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清朝雍正皇帝是個極具個性的帝王,他在位13年,勵精圖治,銳意改革。如果說康熙的功勞是穩定了清朝的疆域,那雍正的功勞就充盈了清朝的國庫。雍正雖然非常勤政的皇帝,但他的兒子并不多,除了乾隆(弘曆)外,另外還有弘晝和弘曕(過繼出去了),但曆史上卻很難發現雍正另一個兒子弘時的消息。弘時,雍正第三子,在24歲那年神秘消失了,正史上沒有記載弘時的下落,是以民間多有傳言,說弘時被雍正親手所殺。直到台灣故宮中發現了清朝的聖旨,有學者稱:雍正真狠心。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雍正的子嗣不多,前兩個兒子都夭折了,弘時雖然是第三子,但在雍正登基後,弘時其實是名義上的長子。縱觀清朝曆代帝王,皇長子都十分活躍,唯獨弘時在正史中很少出現。《清史稿》中僅僅用11個字來描述弘時的一生:

弘時,世宗第三子,早死,無嗣。

清朝專門記載雍正在位期間的實錄《清世宗實錄》多達一百五十九卷,竟然沒有找到“弘時”這兩個字,這就非常奇怪了。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抛開很多評書、影視劇等非正史資料來說,弘時的去向确實是個謎團。直到乾隆年間,乾隆“念及兄弟之情”,重新将弘時收入玉牒,并承認弘時有個兒子名叫永珅。這個資料才讓大家明白,原來弘時并非“早死,無嗣”,而是不知何故,被從皇家玉牒中除名。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乾隆在《清高宗實錄》中曾回憶:

三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

這裡承認了,弘時是在雍正時期犯了“行事不謹”的錯誤,被雍正從玉牒中除名的。但具體犯了什麼錯誤,并不知道。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很多曆史學者猜測,弘時之是以會被雍正除名,最主要的原因是雍正在鏟除八爺胤禩的時候,弘時站錯了隊,即使弘時沒有明确幫胤禩,但至少他對胤禩表示了極大的同情。這個說法,連知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也在他的作品《雍正皇帝》中得以展現。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問題是,弘時為何要這麼做呢?其實,雍正自己經曆血腥的“九子奪嫡”後,開始建立“秘密立儲”的方式,雍正元年,雍正就把傳位诏書放在了正大光明牌匾後面,并且對外宣布他已經秘密立儲。因為當時雍正隻有弘時、弘曆、弘晝三個兒子,弘晝體弱多病,基本上退出了繼承人行列,雍正在傳位诏書裡寫得肯定是弘時或者弘曆。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但随後,雍正在當年的天壇祭祀中,把一塊祚肉(祭祀用的白肉)賞給弘曆吃。十一月康熙一周年忌日的時候,雍正派弘曆代父前往祭祀,要知道,康熙的第一個忌日這麼重要的日子,雍正讓弘曆代替自己去,等于對外宣傳,我的傳位诏書裡寫的是弘曆的名字。是以,作為弘曆的哥哥,弘時肯定要采取一些動作,要不然皇位就和他無關了。是以,弘時站在了胤禩這一邊,希望通過胤禩的力量,來争取機會。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台北故宮在整理舊檔案時,意外發現清朝雍正年間的聖旨,上面寫道:

……已将允禩治罪,掣(同撤)回帶子,從玉牒除名。弘時既于其為子,不能不掣弘時之帶子。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已經将胤禩的黃帶子(皇族身份的象征)收回,把他從玉牒中除名。那弘時既然過繼給他為兒子,不能不撤弘時的黃帶子。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學者推敲聖旨的前後文,在加上其他輔助材料發現,原來,在雍正打擊胤禩等人的時候,弘時站在了雍正的對立面,幫着胤禩等人說話,甚至有聯合胤禩謀逆的行迹。雍正一怒之下,既然兒子向着胤禩,就把弘時過繼給胤禩做兒子,把弘時從玉牒中除名,從此清朝曆史上,再無弘時。弘時“消失”的時候,年僅24歲,關于他在當年是否死了,怎麼死的,無法推敲。但通過這些分析,學者們不僅歎息:雍正竟然把兒子過繼給必死胤禩,真的好狠心!

故宮發現清朝聖旨,雍正24歲兒子神秘消失。雍正真狠心

關于弘時的神秘消失,至今仍是清史中的謎。包括二月河先生在内的很多作家,認為是雍正為了保護弘曆,親手殺掉了弘時,這種說法雖沒有史料佐證,但卻也符合邏輯。畢竟,雍正雖然是個不錯的帝王,但對待兄弟和子侄們,從未手下留情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