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讨論階段性給予客戶傳遞物所引發的風險問題

  近期筆者接到新的項目,而對《使用.NET Core搭建分布式音頻效果處理服務》文章系列進行了擱置,深表歉意,該項目完成後筆者将繼續完善這個系列。

       先談談項目過程:最近一周團隊(https://gitee.com/AWeek)接到一個網站項目,客戶需要這樣、需要那樣噼裡啪啦的一堆需求我們就不一一描述了。讨論需求、分析需求、達成一緻、簽訂合同、項目啟動、項目設計等等一系列步驟都得非常順利的進行和完成,到了項目的第一個階段完成進行傳遞時,問題出來了,甚至還差點全盤放棄這個項目。

問題1:

       因為單子是通過朋友介紹的,而這位朋友至始至終都沒有将客戶與我們團隊進行直接的溝通,而是通過朋友進行中轉,這中間的問題十分明顯了,任何業務是建立在直接與客戶進行溝通的基礎上的,否者每進行一次傳話,思維和表達都會讓對方的本意或多或少的産生偏差,這也是不同的人的了解程度不同造成的。

讨論階段性給予客戶傳遞物所引發的風險問題

理想和實際最佳操作方式是直接将項目參與人員與客戶進行溝通,即便隻是業務的實作着----例如程式員,而非必須通過中間中轉人來進行。

讨論階段性給予客戶傳遞物所引發的風險問題

問題2:

       或許是客戶不願意出面吧,覺得全權交給自己信任的委托人進行處理即可,在一定的權限範圍内,這種操作模式不會出現問題,最終客戶還會輕松許多,但是卻或多或少會引發另外的一些問題:例如主觀意識效應。

       何為主觀意識,複制一下某度原話:所謂主觀意識效應,就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心理效應,類似于巴納姆效應,在闡述自己觀點時或多或少帶有主觀意識,實際上任何表達都會帶有主觀意識,而真正的客觀是不存在的,不然你就不會了解,這就是主觀意識效應。

       主觀意識主要展現在----感官:例如審美,具有強烈的個人表現。其他行為例如了解、認知、個性等我們不做讨論。

       我們在合同中明确規定“設計圖必須達到甲方要求為止、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這一條看上去對客戶來說,非常有利,畢竟客戶是上帝嘛...客戶也事先了解了我們設計師的一些作品,打個廣告:安女士,某某手機品牌的首席設計師,設計風格偏張揚和炫彩,畢竟是個有個性的新時代女性。

       重要的是:客戶認同了發給他的作品,意思就是讓設計師自行設計。

故事開始:

       簽訂合同的當日,我們團隊的設計師,就做出了一份首頁的設計圖,設計師的設計觀點是“傳統、正式,畢竟這是企業網站,不能像海報或者選秀那樣的張揚,或者色彩多種多樣”(風格類似http://www.dandyweng.com/, 設計師也是一位妥妥的攝影愛好者),就被朋友的一句話給打了回去,“需要有科技感”...,到底給沒給客戶看,我們不得而知,這形成了第一次的主觀意識沖突。

       時隔幾日,設計師重新将設計一份深藍色系的首頁交給朋友(客戶至始至終沒有與我們團隊直接參與過),設計觀點是“深藍色外加一點點綴,代表時下最流行的科技感,例如人工智能”(風格類似http://www.beifeng.com/job_ai.html),朋友和客戶的觀點是太暗,最好能像http://www.damarel.com/那樣...WTF,什麼鬼,又一次産生了主觀意識沖突。

       順便再插個有趣的中間故事:設計師的顯示器分辨率是4K,而出圖的習慣常用1920px300DPI作為目标分辨率給到使用者(标準列印分辨率)。而使用者的分辨率是1366px72DPI的顯示器,預設打開圖檔第一反應是:怎麼文字這麼小!?畢竟1920/1366字型縮小近0.4倍,我建議客戶進行1:1的縮放後,客戶又截圖來說,為啥兩邊多出來這麼多,你看人家某某某的網站,左右都沒有多出來的(也就是沒有水準滾動條),無論我再三解釋這是您縮放問題,客戶始終不接受。最後,我通過旁敲側擊了解到,客戶的顯示器是1366,馬上讓設計師将圖檔兩邊進行裁剪,隻保留中間1366寬度的部分,客戶一下不在找文字大小的問題了。^_^,搞得團隊非常的無語。

       又過了兩日,設計師按照damarel網站的風格,重新交上了一份設計圖“目前是全部按照damarel風格來的,顔色和配圖有些差別,相似度可能不到60%”。客戶再一次否決了設計師的作品,并稱之為“完全COPY了damarel網站,要有設計感,要有小清新和現代感。”并且在這次傳遞過程中,雙方差點将合同銷毀,我們嚴厲要求客戶參與并及時回報,而客戶始終不願參與。客戶這邊認為設計師完全沒有自己的設計風格,應該換掉...

       又過了一日,設計師再次交上一份新的設計圖,顔色調至淡藍色,并增加了較大面積的傾斜圖形,風格類似https://www.gitbook.com/,客戶仍然不滿意,并自己拷貝了幾個網站的樣式給到設計師(當然還是通過朋友)。認為這才是自己喜歡的樣子,其實,

       第一:客戶給的網站全是英文網站,中文和英文的表現形式有很大不同。

       第二:這些網站沒有一個屬于小清新和現代感,都屬于傳統的大面積色塊布局(扁平化加響應式架構)。

       第三:客戶并非讓設計師自由發揮,而是強行摻和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全然否決設計師的設計風格。

結論:

       作為項目負責人,我很郁悶;項目已經啟動,時間是不等人的;

       作為設計師,也很郁悶;設計稿已經出到第五份,客戶仍不滿意,想放棄了;

       作為客戶,同樣郁悶。客戶覺得設計師沒有設計感,卻又不願直接出面溝通,估計是怕光吧o(* ̄︶ ̄*)o。

       但是:既然合同已經簽訂,即便有問題,也要至于面對。找設計師談話,請設計師吃飯,總之一切人際交往都用上,總算拉回了這位美女設計師。而客戶這邊“怕光”,我無法進行任何項目上的關系維護。

       對于這類項目過程中的風險(主觀意識錯誤,非溝通錯誤),當然責任并非我們團隊,做過項目經理的都能從上面了解到雙方所存在的問題,但是,又不能不做,這樣對公司又會有影響,是以,我最終決定,讓設計師一次做兩套設計圖,并将這兩套圖合并到一張上,讓觀看者有明顯的視覺對比,并且在圖上加上設計師對該套設計圖的設計描述,比如齒輪的用意,燈泡的用意,顔色和布局的用意,例如像這樣:

讨論階段性給予客戶傳遞物所引發的風險問題

很多時候客戶是不懂你給他的一張、或者單張效果圖的,

況且WEB效果圖上、人的視覺第一眼看到的是全部整個頁面,對視覺的沖擊力較大,也許你的頁眉隻是一屏顯示而已,而客戶卻不會明白這個展現方式,對于此問題,你可以采用直接采用“套個顯示器”來給客戶展現直覺的各個子產品效果(雖然很累,但客戶懂了,明白了,就是極好的了)。

對于這個階段的工作通過這種方式還是順利讓客戶滿意了,o(∩_∩)o

感謝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