秘了,這個“小玩意”有大作用哦。

作者 | 韓康

背景

大型晚會舞台燈光效果雖然夠炫夠亮,但身處其中的觀衆,往往被動參與,無法通過自己的動作、語言和狀态對晚會程序産生影響,更無法和身邊的人、場館建立聯系,更不要提觀衆和舞台、節目之間的互動了。

基于此考慮,早在2017年阿裡巴巴18周年年會上,阿裡巴巴企業智能事業部的工程師就研發出IoT發光手環。讓每個手環通過無線電單獨實時控制,随着晚會節目程序,發出不同的顔色和強度的光,并按照一定的幀率實時重新整理,進而讓佩戴手環的人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參與到晚會之中。

時隔兩年後,工程師們在原IoT發光手環的基礎上,全線更新成為雲手環産品。每一個手環中不僅由102顆全彩LED燈組成,并且每一顆LED燈都由中控系統控制,通過無線通訊進行調光,達到業界領先的、精确到點的實時控制技術。

除了光效變化外,增加了個性化的設定,讓其可以實作諸如入離場引導、公益“搖臂種樹”等實時互動體驗。下面将重點介紹更新後的雲手環産品的系統設計點。

6萬人同時離場,竟然一點都不擠?原來用了這個神器背景設計難點系統關鍵點設計功能設計總結

20周年年會手環

設計難點

1、人、節目、場的數字化重構

阿裡巴巴18周年IoT發光手環雖然完成了每個觀衆作為單個“像素”共同一起拼大圖,播視訊的效果,但也僅限于舞台燈光效果的互動,人、場、節目的數字化實時互動仍需探索。

2、大規模高密終端無線上下行資料通信

相比起18周年年會,今年年會在多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受控終端更多。人數再創新高,達到6萬+,增加50%以上。

其次,部署場地更大。作為2022年亞運會主場館,杭州濱江奧體的實體尺寸較黃龍體育館大不少,整個上下行無線覆寫系統需要應對此種變化。

最後,終端實時通信。需要在高密場景,直徑300米的大場地大小,完成6萬+終端的實時上下行通信,進而完成實時互動。

3、手環像素級控制

在受控終端數暴增的情況下,進一步強化發光效果。在整場體育館這個“大畫闆”的基礎上,如何完成實時内容生成-壓縮-下發-執行展現的全過程。如何在由雲手環組成的“超級無線大屏”上演繹更酷炫的視訊内容。

系統關鍵點設計

1、立體發光手環

為了達到完美的發光效果,手環采用全環發光的設計,102顆高亮LED遍布表盤、表帶,消除發光死角,即除了覆寫整個表盤的LED,在兩側的表帶上也嵌入了LED燈珠。

6萬人同時離場,竟然一點都不擠?原來用了這個神器背景設計難點系統關鍵點設計功能設計總結

雲手環外觀效果和LED布局示意圖

每個LED燈珠可以單獨控制,獨立顯示顔色和亮度,繼而可以在表盤及表帶的平面上做顯示各式形狀及動畫。

2、感覺&互動手環

為了完成實時互動,手環硬體上配備了如下感覺器件:

  • 3軸陀螺儀+3軸加速度:支援通過算法實時感覺佩戴者姿态、搖晃次數、搖晃節奏等動作變化模式。
  • 心率傳感器:可精準識别手環是否處于佩戴狀态。
  • 配備麥克風聲音檢測:支援手環周邊聲音強度、頻譜、音樂節奏的監測。

根據傳感器實時計算的需要使用者體驗到的回報,可以通過本地LED陣列的動畫效果和馬達振動實時回報給使用者。

3、大規模超密無線傳感網系統

在大型體育場館的場景,完成無線接入覆寫曆來是一個世界級的技術難題,大型賽事活動鮮有WiFi或者營運商無線網絡覆寫特别成功的案例。而雲手環實作全場6萬+終端的實時互動,第一個要跨越的技術難點就是單個終端的實時上下行通信。

雲手環通過上下行分離、備援鍊路、小包重傳等技術手段,實作了6萬終端的實時線上,實作了高密場景下的超大規模的無線傳感網節點的無縫覆寫。

通過全面實時感覺并上傳手環/上下行基站等裝置的休眠、在離線、電量、異常資訊、溫度、負載、流量、業務量等關鍵狀态,實作關鍵裝置關鍵名額監控的全程全場全覆寫。

| 上下行分離

在無線傳輸側,采用上下行分離的方法實作實時上下行通信。系統架構如下圖所示:

6萬人同時離場,竟然一點都不擠?原來用了這個神器背景設計難點系統關鍵點設計功能設計總結

手環技術架構

無線上行信道,實時資訊通過非連結式的無線小包多頻點快傳,降低連結保持開銷和高密端側互相幹擾的同時,降低部分實時性要求搞的時延。

無線下行信道,使用獨立信道,長包傳輸媒體控制資訊,提高協定效率,增加下行吞吐;通過多基站熱備形式提高系統穩定性;為了降低基站要求,采用非連結、多次重傳的形式完成下行QoS保障。

| 備援鍊路

面對實時性最高的無線上行鍊路,由于終端數量龐大,為了應對終端間的同頻幹擾,上行實時消息采用類UDP的非連結狀态協定,通過備援部署上行接入AP,單個手環發送,多個AP同時備援接收轉發,最終聚合于雲端的形式,保障上行資料成功率。

4、服務端大流量應對:6萬人實時大互動支援

實時互動環節,所有人同時開始搖手,每個人每3秒上報最新消息,考慮10倍備援鍊路的情形下,需要服務端TPS>20萬。服務端和基站側分别通過中間件調優和多任務聚合的方式從容應對,最終實作全場6萬人實時互動。

5、大場景科技感

在IoT發光手環的基礎上,通過基于GPU的多重加速壓縮技術,對媒體素材進行實時壓縮。使得視訊流可以在帶寬容量有限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順暢傳輸。每個參會者作為一個發光像素,共同建構全球最大的無線大屏,演繹各種視訊和複雜動效。

功能設計

基于上述系統設計點,在20周年年會上,雲手環也帶來了更豐富的互動與多樣功能:在産品設計上,産品經理朱江認為:雲手環不是一個單純的手環硬體裝置,它同時承載了人與人連接配接,人與場的互動,以及作為大型活動硬體的一個組成部分。結合AI大資料及雲端能力,帶給使用者實時的沉浸式互動體驗的IOT智能硬體。以下是産品功能的詳細介紹。

互動公益挑戰

本場晚會專門設計了公益挑戰環節,通過現場觀衆在主持人的帶動下揮舞手臂,将擺臂次數轉化為能量填充公益挑戰能量條,完成最後20%的公益挑戰。 手環通過内置的6軸運動傳感器識别使用者的手勢動作,可以對使用者的各種擺臂動作進行精準識别,手環會自動跟随使用者動作節奏,通過變換顔色給使用者即時的回報。搖臂次數被實時上報到雲端。通過阿裡雲dataV資料大屏在現場完美呈現。

6萬人同時離場,竟然一點都不擠?原來用了這個神器背景設計難點系統關鍵點設計功能設計總結

公益搖臂環節示意圖

裝置個性化,活動期間專屬裝置

每個手環背後都印有一個和裝置唯一ID号對應的二維碼,使用者通過使用釘釘,淘寶、支付寶掃描手環背後的二維碼,将個人身份與硬體裝置進行授權綁定。掃碼系統專門針對晚會觀衆身份的複雜性進行設計開發,觀衆在30秒時間内即可完成綁定操作。

授權綁定後,賦予了硬體裝置佩戴者的資訊,不再是一個冰冷冷的裝置,而是成為了一個溫度的智能硬體,正如手環的slogan“一直堅持,一直發光”。每位小二在晚會過程中的活動情況,情緒指數被精準感覺,在BG(事業群)秀,阿裡年陳(阿裡年陳文化,有1、3、5、10年陳)環節被精準點亮,沸騰全場。

6萬人同時離場,竟然一點都不擠?原來用了這個神器背景設計難點系統關鍵點設計功能設計總結

馬老師的生日禮物

在給馬老師特别禮物的環節,當主持人一句對馬老師說:“全體阿裡技術人給您的一個特别的禮物”,看台上所有手環立即呈現出“生日快樂”四個巨型大字,可以說是阿裡全體技術人送給馬老師的禮物。

入離場引導

大型活動人數衆多,撤場環節安全和使用者體驗至關重要,雲手環作為現場唯一一個能實時感覺使用者資訊,并能夠實時觸達到每個使用者智能硬體裝置,完美的完成了現場超過6萬的觀衆的撤場引導工作。

“紅燈停,綠燈行”,依據現場指揮的指令,精準控制不同區塊手環的顔色,亮起紅色的代表需要暫時等待,不能離場。綠色的表示可以開始離場,并通過佩戴檢測功能,對摘下放回座位的手環進行滅燈,節能環保。

6萬人同時離場,竟然一點都不擠?原來用了這個神器背景設計難點系統關鍵點設計功能設計總結

總結

本次雲手環通過102顆高亮LED遍布表盤、表帶消除了發光死角,實作全環立體發光;通過自建上行分離式的無線覆寫網,完成了6萬多手環終端高密場景下超大規模的物聯網終端的實時上下行通信,建構了濱江奧體主場館的大場景科技感,覆寫受控手環數比18周年4萬終端增加50%以上;結合動作、聲音、心率等多元度的實時感覺和振動、LED造型閃爍能力,建構了全場沉浸式的互動體驗,完成人、節目、場的數字化的一步重要探索。

作為盛大的20周年年會的一部分,在奧展現場浩如煙海的各式子系統當中,在“IoT發光手環”正式蛻變更新成為雲手環,全面提升了感覺能力、模式識别能力和互動能力,完成了晚會氛圍營造、大場景科技感打造、現場實時互動、輔助撤場等功能,是現場大規模實時互動不可缺少重要組成部分。面對五彩缤紛的各式大型公司年會、演唱會、體育盛會,有深遠的商業前景。

看到這裡如果你也躍躍欲試,想跟我們一起探索雲手環的奧秘,歡迎将履歷發送給我們。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期待你的加入。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9-10-21

作者:企業智能事業部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阿裡技術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