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籌首創了“大病救助”模式,幫助了衆多病患在第一時間解決了醫療資金等問題,為了從源頭解決了醫療資金問題。而在輕松籌這樣全球5.5億使用者信賴的大病籌款平台的背後,是日益增長的各種資料。面對這樣資料量所造成的巨大挑戰,阿裡雲POLARDB是如何幫助輕松籌踐行“善DNA”的呢?本文就為大家分享。
關于輕松籌
2014年9月,輕松籌成立。“輕松籌”作為公司旗下的首要産品,“善DNA”可謂貫穿了整個發展曆程。輕松籌将目标聚焦在公衆健康保障領域,各功能闆塊都與百姓的健康息息相關。由輕松籌首創的“大病救助”模式幫助衆多病患在第一時間解決了醫療資金等問題。
為了從源頭解決醫療資金問題,輕松籌于2016年4月推出了“輕松互助”業務,其目的在于抱團抵抗大病風險,一人患病,衆人均推救助金。并與多家保險公司達成合作,推出多款會員定制的保險産品,至此,輕松籌“全民健康保障體系”正式建成。
目前,輕松籌在自主研發的“區塊鍊”技術的加持下,再一次開創了行業先河。“陽光鍊”将大病救助、公益機構及互助行動的捐贈記錄、資金流向公開透明,為公益事業及大病救助的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曆時4年,輕松籌體系(包含大病救助、輕松互助、輕松e保、輕松公益、輕松健康)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者總數超過5.5億、籌款總額超過255億元。
輕松籌的“大病救助”場景
由輕松籌首創的“大病救助”模式,通過社交強關系為大病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籌款管道,目前已經幫助235萬個大病家庭,籌集了255億元善款。
輕松籌大病救助平台能夠為多達千萬的使用者提供籌款服務,每周增加的相關資料量多達10GB,包括發起籌款的項目資訊、使用者分享資訊、訂單資料等,不斷增加的資料,很容易在目前的RDS資料庫上,達到存儲的上限。輕松籌通過将資料遷移至阿裡雲POLARDB,很好的解決了存儲容量和性能的瓶頸。

輕松籌基于阿裡雲POLARDB的簡單架構設計
輕松籌最為看重就是阿裡雲POLARDB存儲容量大和免分庫分表的特性。因為阿裡雲POLARDB采用了叢集架構,并且采用了計算和存儲分離以及讀寫分離的機制,是以其存儲容量最高能夠支援100TB,使用者無需因為單機容量的天花闆而去購買多個MySQL執行個體做分片,并且也不需要考慮分庫分表,是以就簡化應用的開發,同時也降低了運維的負擔。
其次,輕松籌還看中了POLARDB強大的讀寫分離能力。當應用程式使用叢集位址時,POLARDB通過内部的代理層對外提供服務,應用程式的請求都先經過代理,然後才通路到資料庫節點。Proxy不僅可以做安全認證和保護,還可以解析SQL,把寫操作發送到主節點,把讀操作均衡地分發到多個隻讀節點,實作自動的讀寫分離。對于輕松籌的小程式而言,在背景使用POLARDB叢集就像使用一個單點的MySQL資料庫一樣簡單。
此外,在性能方面,阿裡雲POLARDB利用基于Redo的實體複制代替基于Binlog的邏輯複制,提升主備複制的效率和穩定性,即使對大表進行加索引、加字段等DDL操作,也不會造成資料庫的延遲,能夠實作毫秒級延遲。此外,POLARDB内置并行查詢引擎,對執行時長超過1分鐘的複雜分析類SQL加速效果明顯。這樣的性能優勢能夠很好地滿足輕松籌的需求。
POLARDB助力“大病救助”平台
資料管理效率提升
在阿裡雲POLARDB的強大能力的基礎之上,輕松籌的“大病救助”平台的資料管理效率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其主要展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自适應資料增長
輕松籌的大病籌款項目随着時間的累積,每年以上T以上的結構化資料進行新增進行存儲。每年新增資料表達到數百個,單表資料量更是達到億級别。由于POLARDB采用分布式存儲服務,能夠根據資料增長自适應增加存儲空間,按照實際資料使用量進行計費,不必為資料容量的限制和更新所擔憂。
7*24 高可用服務
阿裡雲POLARDB采用自帶讀寫分離的Active-Active多活高可用叢集架構 ,能夠更好的監測故障和進行快速故障自動恢複,確定99.95%的高可用服務的同時,叢集自帶隻讀節點,使得系統的聚合讀取性能成倍提升。
即時資料檢索和查詢
大病籌款的資料需要周期性批量寫入到POLARDB,而同時又需要支援即時的檢索查詢和分析處理,POLARDB的讀寫分離架構,很好的支撐了這類場景。同時,POLARDB還能夠在幾分鐘以内線上增加隻讀節點,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吞吐處理能力,結合讀寫分離連接配接位址,自動進行請求的識别轉發,通過自适應負載均衡處理,讓叢集的計算力能夠發揮到最大,消除了計算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