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電車難題,自動駕駛會怎麼選?

什麼是電車難題?

一輛刹車失靈的有軌電車正在急速行駛,前面的鐵軌上綁着一群人, 如果任由電車行駛, 那群人必将罹難。

這時你站在鐵軌正上方的天橋上, 你前面有一個胖子, 你可以将他推下天橋以阻擋住電車來營救那群人,不過這個胖子會遇難。

當然,你考慮過自己跳下去,但由于你自己的體積太小而無法阻擋電車,這個方案并不可行。

請問這時你是推還是不推?

這就是經典的電車困境了——1967年由哲學家Philippa Foot提出。50年之後,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the MIT of Media Lab)可擴充合作小組(the Scalable Cooperation group)的數名研究人修改了這項道德難題,将有軌電車換成自動駕駛汽車,并征集了來自全球的回答。

據《Nature》雜志報道,經過兩年時間,MIT已收集到3億9千6百萬份資料,該資料來源覆寫了10種語言,233個國家和地區,囊括了多個不同文化對該困境的道德态度。從整體上看,人們普遍傾向保護人類而非動物,願意犧牲少數保護多數,同時更傾向于保護年輕人。

針對自動駕駛的道德問題,多數自動駕駛從業者對該問題都沒有明确回應,隻能報以一聲歎息。

行駛道路上,汽車難免會遇到沖撞情境,工程師們必須要考慮将如何權衡與抉擇編寫進自動駕駛汽車的程式當中。MIT媒體實驗室博士後合作者Edmond Awad提到:“我們主要的目的在于,去了解一旦事故發生,人們會如何反應。我們将這個遊戲作為大型平台,以供專家們觀察和分析公衆的反應。”

那麼,搭建這項技術的工程師到底是如何看待道德困境的呢?

大多數人選擇,不作答。

那麼,

1、遇到電車難題,你會怎麼選?

2、自動駕駛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3、自動駕駛還涉及到哪些難題?道德的,技術的等等。

本文位址:

https://www.jianshu.com/p/afa49c5c274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