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00萬企業都在用的電子合同,一年幫你多賺上百萬

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随着工作節奏的加快,利用電腦、手機登電子裝置簽署電子合同越來越常見。所謂的電子合同,就是紙質合同的電子化,是傳統紙質合同的系統更新,是合同管理系統的2.0。一份正規的電子合同,不但具有和傳統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還擁有綜合成本低、安全系數高、儲存管理友善等優勢。電子合同無需來回快遞,1分鐘完成整個簽署過程,合同管理全部電子化,幫助企業效率提升200%,一年多賺上百萬。

為什麼這樣說?我們通過幾個場景,來看看傳統合同存在的問題。

常見場景

場景一

你拿着一份紙質合同,一個一個地去敲财務、業務、主管上司、總裁的門,請他們提出審查意見,而這些人都是大忙人,不是出差就是在開會,是以合同拖上十天半個月是常有的事,業務部門天天上法務部來催,甚至把氣撒在法務部身上;

場景二

如果與外地公司簽合同,你們簽字蓋章後要寄給對方吧,對方簽字蓋章後還得再寄回來吧,這一來一去就得花上好幾天。如果這中間有一方粗心,出現漏頁,漏簽,漏蓋的情況,那麼又得重來一遍;

場景三

合同寄給對方公司簽字蓋章,可是他們遲遲不返還,或者,合同由業務部門交給對方簽署,可是經辦人員把合同給搞丢了,還有,法務部在與檔案室交接合同的時候,沒有做好登記,時間一長,根本不知道合同到底返還沒有,你說在他那兒,他說在你這兒,互相扯皮。

場景四

合同終于簽完了,要存檔吧,小公司還好,如果是一個中等規模、5年發展時間的公司,平均每年2000份合同的話,5年的合同就會是10000份,可以想象,這麼多的合同,還有附件,得需要一個專門的檔案室來存放,十幾個櫃子,合同查找非常麻煩。還要配備專門的管理者,日常的防潮、防火、除塵等都将占用企業大量成本。

以上這些場景,都是傳統紙質合同時代的通病。你可能在想,如果我早點用上電子合同就好了。

什麼是電子合同

或許你對電子合同的了解是這樣的:通過聊天軟體如QQ或微信發送的文檔?網上下載下傳掃描的附件?電子郵件發送的合同?

根據《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十四條相關規定,鎖定簽約主體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檔案篡改、精确記錄簽約時間的電子合同才被法律認可。

法大大電子合同在合乎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具有與紙質合同相等的法律效力,同時是業内首家獲得司法機構和仲裁機構事實認可的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

電子合同的優勢

或許你又要問了,說了這麼多,電子合同相比紙質合同,有哪些優勢呢?總結三句話,使用電子合同比紙質合同更省錢、省時,且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小編給大家算個賬:一份合同采用傳統簽約方式平均需要25元,采用電子合同成本不到5元,降低75%的營運費用,一家年簽署5萬份合同的公司,一年可以節省100萬的費用,最少節省2名營運人員。也就是說,電子合同可以為企業節約費用成本,降低企業75%營運費用。

傳統紙質合同正常簽署需要2-5天,使用電子合同1分鐘就能搞定。與此同時,法大大電子合同可以通過PC、微信,H5、app等多種不同的方式同步簽署,讓随時随地簽合同成為可能。

算上雙方的認證時間,一天之内肯定也能輕松完成,提高了200-500%的合同簽署效率,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就是說,電子合同可以為企業節省時間成本,提高企業200-500%的工作效率。

一份傳統紙質合同起草完畢會以word形式呈現,列印出來後,交給公章負責人蓋章,蓋章實際就是把合同從一頁普通的檔案上升到了一個受合同法保護、具有法律效力的意思自治的契約。

法大大電子合同的使用

哪些企業都在用

事實上,國外衆多大公司例如Adobe, Alpha Trust,Echo Sign都在使用電子簽名簽署電子合同。較大規模的公司每天簽署的檔案達15萬份,而世界上有超過10萬家公司以及5000萬個人正在使用電子簽名及電子合同業務。

截至2018年3季度,法大大電子合同累計簽署量突破8億份,使用者量超過1.2億。因其便捷、安全、合規的特性,目前法大大的産品和服務已被阿裡巴巴、SAP、微軟(中國)、統一集團、攜程、同程旅遊、衆安保險、美團網、龍湖地産、51社保、積木盒子、投哪網、人人人車、途家網、房多多等衆多知名平台所采用

行業案例參考

點選 0元體驗傳送門

雙11臨近,法大大也專程為阿裡雲市場的使用者帶來了超值的優惠體驗,推出了0元試用的“法大大電子合同體驗版”,以及5折優惠的“法大大電子合同行業版”,為各行業的的使用者提供定制化的線上簽約解決方案。

同時所有活動期間購買商品的使用者,還将獲得法大大提供的1年免費專業法律咨詢服務,為使用者的法律安全保駕護航!優惠僅限雙11活動期間,輕抓緊時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