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城市成未來風口 京東城市釋出合夥人計劃共建開放生态

京東城市正式釋出城市作業系統,啟動合夥人計劃,意在以城市作業系統為核心,建構智能城市的開放生态。

3月21日,iCity智能城市大會在京召開,京東城市作為京東集團的一級戰略業務全新亮相。京東城市正式釋出城市作業系統,啟動合夥人計劃,意在以城市作業系統為核心,建構智能城市的開放生态。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京東城市事業部總裁鄭宇教授正式釋出了京東城市的全新品牌辨別和英文名稱——JD iCity,詳細闡述了以城市作業系統為核心的産品陣列,并介紹了國家能源集團AI優化火力發電、三亞智能小鎮、宿遷信用城市建設等一系列應用案例。

智能城市成未來風口 京東城市釋出合夥人計劃共建開放生态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京東城市事業部總裁鄭宇教授正式釋出京東城市全新品牌辨別

大會吸引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智慧城市發展聯盟秘書長鄭明媚、國家能源集團資訊部處長程川、首鋼基金城市更新事業群總裁梁衡義、智慧足迹資料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振軍等重量級嘉賓和合作夥伴到場。會上,京東城市還分别與首鋼基金旗下S-PARK、中國聯通旗下智慧足迹、賽睿特(天津)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合作内容分别涉及覆寫全國的智能停車場建設、智能選址和城市畫像、能源行業技術研發與商務推廣。

京東城市釋出全新品牌辨別用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打造智能城市

京東城市全新的品牌辨別由JDC三個字母組成。其中,JD代表源于京東的基因;C代表城市(City)這一京東集團全面擁抱的新市場。京東城市的英文品牌名稱為JD iCity,則意味着京東城市要用AI和大資料打造智能城市(intelligentCity)。C同時也代表City(城市)和Computing(計算);D同時代表Data資料;雙重含義合二為一,共同支撐起“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

針對智能城市與智慧城市的差別與聯系,鄭宇教授指出:“智能城市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進階階段。中國智能城市的發展曆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電子化,第二階段是網絡化,第三階段是資訊化,第四階段是智能化。前三個階段屬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主要關注基礎設施建設和資訊化,技術驅動力源于計算機軟體和網絡通信。智能城市則是在此基礎上,強調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城市建設和營運中的應用,打造城市作業系統,為智能城市和智慧社會建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智能城市成未來風口 京東城市釋出合夥人計劃共建開放生态

京東城市用AI和大資料打造智能城市

高文院士在大會上以“城市大腦與數字視網膜”為主題做專題報告。高文院士首先分析了建設智能城市面臨的幾個重大挑戰,在此基礎上提出數字視網膜理念。與人眼一樣,數字視網膜不僅可以擁有面向存儲和離線觀看的視訊編碼功能,還可以面向圖像識别和場景了解進行特征編碼。高文院士指出,具有數字視網膜的城市之眼應是建設智能城市的關鍵一步。

智能城市成未來風口 京東城市釋出合夥人計劃共建開放生态

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

鄭宇教授詳解京東城市産品陣列為智能城市打造作業系統

在大會上,京東城市正式釋出了城市作業系統。

鄭宇教授指出,城市作業系統是智能城市的基石和底座。如果把智能城市看成一台超大型的計算機,城市作業系統就相當于計算機中的Windows,城市作業系統可以管理智能城市中的各項資源,支撐智能交通、智能規劃、智能能源等各類垂直應用,這類應用則可以看做Office等應用軟體。京東城市作業系統最大特點是開放——首先,向不同的雲計算平台開放,可以運作在各種不同的雲上;其次,向使用者開放,使用者在城市作業系統上部署、搭建、運作各類應用;第三,向業界開放,業内開發者可以基于城市作業系統開發解決方案,建構共建共生的生态體系。

智能城市成未來風口 京東城市釋出合夥人計劃共建開放生态

以城市作業系統為核心,京東城市研發出一系列創新産品和解決方案,形成了支撐智能城市開放生态的産品陣列。京東城市的産品陣列共分為三層。

最底層是城市計算平台,它是城市作業系統的核心和基礎,多個城市計算平台通過數字網關實作互聯互通,就形成了城市作業系統,真正達到對于城市資料的全域感覺,通過對這些資料采集、管理、分析挖掘和服務,進而解決城市交通、規劃、環境、能耗、公共安全、商業、醫療等痛點。

第二層是産品層,由智能交通、智能規劃、智能能源、公共安全、智能環保和智能文旅六大類産品以及城市畫像産品組成。每一大類産品包括多個具體的産品,比如,交通流量預測、停車管理、違章停車監測都屬于智能交通類産品,可以解決城市在交通領域的不同痛點,每個産品都可以子產品化輸出,積木式組合。

第三層是場景化解決方案層,包括信用城市解決方案、AI+城市産業規劃解決方案、智能停車場解決方案、智能園區解決方案和智能城市APP五大場景化解決方案,為城市帶來“精裝修”式的一體化營運服務。解決方案可以調用不同種類的産品,比如在智能園區解決方案中,會綜合使用智能交通中的停車管理産品、智能規劃中的智能選址産品、智能能源中的瓦斯站健康度評估産品,針對智能園區的特定場景,組成一整套解決方案。

落地衆多案例推動智能城市和智慧社會建設

京東城市不僅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開發出一系列硬核産品與解決方案,而且在過去一年中還落地了衆多應用案例。鄭宇教授在大會上分享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六個案例——國家能源集團AI優化火力發電、與S-PARK聯合打造覆寫全國的智能停車場、三亞智能小鎮、宿遷信用城市建設、全國300城市空氣品質精細化預測和智能宿遷App。

以國家能源集團的AI優化火力發電為例,該項目由國家能源集團資訊部指導,國電廣西公司實施,北京華電天仁電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和京東城市聯合研發,最終在國電南甯公司完成部署應用。

智能城市成未來風口 京東城市釋出合夥人計劃共建開放生态

該項目的順利實施開創了AI深度強化學習技術在電站鍋爐領域應用的先例,将AI技術創新性地應用于能源行業。針對火力發電業務特點,華電天仁與京東城市聯合研發出基于深度學習的鍋爐燃燒模拟器和基于強化學習的火力發電優化模型,将燃燒實體過程結構化模組化嵌入到AI模型中,對火力發電機組的曆史資料進行充分分析與處理,解決複雜系統中高維連續控制變量優化的難題。突破了單純使用傳統實體/化學分析的優化方法,通過對運作機組不同負荷段大資料進行分析和強化學習,快速獲得綜合最優控制政策。日前,項目已經通過專家組的驗收,專家組的鑒定意見指出——“鍋爐系統運作參數達到了現有工況下最優”,“鍋爐熱效率提高0.5%”。

基于對行業痛點的深入了解,國家能源集團與京東城市攜手挖掘資料價值,将堆砌起來的資料變成有用的資料資産。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建立燃燒優化模型可以讓鍋爐的熱效率提高0.5%,一個60萬千瓦機組一年能夠節約燃料費用200多萬元,全國推廣效益巨大。

鄭宇教授表示,由于一組火力發電機組就有多達15000個傳感器監測點,100多個主要控制參數,是以這一算法是針對高維連續變量做優化,在京東城市内部,這個項目被命名為“Alpha電”,是因為它比AlphaGo解決的圍棋問題還要複雜,是世界性的難題。這一方法如果推廣至全國,每年可幫助國家節省約70億元的燃煤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

再比如,京東城市打造的智能小鎮,可以看做是智能城市建設示範的“樣闆間”。智能小鎮以小鎮中樞為核心,綜合建設集智能經濟、智能零售、智能物聯、智能物流、智能照明、車路協同于一體的智能小鎮。目前,智能小鎮在三亞、東莞都已進入了實質性建設階段。

簽署三項戰略合作協定釋出“京東智能城市合夥人計劃”

會上,京東城市還分别與首鋼基金旗下S-PARK、智慧足迹和賽睿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首鋼基金旗下S-PARK的主營業務包括智慧停車及城市更新業務。京東城市與S-PARK的戰略合作将涵蓋S-PARK在全國範圍的物業資源和停車場營運體系。

智能城市成未來風口 京東城市釋出合夥人計劃共建開放生态

首鋼基金城市更新事業群總裁梁衡義指出:“汽車出行和城市交通将是重塑我們未來的核心入口或場景。目前我們的汽車95%的時間都停在車位上,大城市裡停車場吞噬了幾乎15%的城市土地,核心區交通擁堵30%以上是由于找不到停車位造成的。S-PARK非常願意與京東城市強強聯手,共同打造城市停車新空間和出行模式。”

智慧足迹是聯通大資料公司控股,專業開展位置等大資料業務的公司,依托中國聯通強大的資料能力、全球領先的手機信令處理平台Smart Steps等産品技術和豐富的市場經驗,提供位置資訊洞察及相關大資料業務。京東城市與智慧足迹已經在聯通營業廳智能選址方面實作了深入合作,共同為中國聯通提供營業廳選址的建議,并在太原市、貴州省營業廳投入應用。此次雙方簽署戰略協定,則将進一步拓展雙方的合作範圍,為更多使用者提供智能選址服務,為地方政府提供城市畫像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