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傳統的網際網路業務,無論是APP應用還是web應用,很多中小型企業對于雲服務還是處于一個“懵懂”時期,基本上所有的應用部署都依然延用的線下的那一套,例如資料庫自建,中間件自建,存儲自建;如果業務都是單點部署,不管是資料安全、還是業務的穩定性,都難以得到保障。
業務價值
- 對多台雲伺服器進行流量分發的多可用區高可用版的負載均衡,可以通過流量分發擴充應用系統對外的服務能力,通過消除單點故障提升應用系統的可用性,自動跨可用區部署更是加強了業務容災能力。
- 通過自定義鏡像,可以迅速複制出相同應用部署的ECS雲伺服器執行個體,同時添加到SLB後端伺服器組中,實作業務高可用。
- SLB可以同時配置四層和七層監聽,及輪循、權重輪循、權重最小連接配接數三種算法,合理配置設定後端ECS計算資源。
- 使用雲資料庫RDS,針對高并發場景進行特殊優化,同時引入線程池、并行複制、隐含主鍵等功能保證系統持續穩定和高吞吐;CloudDBA具有完備的性能監控資料,實時監控執行個體硬體使用名額、慢SQL,并給出各種優化建議。幫助使用者快速定位并解決問題。
架構轉換
(1)從單ECS--ECS+SLB+EIP+RDS
(2)架構圖轉換如下:

本文分為上下兩篇:
(上)《如何從單台ECS轉換成業務高可用架構》 (下)《用DTS從自建資料庫遷移至RDS》具體操作流程
如何保留并重新綁定IP到SLB
因為普遍客戶是使用的ECS加強定公網IP的模式,是以要轉換為高可用模式,首先需要保證IP不變,避免業務受影響,此時需要将固定公網IP轉換為彈性IP,再将其解綁至私網高可用版的SLB上。
注:IP模式轉換需要先将執行個體公網付費模式轉換為按量
操作流程:
先登入控制台,找到業務ECS執行個體
---将執行個體轉變為按量付費
---然後将IP轉換為彈性IP
---解綁并将其綁定至提前建立的私網高可用SLB上
此時完成了IP保留并将其綁定至SLB執行個體上。
如何複制ECS
通過自定義鏡像複制ECS執行個體
首先通過雲盤建立快照
---建立自定義鏡像
---購買指定數量的ECS執行個體
注:如果有資料盤,需要在紅框處打鈎,加上資料盤快照資訊
如何配置SLB
(1)登入SLB控制台,找到剛剛建立的SLB執行個體
(2)在執行個體管理頁面,單擊執行個體操作列的監聽配置向導。
(3)在協定&監聽頁簽下,根據如下資訊,配置監聽規則,其它配置保持預設選項。
a、選擇負載均衡協定:本教程選擇TCP協定。
b、監聽端口:用來接收請求并向後端伺服器進行請求轉發的負載均衡系統的前端協定和端口。
本教程端口設定為80。
c、開啟監聽帶寬限速:設定不同的帶寬峰值來限定後端ECS執行個體的不同應用所能對外提供的服務能力。
本教程建立的私網負載均衡執行個體不計流量,是以不進行配置。
d、排程算法:負載均衡支援如下三種排程算法,本教程選擇輪詢。
①權重輪詢模式會将通路請求依序分發後端ECS,ECS權重越高被分發的幾率也越大;
②權重最小連接配接數模式會将通路請求分發給目前連接配接數最小的一台後端ECS,ECS權重越高被分發的幾率也越大;
③輪詢模式會将通路請求依序分發給後端ECS。
(4)單擊下一步,在後端伺服器頁簽下,選擇預設伺服器組,單擊繼續添加,添加後端伺服器。
①在待添加伺服器頁面勾選之前建立的四台ECS執行個體,單擊下一步:配置權重和端口号。
②配置端口和權重。
端口為後端協定端口,ECS執行個體上開放的用來接收請求的後端端口,在同一個負載均衡執行個體内可重複。本教程端口設定為80。
權重越大轉發的請求越多,預設為100,保持預設值即可。
(5)配置健康檢查,本教程使用預設值
開啟健康檢查功能後,當後端某個ECS健康檢查出現問題時,負載均衡服務會将請求轉發到其它健康檢查正常的ECS上,而當該ECS恢複正常運作時,負載均衡會自動恢複它的請求轉發。
(6)單擊下一步進入配置稽核頁簽,單擊送出
此時SLB就配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