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8年後的解放戰争,我軍戰場勢如破竹,為何在此地陣亡6萬将士

引言

在淮海戰役中,華東野戰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拿下連莊。在黃百韬的率領下,國民黨第7兵團在這次戰役中表現的非常強悍。《孟子·盡心下》:“有衆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撄。”國民黨第7兵團在這一場戰鬥中,傷亡超過8成,而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也付出了傷亡6萬多人的代價。

01

在1948年之後,國共兩黨的對抗已經開始出現一邊倒的情況。當時很多戰役對于國民黨來說并不是打輸,而是認輸。當時有一個“尋求接觸”的說法,意思就是國民黨部隊往往不會躲避共産黨軍隊,而是會主動與前來攻擊的解放軍部隊相遇。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雙方隻要在戰場上産生接觸,國民黨軍隊就能“戰敗被俘”或者“戰敗投降”,這樣國民黨士兵也能保命。

1948年後的解放戰争,我軍戰場勢如破竹,為何在此地陣亡6萬将士

▲解放戰争

在1949年西南地區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在三個月内就有90萬國民黨軍隊交出武器,其中很多都是“尋求接觸”之後的結果。不過這也不是說在内戰後期國民黨軍隊已經放棄抵抗,其實有一些将領和部隊依然相當頑強。《大決戰:淮海戰役》中記載:“我華野向徐州劉峙集團打出的第一拳,就是直指敵軍的第七兵團,即黃百韬兵團。”

1948年後的解放戰争,我軍戰場勢如破竹,為何在此地陣亡6萬将士

▲黃百韬

在1948年,解放軍與黃百韬兵團發生的碾莊戰役中,有近10萬國民黨官兵就參與其中。很多人認為,碾莊戰役不僅僅是抗戰後期,也是國民黨軍隊在整個内戰時期中最為頑強和慘烈的一戰。那麼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呢?我們可以從資料上來做個對比。1948年9月發生在山東濟南的攻防戰,也是一場著名的慘烈戰役。當時有23,000多名國民黨士兵在濟南城下傷亡。

02

這已經超過了當時國民黨軍隊參戰總兵力的20%,這一戰已經是國民黨軍隊在内戰中相當有血性的表現了。而在碾莊之戰中,大約有65,000國民黨将士傷亡,已經超過全部參戰人員的8成!不要說是在内戰中,就是在抗日戰争時期,國民黨軍隊都很少有這種部隊出現,當國民黨軍隊與日軍對抗時,通常達到5成傷亡後就會撤換部隊。

1948年後的解放戰争,我軍戰場勢如破竹,為何在此地陣亡6萬将士

▲碾莊之戰相關圖示

成建制兵團接近全亡的局面幾乎沒有出現過,是以能夠看出發生在1948年的碾莊之戰,打得極為慘烈。這種情況與當時碾莊所處的地形,以及國民黨軍隊的指揮官黃百韬都有着很大關系。發生在1948年的這一次戰役,讓碾莊這個地方被記錄在各種曆史書中。碾莊位于徐州東部,有很多河流交彙,在整個村莊中遍布支流,是一種比較奇特的水村地形。

1948年後的解放戰争,我軍戰場勢如破竹,為何在此地陣亡6萬将士

▲碾莊地形示意圖

黃百韬在戰役開始之前就指令手下在村莊内修建了大量暗堡和機槍火力點,這些攻擊點分布在村莊中高低錯落的地形上,很多進入碾莊的共産黨士兵不但頻頻被攻擊,而且還無法找到機槍眼。這些暗堡的結構非常講究,是專門針對解放軍的戰術特點來設計。解放軍一向敢于冒着敵人火力匍匐前進,然後在近距離突起躍進。

03

而這些暗堡專門在貼地位置設定了火力口,對解放軍造成極大損傷。不僅如此,解放軍就無法再使用這種戰術向前突進,導緻破壞其碉堡群的效率大大降低。由于長期與華野對戰,是以黃百韬對解放軍的戰法非常了解。是以他采取的都是非常有針對性的戰術,他會下令突然放開口子讓解放軍的突擊部隊進入,然後迅速将後繼部隊攔截。

1948年後的解放戰争,我軍戰場勢如破竹,為何在此地陣亡6萬将士

▲解放軍在突襲

以圍攻的方式對突入的部隊實施火力打擊,解放軍多次遭遇營級突擊隊的損失。而且這種戰術還會導緻解放軍在真的撕開口子有所突破時,也無法判斷這是真的破防還是對方的陰謀。這樣又可以讓國民黨軍隊抓住機會,要麼再次攻擊,要麼修複防線。

1948年後的解放戰争,我軍戰場勢如破竹,為何在此地陣亡6萬将士

▲華北野戰軍

這也是為什麼黃百韬留在碾莊的原因,因為他對華野非常熟悉,是以在碾莊安排了極具針對性的戰術設計。在所有的戰争中一直有準備敢戰鬥的部隊,都是強勁的敵人。如果黃百韬脫離了碾莊的堅固工事,他的部隊必然在很短時間内就會被解放軍殲滅。

結語

黃百韬是一個著名的狠人,而且在他手下還有一個惡人軍長劉劉鎮湘,整個7兵團抱定了死在碾莊的決心。黃百韬在自己軍中頗得人心,手下的将士十分團結,尤其是25軍和64軍。他們給解放軍的華野部隊帶來巨大打擊,在持續兩周的攻防戰中,國共雙方的戰損比基本為1:1。1948年11月22日,碾莊戰役終于結束,黃百韬戰死。也有一種說法是,其實黃百韬是舉槍自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