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網際網路的使命究竟是什麼?網際網路思維适用于工業網際網路嗎?制造業由大變強過程中的網際網路作用是什麼?
在去年,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發生了兩件值得業界高度關注的事情。第一件事情,3個月之前,GE出售Predix平台,但三大業務闆塊的工業機理模型和工業APP仍然保留。第二件事情,10月8号,工業富聯破發。
兩件事情的發生,提醒我們确實需要認真思考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隻有我們真正了解了工業網際網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讓它真正為工業發展和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揮作用,我們才算抓到了點子上。
工業網際網路的使命是什麼?
工業網際網路的使命是為了實作工業現代化的發展目标,是為了制造業由大變強,是為了中國工業真正走上高品質發展之路。這個過程中,使用網際網路和帶動網際網路發展都是副産品,不是主題。這是我們在發展工業網際網路,至關重要的認識論。
網際網路思維适用于工業網際網路嗎?凡是涉及資訊比特的工業領域,特征是數字化和共享,網際網路思維适用。但是,工業的主體是原子,是物質,沒有物質産品就不叫工業,是以,凡是涉及物質産品和非共享資訊的領域,網際網路思維失效。
如此說來,結論十分簡單。那便是,網際網路思維在工業網際網路的使用,隻有小部分适合的,大部分是不适合的。
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過程中,網際網路作用是什麼?是一種基礎設施,是一類工具,是配角,不是主角。
網際網路隻是“輔助者”

建構制造強國現代工業體系,既要有網際網路視野,也要有資訊技術視野,更要有工業發展視野,将三種視野深度融合,互相配合,才能實作工業由大變強,才能實作工業高品質發展。
是以,工業網際網路不是一個技術、一種模式,需要綜合視野、全局戰略思考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
在中國過去十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在一些領域存在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那便是把一個概念,無限擴大化,把它當做一個籃子,什麼東西都要裝進來。如此一來,造成了什麼結果? 面對不同的領域新浪潮,幾乎沒有本質改變的内容,企業和地方有關政府機構,往往不知究竟該如何處理不同領域的發展。
300年的工業發展曆史其實是一個技術推動産業和市場進步的曆程,它的供給形态和需求形态由技術體系決定。那麼,今天我們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技術體系是什麼?是工業技術、資訊技術和智能技術合在一起,走向智能制造,在這個技術體系中,網際網路隻是資訊技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而從工業演進過程來看,無論是智能制造1.0、還是2.0,抑或是未來到3.0階段,網際網路隻扮演了輔助角色。
從基礎設施來看,網際網路隻是資訊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工業有很多資訊網絡,不屬于網際網路。這一點十分重要。我們一定不要以為網際網路就是所有的資訊網絡,一定不要以為我們企業用的網絡一定是網際網路。這兩個東西觀點錯了,出發的點就錯了。
統籌工聯網向高品質發展
從微觀來看,工業網際網路目的就是提升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影響企業核心競争力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品牌、品質和創新能力,也有勞動生産率、市場占有率和人均利潤率。但在楊學山教授看來,企業特别是中小企業在談核心競争力之前,第一步要實作的是不被市場淘汰,生存下去。之後,才有轉型更新和成長壯大可言。
企業叫什麼名字,擁有什麼技術,提出什麼概念,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提升勞動生産率、市場占有率和人均利潤率,然後才有品牌、品質和創新。如果前三者沒有,後三者便是無稽之談。
從宏觀來看,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目的是高品質發展轉型,建立現代工業體系的工具。
工業走向高品質發展、實作由大變強,是一個整體,不能隻強調任何一個側面,割裂整體,都可能不利于工業的全局、長遠、戰略目标的實作。
網際網路處理比特,工業處理原子;網際網路重在共享,工業重在專享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要把網際網路作為工業活動的新型基礎設施。網際網路将成為企業轉型更新,提升核心競争力,提升全員勞動生産率、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加快創新、擴大市場佔有率、增加利潤的源泉。
作為工業發展的一種有效的工具,從業者要把網際網路的三大好處為工業用,而不是圍着網際網路轉。
第一個好處便是連接配接,這也是網際網路最大的優勢。隻有将企業内部連通,同時打通企業和外部的聯系紐帶,才能提升工業效率,才能前提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第二個好處是平台。淘寶和微信取得今天的成績,依靠的便是網際網路的平台優勢。第三個好處是資訊,它即可以發送,也可以接收,将對創新管理服務有用的資訊能真正的為企業所用,将帶來十分積極的影響。
網際網路的這三個好處是一種接近0成本的公共服務,不用白不用,而且确實是有用。是以,我們要把它用好。
不過,在将網際網路應用到工業數字化改造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網際網路和工業的兩大學質差別,網際網路重在共享,工業重在專享;網際網路處理比特,工業處理原子。
網際網路是工業發展的一個工具、一種基礎設施,網際網路思維存在特定的适用域,超越這個範疇,真理就變成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