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量子計算領域的不斷發展,Intel、Google、IBM、D-Wave等都在力争成為開啟通用量子計算機商業化的第一人,其中尤以Intel為代表。雖然D-Wave宣稱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但業界對此還存在較大争議。量子計算的發展前進道路還很漫長,需要艱辛的努力。
本周,Intel展示了其工程師和合作夥伴QuTech的技術,該公司屬于一家應用科學研究公司,是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lft (TU Delft)和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TNO)的量子計算分支,目前正在與Intel合作開展量子計算技術。
TNO成立于1988年,年預算為5億歐元,負責進行各種初步研究。荷蘭已經成為量子計算技術的溫床,除此之外,美國和日本政府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保持這種合夥關系,TNO于2015年底與Intel合作,Intel投資5000萬美元用于TU Delft和TNO之間的QuTech合作夥伴關系,而Intel主攻量子計算程式。
通過這種合作夥伴關系,Intel正在将其在材料科學,半導體制造,互連和數字系統方面的專業技術用于開發兩種類型的量子位或量子比特,這是量子計算機中處理的基本要素。 QuTech的合作夥伴關系涉及超導量子位的制造,與此同時Intel還在開發另一種稱為自旋量子點的技術,利用更傳統的半導體技術來建立量子半導體,這是一種非常新穎、并行的計算方式。
本周的重磅消息是,Intel已經能夠采用其工程師與QuTech從業人員一起建立的量子位設計,并将其在一個封裝上擴充到17個量子位。
Intel量子硬體總監Jim Clarke在TheNext Platform上指出,一年前,在其初始裝置上隻有幾個量子位,兩年前,一個也沒有。是以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路線圖。Google正在測試一個20個量子位晶片,希望在年底之前有一個運作在49個量子位晶片。Google還擁有D-Wave的量子退火系統,它們的量子位數量有所增加 ,目前有1000個,不久将達到2000個。但是根據Intel目前的資料顯示,這還并不足以使量子計算商業化。Intel的目标是建立一個通用的計算機基礎架構,并擴充其在世界資料中心的制造和部署。
2017年4月在俄勒岡州希爾斯伯勒的IntelD1D / D1X工廠生産的量子晶片的生産和潔淨室設施。
Clarke表示,Intel正在努力建立一個通用的通用量子計算機,而不是一個量子退打火機。Intel與其他研究團隊的差別之一就是Intel專注于多個量子位類型。
第一個是超導量子位,與Google,IBM以及名為Rigetti Computing正在開發的啟動機構類似。同時,Intel也在研究矽芯中的旋轉量子位,與我們的半導體技術非常相似,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内會有相關報道。這些旋轉量子位建立在在普通晶片制造領域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真正讓Intel有别與其他人的是,Intel在非常低的溫度下使用先進的封裝,以提高量子位的性能,并着眼于可擴充性。
正如人們對标準數字處理器的半導體或核的數量感到癡迷,人們對量子晶片上的量子位數量變得有些癡迷,Intel實驗室新興技術研究總監Jim Held表示,“”大家的注意力有點放錯了。對于那些看生活系統的人來說,這是完全正确的。Intel專注于使系統設計正确,然後将其放大到所有向量上,以建構一個非常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人們關注量子位的數量,但這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作為工程師,我們正在不斷接近這點,一切都不同于普通電子計算機。它不僅僅是器件,它會控制電子以及用微波脈沖操縱量子位,并用非常敏感的直流儀器進行測量,從某些角度上來講,它更像是模拟計算機。它的數字電子裝置就能進行錯誤校正。因為量子器件非常脆弱,并且容易出現錯誤,我們的糾錯的程度,直接決定了它們的計算能力。
為了在這些量子位的陣列中獲得潛在的并行性,我們将研發一種新型的編譯器,它的程式編寫的算法将與傳統數字程式設計完全不同。雖然在各個學術界都有研究,作為一個工程團隊,我們必須把它們整體作為一台電腦。
此外,經驗告訴我們,我們希望在任何時候了解我們在一個層面上的選擇對于其餘的計算機來說意味着什麼。我們知道的是,如果你有一個充滿這些量子位的盤,你沒有一個量子計算機,并且一些最大的擴充問題在堆棧的其餘部分。僅僅隻關注數量或數量的一緻性時間真的使得不利于我們的研發。
這類似于沒有足夠的帶寬或低延遲的大規模并行機器,可以有效地跨核心,套接字或節點進行通話并共享工作。您可以按需要填充盡可能多的核心,但是作業不會更快。
是以,Intel正在将研究重點放在互連上,這些互連将在一個裝置上和多個裝置之間連結量子位。”
Jim Held進一步指出,“互連是量子計算最核心的事情之一,從一開始,我們并沒有把重點放在一個近期的裡程碑上,而是從互連的角度來看,從設計和控制的角度來講,要提供一個大型的通用量子計算機。”
Clarke表示,商用量子晶片上的片上互連跟正常數字晶片類似,隻是用超導材料取代了銅線。
Intel在俄勒岡工廠制造而在亞利桑那州的封裝廠中封裝在超導量子位晶片的應用中是一種看似有點荒唐的行為。
量子計算提出了一些實體挑戰,超導量子位的問題尤其棘手。需要保證量子狀态在比特級别能夠同時處理多個并行狀态,同時需要保證模拟器件在極冷的環境中跟外界的控制電子裝置仍有良好的接觸。
Clarke說:“我們将這些晶片放在比外太空還冷得多的環境下(20毫開爾文)。首先,根據熱膨脹系數保證在晶片在這個溫度下不會分崩離析。然後需要考慮封裝收益以及單獨的量子位收益,而後我們考慮如何在更好的擴充性的情況下連線。這些都是品質要求很高的無線電或微波晶片,必須確定晶片在封裝後,在低溫下仍能保持這種品質。我們能夠從封裝上得到很多性能和收益上的提升。”
在這種晶片上,Intel用類似于家用路由器背面端口的标準同軸端口蓋住了晶片的一側。每個量子位都有兩個或以上同軸電纜端口控制以及監控其狀态。
Held說:“出于商業化的考慮,我們對縮放比例的問題上更加感興趣。這必須謹慎小心,以免陷入僵局。這種量子晶片不像Omni-Path那麼複雜,并不能很好的縮放。我們感興趣的是用減少大量互連線的數量來得到提升。
上百萬量子位轉化為數百萬同軸電纜明顯不太實際,即使隻有數百量子位也一樣。我們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将控制量子計算機的電子器件移至非常冷的環境中,并不是毫開爾文的量級,而是4開爾文的液氫之中。我們在QuTech的合作夥伴是cryo-CMOS領域的專家,這意味着能夠讓晶片在4開爾文的範圍正常工作。通過将控制電路從量子計算機外部機架移至制冷機關中,可以有效減少到量子位的連線長度。”
關于量子位,疊加允許一個量子位能夠表示兩種不同的狀态,量子糾纏(被愛因斯坦稱之為“遠距離幽靈行動”)允許狀态随量子位數量提升而線性增加。嚴格來說,n個量子位對應2n個狀态。互連線并不是用來保持量子位的量子态,而是監控并保持量子态,更重要的是進行糾錯。量子位非常穩固,不能被動搖,移動或失去量子态。兩年前Google在德國舉辦的國際超級計算大會上指出,量子計算機最終可能成為傳統并行超級計算機的加速器,用于對量子位進行糾錯與監視,Intel也這樣認為。
超導量子位的挑戰可能是Intel尋求旋轉量子位和更普遍的半導體工藝來建立狀态更容易保持的量子計算機晶片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Intel也是半導體制造行業的專家。是以,我們認為QuTech在建立一個測試台系統和可移植軟體棧,這種特殊的超導方式是具有投資價值的。 Held和Clarke都認為,通用量子計算機需要大概八到十年的時間才能實作商業化和營運。
Held說:“這是研究,是以我們會基于我們的想法去解決一些問題。當量子計算機能夠解決一些有趣而小的問題的時候,這将成為一座裡程碑,然後發展為超級計算機以及雲服務的有效加速器。
量子計算機并不是獨立的計算機,因為它連很多傳統計算機做得很好的事情都不能做。雖然理論上任何量子計算機能做數字計算機所有的事情,但是它們做得并不好。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預計需要花八到十年的時間才能解決。這些全是工程問題,實體學家在實驗室裡已經找到了可行的解決方案并能夠很好的拓展。”
Clarke補充指出,量子計算機的封裝方面還面臨很多實體問題。下一個目标是建立一個健全的工藝控制這可能需要八至十年的時間。
Intel已經處于領先地位,但目前我們才剛剛邁出第一步,如果想要實作量子計算機商業化,甚至更普遍的應用還需要很長的時間。Intel正試圖建立一個小的量子計算系統,它将向我們介紹量子計算棧的各個方面。同時,Intel正在硬體層面和架構控制層面設計可擴充性系統,以獲得更多的量子位。目前該領域還面臨很多問題,看來我們可能需要一台量子計算機才能弄清我們何時能夠獲得量子計算機了。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10-16
本文作者:半導體行業觀察
本文來源:
今日頭條,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