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出ERP系統的認識誤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在市場競争日益激烈、資源及流程管理需求日益擴大的情形下應運而生。它主要是為了幫助企業通過流程重組及資源整合,謀求企業的最大利潤。目前,一些效益好、發展快、有規模有創新理念的企業實施了ERP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可是持有各種懷疑或陷入各種認識誤區的聲音同樣不絕于耳:

• ERP是大企業的專利,不适合中小企業;

• 實施企業資訊化一套簡單的辦公軟體就行,根本不需要ERP這麼專業的軟體;

• 企業資訊化隻是一種成本,不但不會給企業帶來效益還會增大企業的負擔;

• 貴的ERP系統就是比較好;

• ERP就隻是物料需求計劃MRP的更新版;

……

走出ERP系統的認識誤區!

ERP在中小企業中不可行?

• 很多人認為ERP系統龐大、功能複雜、實施周期長以及費用高,是屬于大企業的專利;

• 另外,有些中小企業甚至認為,資訊化隻是一種成本,實施ERP系統不但不會給企業帶來效益還會增大企業的負擔。

那麼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真的不需要實施ERP嗎?

實際上:

1、ERP作為一個管理理念,适用于所有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它的使用決定因素與企業管理理念、經濟實力和企業的效益有關,與企業的大小沒有實質性的關系。

2、ERP實施會帶來組織内部一系列的改革。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盡管他們投入的資源不多,還是可以較快地調整政策且在實施過程中的阻力較少。

3、中小企業的高層在ERP實施上花費時間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所涉及的管理級别較高和人數較少,使觀念、流程、技術等的轉變更加的容易。

中小企業也有能力實施ERP,但是如果想要獲得好的效果,重點必須落在政策、人員和流程上,軟體隻是其中的一環。

ERP就是一個辦公軟體系統?

• 很多人認為ERP首先是軟體問題,然後才是管理問題;

• 選擇一套好的ERP軟體就萬事OK啦!

這種認識上的本末倒置導緻許多企業将項目預算的90%都花在購買功能齊全的ERP軟體上,而忽視了對組織機構、業務流程的調整和人員的教育訓練,這必然緻使項目收效甚微甚至遭遇失敗。

1、應該正确認識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實作對整個供應鍊的有效管理:

(1)、對整個供應鍊資源進行協調管理;

(2)、展現精益生産、同步工程和靈活制造的思想;

(3)、做到事先計劃與事前控制。

2、ERP不僅是現代企業向國際化發展的管理化管理模式,需要正确了解它是一種以現代資源管理為基礎的企業管理內建化的主要管理理論:

(1)、更加注重與供應商的聯系,涵蓋了從接單、采購、生産、發貨、貨款回收、會計處理等範疇;

(2)、更加強調企業業務流程。通過工作流程優化,實作企業的人員、财務、物流內建,支援企業的流程重組;

(3)、更多地強調财務,具有較完善的企業财務管理體系,這使得價值管理概念得以實施,資金流與物流、資訊流更加有機地結合;

(4)、較多地考慮人作為資源的因素在生産經營規劃中的作用,也考慮了人的教育訓練成本等。

ERP系統的本質是借用一種新的、科學的管理模式對企業舊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造,将企業按照職能劃分的業務管理,轉變為按流程劃分的業務管理。是以它所代表的是先進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不僅是一個辦公軟體。

對ERP投資回報認識極端化

• 部分軟體商對ERP技術進行了誇大的宣傳,使企業對ERP的使用價值産生了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 部分企業認為一套比較便宜的通用管理軟體就夠了,根本不需要這種如此專業的産品。

這兩種認識都把實施ERP的投資回報極端化了!

1、不應該過度吸收和接受軟體提供商的咨詢建議,應該首先由企業來定義自己的需求,流程策劃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要求軟體提供商提供能夠滿足企業需求的工具。

2、企業應把主要資源投入企業整體政策、人員教育訓練和流程改造上,而不僅僅是購買軟體。

3、正确認識ERP實施帶來的價值,要清楚,ERP力圖解決的是企業競争中最直接和最關鍵的問題——資源配置及效率以及由此引起的成本問題,但它不可能解決企業的所有問題,比如企業戰略的選擇、企業文化的塑造、企業制度的确立、企業融資等。

ERP完全是項目小組的事情

• 公司成立了ERP項目小組,是以ERP的推進工作是ERP項目小組的事情。無可厚非地應由項目推行小組全面負責。

• 甚至有人從ERP管理職能出發,認為應由财務部門或IT部門主導。

這些認識都不全面!

1、與公司資源及流程有關的全體管理人員都應對ERP負責任,因為ERP系統的最終目标是通過流程重組和資源合理配置,達到企業管理資訊化、資源配置合理化。要做到這一點,隻有不斷地對企業進行綜合分析、流程改進和資源重組,需要與此有關的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隻是責任大小大小不同而已。

2、據調查報告顯示,ERP實施失敗的最大原因是缺乏上司層的支援和重視。由于ERP的最終目的是實作企業流程最優化和資源合理化,而隻有上司階層才擁有必要的地位和權威為ERP項目制定出正确的戰略方向。是以,ERP的成功實施首先需要企業的上司給予高度重視。

3、要廣泛做好員工的說服,使員工的思想與上司的意圖保持一緻,以提高ERP上線後的使用率。

ERP就是物流成本管理系統

• 不少人認為,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內建化就是ERP,而且對ERP功能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管理财務、物流的層面上;

• ERP隻是MRP的更新版。

1、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內建化隻是ERP的一部分。

(1)ERP能對企業的銷售、生産、采購、物流等環節,對企業内部資源如人力、裝置、資金等進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進而實作企業内部的生産經營活動和供應商的制造資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供應鍊。

(2)從管理應用的側重點來看,ERP重點解決的是企業内部的資源整合和業務管理問題。正常的物流計劃和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業整體的運作效率和成本管制,是企業産品提升競争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而ERP則使企業更加準确、及時、高效地把握企業的資源需求狀況。使企業各部門間的資訊內建并共享,達到資源配置最優化的有力保障系統。

2、正确認識ERP的功能,拿ERP具備的報表功能來說:企業在未使用ERP前,為了滿足管理需求,經常會用到一些資訊統計表格,諸如投入産出率統計表、産量明細表、銷量明細表、生産進度表等。這些報表往往是由人工對日常業務進行統計得出的,而在使用了ERP後,很多報表都可以從系統直接生成,但是需要清楚:

(1)、并不是什麼報表都可以從ERP裡面直接生成;

(2)、資訊報表的需求者應該知道哪些報表本來可以從ERP中直接生成(或間接生成)。

(3)、可以自定義的部分。

3、比MRP II 更強大

除了MRP II 已有的生産資源計劃、制造、财務、銷售、采購等功能外,還有品質管理,實驗室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産品資料管理,存貨、分銷與運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定期報告系統。

走出ERP系統的認識誤區!

此外,大家還存在一些這樣的認識誤區:

• 将ERP成功上線當作ERP項目成功的标準;

• 貴的ERP就比較好;

• ERP管理對象的認識誤區;

企業希望成功實施ERP并從中獲利,就必須走出對ERP的認識誤區。

最後,你知道嗎:

最佳ERP=好的政策+好的人員(指經過必要教育訓練的員工)+好的流程+合适的軟體。

轉載請注明出處:怡海軟體(

http://www.frenswork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