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反對996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的。
也許不少人和我的感覺一樣,996這個話題持續的時間有點長了,這挺神奇的。因為,通常一個熱點最多持續三四天左右。
而996這個話題,竟然從年初聊到現在,這裡不妨梳理一下最重要的3個時間節點:
- 1月19号, 有贊員工在脈脈爆料公司強制實行996 ;
- 3月26号,某程式員在GitHub上發起 996.ICU 開源項目,不到一個月時間,獲得22萬個Star,成為GitHub網站Star數最多的項目;
- 4月12号, 馬雲談996 釋出,稱“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
從百度指數也可以看出來,馬雲徹底引爆了996這個話題。

對于996,支援者覺得天經地義,反對者覺得不可思議,究竟誰對誰錯,暫時不去說它。我們來先聊聊為什麼996突然這麼火了?或者說,為什麼很多人開始反對996了?
簡單地說吧,時代變了,觀念也變了。
中國人均GDP已經接近1萬美元
2018年,中國的GDP是13.6萬億美元,這就意味着中國的人均GDP已經接近1萬美元。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生活也算是"豐衣足食"了。
中國人有一句很實在的問候語,“你吃了嗎?”,我總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古怪,因為對現代人來說,吃沒吃不是問題,吃什麼才是個讓人頭疼的大問題。其實,稍微了解曆史的人應該知道,中國人是在最近幾十年才正真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們的祖父輩,甚至父輩都經曆過沒東西吃的疾苦。現在時代變了,已經越來越少的人會去問“你吃了嗎?”。當收入達到某個門檻值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方式自然會有所改變,簡單的一個問候語也能說明問題。
那麼,當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改變呢?也許是時候改變996了,我們可以聽聽環球時報的胡大主編是怎麼說的:
我個人認為,輿論場這一輪對996的批評有其積極意義,這也是中國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左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了解和追求。中國的高品質發展其實包括工作效率的提升,以更加文明、人性的勞動時間安排。我相信很多大公司将會面臨優秀員工對長期加班意願減退的現實壓力,全憑“弟兄們”一起玩命工作、支撐公司銳氣的時代文化實際上已在動搖。
反向思考一下,如果科技不斷進步,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現代人過得越來越累,那我們努力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人工智能時代,人類還需要拼命工作,我們要這AI有何用?
95後已經步入職場
22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話,那麼95後差不多工作2年了,不同年代的人有代溝,這是我們這些“長輩”不得不承認的事情。
舉個例子,大部分長輩覺得我們必須買房、必須結婚、必須生小孩、必須生二胎,這讓我們感覺有點莫名其妙,有時候也有點崩潰,生活哪有這麼多必須啊,太累,還不如按照自己想法去生活,不影響其他人就行。
崇尚自由、享受生活、充滿個性曾經是貼給我們8090後的标簽,這些也适用于新一代的年輕人,隻是他們會比我們走得更遠一些。我不是95後,說實話也不太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但是我想有2點是确定的:
- 他們的想法和我們不一樣;
- 他們會更加崇尚自由、更加享受生活、更加充滿個性;
長輩們再去拿成功學去教育下一代也是徒勞的,因為每一個世代的人對于成功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你們的成功是沒完沒了的賺取名利,他們的成功隻不過是簡單而快樂的生活。你們熱愛工作,他們更熱愛生活,不了解拉倒,但是也沒有必要去洗腦對方,改變不了的。
996是兩代人的價值觀沖突,這至少不是什麼意識形态對決,還是可以和解的,而方法無非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時間...
結論
996隻是經濟飛速發展時期的一種比較變态的工作方式,随着時代的進步,觀念的革新,它一定會被改變,相信這次996辯論隻是一個起點。正如國父所言,”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誰也改變不了這個趨勢,誰也阻止不了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對于996的支援者們,我隻能說,我就是喜歡你看不慣我又拿我沒辦法的樣子。哈哈。
版權聲明
轉載時請注明作者
Fundebug以及本文位址:
https://blog.fundebug.com/2019/04/16/why-do-people-against-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