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對科沃斯機器人來說極具戰略意義。
說到科沃斯,想必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一個遊走在地闆,做着清掃工作的小精靈。
去年5月,在成立20年之際,科沃斯宣布上市,成為“A股家庭服務機器人第一股”。以上市為分水嶺,科沃斯創始人兼董事長錢東奇對未來的規劃是這樣的,“我們将立足家庭服務機器人業務,同時從多管道布局實作家庭服務機器人從‘工具型—管家型—伴侶型’的疊代發展路徑。”
一個多月後,科沃斯便攜手南京開發區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以技術研究為核心,在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為總公司持續賦能。而在研究院的具體工作方面,鎂客網采訪到了科沃斯(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于元隆,對研究院的建設、未來重點工作,以及與科沃斯總部協同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讨。

圖 | 科沃斯(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于元隆
政産學研深度融合,南京是企業AI賦能的沃土
衆所周知,作為全球掃地機器人知名品牌,科沃斯不僅是中國第一批進入服務機器人領域的企業,也是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在智能感覺和決策兩方面均有深耕的公司。
而在人工智能時代下,科沃斯所堅持的國際化、網際網路化、機器人化三大核心戰略中,後兩者均是技術布局重點,包括室内環境表達、智能語音、物體識别、機器學習等技術在内,都與這一布局息息相關。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便在這樣的發展需求下成立的。
簡單來說,科沃斯(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是以打造“機器人+人工智能”科研基地為目标,重點關注機器人感覺智能、決策智能、行為智能、人機協同智能水準等技術研究領域,進而成為一個集聚國内外人工智能精尖人才的創新平台和有力支點。而對于高新技術研究來說,政産學研的深度融合便是目前行業公認的大趨勢。這樣的情況下,南京就成為了科沃斯的最佳選擇。
除錢東奇出身南大的特殊情結外,于元隆表示,“南京開發區在高新科技建設,如打造中國智谷等方面的政策支援力度很大,在未來規劃以及遠景目标等方面也都極為詳盡,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産業鍊,近年來更是以打造智慧新港為目标,重點關注智能硬體、智能制造、AI相關技術等,對于企業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是非常有利的。”
與此同時,高校林立的南京還為企業的AI賦能之路提供了極為豐富的人才資源。如南大、南航、東南大學、南理工、南師大等均是國内重點高校,南大更是以人工智能發展為核心,專門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由周志華任院長。
“科沃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了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對公司整體發展來說是極具戰略意義的。”
而在具體研究工作方面,于元隆告訴鎂客網,“研究院将側重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為公司産品智能化持續賦能。”
以未來技術研究為核心,研究院計劃今年吸納數十名高精尖人才
相關資料統計顯示,在國内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科沃斯2017年線上上市場占有率已達到48.8%,線下市場占有率則達51.9%,俨然已是這一行業絕對的龍頭企業。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成績,科沃斯的每一步成長對于行業來說就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便是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具體到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它将在包括人才、算法等方面持續賦能,為科沃斯未來産品提前做好技術儲備,也為擁有核心且獨有的技術能力提供支援。
簡單來說,南京研究院希望能為機器人設計一個智能大腦,而這個大腦必須包含四項基本能力:
第一、自主學習環境感覺的能力,使得機器人自适應環境和任務的變化;
第二、自主學習行為動作的能力,即根據環境和任務自主決定怎麼做;
第三、了解能力,讓機器人更深入地了解環境任務,還有行為動作的語境及關系;
第四、自我意識,希望讓機器人有自我意識的核心是讓它有情感,可以跟人進行有情感的互動,它需要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
而為了實作以上這些目标,科沃斯還為研究院設定了三個基本研究方向:
第一、感覺智能,包含兩個子方向,分别為“怎樣進行有效地學習與融合、環境地圖的表達及學習”以及“環境資訊的選擇”。
第二、行為決策智能。環境感覺結果出來後的下一步,就是機器人的行為動作,這一步也包括兩個子方向,“感覺行為”和“動作學習”。
第三、人機互動協同,這也是機器人最高層次的智能階段。
“能夠提供優質使用者體驗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必須具備很強的感覺能力和決策能力,要做到這些就需要做到多模态融合,如對傳感器、晶片、大資料、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别等衆多尖端技術進行整合與應用,這是未來幾年内這個行業必須集中精力解決的難點,也是我們建立研究院做深入研究的主要原因。”
于元隆透露,目前科沃斯(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已初步建設完成,為了盡早、更好地達成以上目标,研究院今年年内将招收數十名碩士學曆以上的高精尖人才。
除此之外,科沃斯(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還與南大人工智能學院展開了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訓基地,并展開相關項目合作,以盡早将技術應用和産品化。
采訪最後于元隆還強調,科沃斯的使命是“讓機器人服務全球家庭”,南京研究院也将一直堅守使命,用技術為使用者帶去更加智能的機器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