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想創投獨特企業創投模式,企業創投内外部雙赢的新實踐

從創業者角度來說,聯想創投反而是一個更“親和”“良性”的選擇。

企業創投的确是企業的瞭望塔、尋寶燈。但最近一段時間,似乎企業投資做的太好,反而成為了一個軟肋,被認為是企業自身失去業務能力的誘因。

創業者與投資人,企業投資外部與企業發展内部,本來就是無比微妙的關系,稍有不慎,便會“雙輸”,比如公司之間關聯差,投資太過分散,過于寄希望于外部進而自己刀槍入庫失去戰鬥力,過于有控制欲導緻創業團隊失去主動性等等。

聯想創投獨特企業創投模式,企業創投内外部雙赢的新實踐

手心手背,這方面,聯想創投想的很清楚。

2015年年底,CEO楊元慶找到當時還是聯想雲服務業務集團總裁的賀志強,兩人有了這樣一番探讨:聯想每年差不多5000億營業額,這樣的企業會遇到兩個問題,一是内部新業務怎麼成長,即内部孵化的問題;二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創業者和資本的力量越來越強,如何利用好外部創新。

一方面是利用股權激勵手段,将大體系内的創新項目分拆出來,以獨立公司的方式運作,并通過聯想創投對外引入新的投資人,推動聯想的内部創新,孵化更多創新業務。

這些創新業務在未來還将與聯想現有的主營業務進行協同發展。

“我特别的感激我們聯想内部獨立出來、自力更生的子公司,他們在聯想很多年,最後變成一個創業者。”賀志強在年會上說。

他要感謝的對象其實就是其孵化的SHAREit(茄子快傳)、聯想智慧醫療、聯想雲、聯想懂的通信、聯想新視界、聯想大資料等10家子公司和創新業務。

舉個例子,SHAREit一開始是聯想研究院體系做樂OS的陳少為(SHAREit研發負責人)和王輝(SHAREit産品負責人)的10人團隊内部小項目。和其他産品有所不同的是,SHAREit在上線後并沒有在聯想手機上裝,而是沖到最前線,直接獨自面對市場的選擇,接受使用者的考驗。

陳少為說,從最開始他們就對産品有着高度的自主權,上司會給建議,但不會插手。這使得SHAREit從内部孵化,但依然保持了如外部創業一般的獨立發展空間。

如今,SHAREit在全球範圍内已經擁有了15億使用者,已在全球42個國家Google Play市場工具類榜單排名第一,64個國家App Store效率榜排名第一。

而另一方面,在聯想外部,聯想創投延續了原來“聯想樂基金”投資業務,尋找技術創新類投資機會,通過投資的方式參與到前沿科技的創新,及早布局具有核心技術的優質團隊。

對于最近很多企業投資被質疑的,被投項目究竟能不能給公司帶來戰略價值,聯想創投倒并沒有什麼問題。

比如聯想的伺服器平台ThinkSystem SR650就搭載了其被投企業AI晶片獨角獸“寒武紀”的“寒武紀MLU100智能處理卡”。

反過來從創業者角度來說,聯想創投反而是一個更“親和”“良性”的選擇。因為聯想的基因及風格,創業公司在接受聯想創投投資的時候并不需要面臨很多網際網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非A即B”的選擇,同時,财務回報也不是聯想創投的唯一目的,他們更關系的是産業鍊的協同、企業邊界的拓展,是以創業公司并不會遭遇一輪又一輪的“擊鼓傳花”。

而在聯想創投集團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其對于創業者來說的十大優勢:技術研發背景深厚,為創業者提供有價值的技術評估和咨詢;供應鍊成本優勢;人力資源、财務、市場、法務、政府關系等資源幫助;管道幫助;生态體系;平台搭載與業務合作;加速器幫助;聯想投資叢集為企業提供品牌背書、打通融資路徑;延伸投資合作鍊條;有全球化布局和戰略資源。

“你們又可以以财務投資的形式大面積投出,廣招天下英雄好漢,在賽馬中識别好馬。然後喂以好草好料。” 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名譽董事長柳傳志在聯想創投2018 CEO年會緻辭表示:“聯想創投的科技産業基金,相對其它是有明顯優勢的,因為你們有科技隊伍,有管理人才,可以為内部有志向創業的人搭建平台,收放自如,這是一般做财務投資的VC、PE無法企及的。”

注:文章轉自微信号深響《聯想放了一根長長長長長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