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打仗,為何非得攻占城池,不能繞過去嗎?學者:繞了會死!

在很多古代戰争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兩軍對峙然後沖陣殺敵的場面,都會覺得非常過瘾。但是實際上冷兵器作戰時代像這樣的沖鋒戰并不多,往往隻是決勝階段或者是在草原上和遊牧民族作戰才會出現這樣的戰況,在古代最多的情況還是一方據城而守另一方圍城并且想方設法攻城。

古代打仗,為何非得攻占城池,不能繞過去嗎?學者:繞了會死!

在有些影視作品中攻城戰,僅僅靠幾個武藝高強的士兵越上城牆就可以拿下一座城池的行為純屬瞎編暫且不表;有些影視作品力求恢複真實的情景,還會動用像是攻城木、登雲梯這樣的器械進行攻城。而守城的将士則會向推動攻城木的士兵射箭,還會用開水或是滾木攻擊從登雲梯上爬上城牆的士兵。看到這些場景的時候,很多觀衆都會直呼冷兵器時代的慘烈,然而實際上攻城比電視劇中的場景還要慘烈很多。

古代打仗,為何非得攻占城池,不能繞過去嗎?學者:繞了會死!

從戰國時代之後我國的城牆就開始修建城垛和護城河,還出現了用夯土制成的圓形包磚牆。在城牆上還設定了角樓來安置投石車、弓箭兵和弓弩機。除了穩固的城牆之外,在外部士兵還會設定陷馬坑、抓槍、拒馬槍等等防禦設施來抵抗圍城軍隊。要頂着這些設施攻城,就需要填上大量的兵力,一般來說要數倍于守軍的兵力才能成功攻城,這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說的“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古代打仗,為何非得攻占城池,不能繞過去嗎?學者:繞了會死!

而攻城戰一般來說持續時間也非常久,像是南宋時期的襄陽圍城戰就足足拖了六年。當然也不是每一次攻城都要強攻,還有很多智取的方法。戰國第一名将白起就用水攻的方式攻下了楚國鄢城,王翦的兒子王贲攻滅魏國的時候同樣也是用的水攻的方式攻破魏國都城大梁。

古代打仗,為何非得攻占城池,不能繞過去嗎?學者:繞了會死!

很多人就會産生一個疑惑,明知道攻城戰這麼難打又這麼耗時間,還要造成大量的傷亡,為什麼不幹脆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從其他地方繞過城池而去呢?反正古代城池的規模也不是特别大,快馬加鞭繞過城池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其實這些隻不過是現代人一廂情願的想法,在那個時候如果真的有人選擇讓軍隊繞過去,下場可能比直接攻城更慘。

若是我們用衛星來看我國古代的城池分布,就能夠發現整個大陸就像是棋盤一樣,互相交叉的官道就像是棋盤上的格子,而城池就像是棋盤上的棋子。這些城市往往都是建立在交通要道上,也就是《孫子兵法》中說的兵家必争之地。古代的道路可不像現在這麼發達,除了官道基本上都是荒山野嶺,城池又建在道路中央,要想繞過不太現實。

古代打仗,為何非得攻占城池,不能繞過去嗎?學者:繞了會死!

而且攻城的一方的後援線肯定不如守城的一方充足,攻城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掠奪城中的糧食來繼續行軍,也就是俗稱的以戰養戰,就算繞過城了也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援他們繼續作戰。而且繞城之後很可能就會受到前後夾擊,讓整個軍隊都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無疑是自尋死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