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鎂客早報」亞馬遜釋出全球首款地面衛星接收站;Red Hat收購混合雲資料管理提供商NooBaa IBM

專為AR VR場景打造,高通正在開發全新SoC;歐盟消費者組織要求執法機構對谷歌位置跟蹤功能采取行動。

1.亞馬遜釋出AWS Ground Station,全球首款地面衛星接收站

「鎂客早報」亞馬遜釋出全球首款地面衛星接收站;Red Hat收購混合雲資料管理提供商NooBaa IBM

美國西部時間11月27日,亞馬遜AWS在AWS re:Invent大會上宣布AWS Ground Station(衛星接收地面站)。這是一項新的雲服務,讓客戶可以使用由全球12個地面站天線組成的全托管網絡,輕松、經濟高效地從衛星下載下傳資料到AWS全球基礎設施區域。

據悉,這項新的服務主要是:一旦客戶在地面站接收到衛星資料,就可以立即在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執行個體中處理它,将其存儲在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中,應用AWS分析和機器學習服務獲得洞察力,并使用亞馬遜的網絡移動資料到其它區域和處理設施。

2.專為AR/VR場景打造,高通正在開發全新SoC

「鎂客早報」亞馬遜釋出全球首款地面衛星接收站;Red Hat收購混合雲資料管理提供商NooBaa IBM

11月28日消息,知名爆料人士Roland Quandt透露,谷歌眼鏡企業版2使用的并非是骁龍710處理器,而是這顆晶片的衍生産品。同時Roland Quandt透露高通正在開發一系列針對AR、VR場景的全新SOC。關于新SOC的細節,Roland Quandt并未透露。

據悉,高通骁龍8180代号為“Poipu”,擁有超過85億個半導體,尺寸為20×15mm,由台積電負責代工,基于7nm工藝制程打造,這顆晶片可能會與骁龍8150同步亮相。高通已經宣布将于12月4日在夏威夷舉辦骁龍技術峰會,屆時高通骁龍8150處理器将正式亮相,這顆晶片是高通骁龍845的繼任者,基于7nm工藝制程打造。

3.三星正式釋出首款QLC閃存SSD,860 QVO:1TB 1040元

「鎂客早報」亞馬遜釋出全球首款地面衛星接收站;Red Hat收購混合雲資料管理提供商NooBaa IBM

據悉,三星電子正式釋出了新一代860 QVO系列固态硬碟,這也是三星首款面向消費級市場的QLC閃存硬碟,官方号稱帶來了“廉價的多TB固态存儲”。三星860 QVO SSD采用傳統的2.5寸盤規格,内部為三星自主MJX主要、三星自産V-NAND QLC閃存顆粒,容量直接1TB起步,另有2TB、4TB,分别配備1GB、2GB、4GB LPDDR4緩存。

據介紹,在性能方面,SATA 6Gbps的水準隻能是标準水準,持續讀寫最高550MB/s、520MB/s,随機讀寫最高97000 IOPS、89000 IOPS;可靠性方面,1TB、2TB、4TB的終身寫入量分别為360TB、720TB、1440TB,提供三年質保,也就是差不多每三天一次全盤寫入。此外,這些QLC SSD的容量本身就足夠大,1TB每天0.3次全盤寫入,其實就相當于256GB每天1.2次,對于99%的普通使用者來說是綽綽有餘的。

4.Red Hat收購混合雲資料管理提供商NooBaa IBM

「鎂客早報」亞馬遜釋出全球首款地面衛星接收站;Red Hat收購混合雲資料管理提供商NooBaa IBM

11月27日,Red Hat 釋出公告宣布收購混合雲資料管理提供商 NooBaa。

NooBaa 成立于 2013 年,它的業務主要是開發用于跨混合雲和多雲環境管理資料存儲服務的軟體。作為一個混合雲/多雲資料管理能力提供商,NooBaa 旨在增強在分布式環境下檢視和控制非結構化資料的能力。

為實作這一目标,NooBaa 在現有存儲基礎架構之上開發了一個資料平台抽象層,這種抽象不僅可以實作從一個雲到另一個雲的資料可移植性,還允許使用者管理存儲在不同位置的資料,把它們作為單獨而相關的資料集,進而與應用程式互動。

對此,Red Hat 存儲與超融合基礎設施副總裁兼總經理 Ranga Rangachari 則更進一步指出:“資料可移植性是組織跨私有雲與多雲建構和部署雲原生應用的關鍵要務。”

5.歐盟消費者組織要求執法機構對谷歌位置跟蹤功能采取行動

「鎂客早報」亞馬遜釋出全球首款地面衛星接收站;Red Hat收購混合雲資料管理提供商NooBaa IBM

據報道,七個歐盟國家的消費者團體試圖對谷歌提起訴訟,指控谷歌跟蹤使用者行動違反了隐私法。來自挪威,荷蘭,希臘,捷克共和國,斯洛文尼亞,波蘭和瑞典的團體投訴稱,該搜尋巨頭的位置跟蹤功能違反了通用資料保護法規。

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是一個傘形消費者遊說團體,聲稱Google主要通過“位置曆史記錄”和“網絡和應用程式活動”來抓取人們的資料,使用“各種技巧和做法”來確定這些功能保持啟用狀态。該組織表示,消費者并未了解他們的個人資料是如何使用的,谷歌也沒有為他們提供真正的選擇。

對此,BEUC的總幹事Monique Goyens表示:“谷歌的資料饑餓是臭名昭着的,但它欺騙使用者追蹤和貨币化他們的一舉一動的規模令人歎為觀止。情況不僅僅令人擔憂。智能手機被用來監視我們的一舉一動。這不是歐洲消費者想要生活的數字社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