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明朝最有名的皇帝,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其次就是嘉靖和萬曆這兩位皇帝,再其次就是朱允炆、天啟和崇祯皇帝,再往後就是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钰、以及正德皇帝朱厚照。
對于很多人來說,如果能夠全部知曉上面這些皇帝,就已經算是對明朝曆史非常了解;大多數人,恐怕隻能說出這其中的三四位;至于上面沒有提及到的明朝皇帝,在很多人心目中,恐怕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總而言之,一生碌碌無為,混吃等死!
但其實呢,明朝還有一位皇帝,雖然一直默默無聞,但他在明朝官方的評價中,卻是最好的;他在明朝百姓心目中,完全不遜于赫赫有名的漢文帝和宋仁宗;至于他的功績,更是被曾國藩評價可比肩漢武帝和唐太宗。
那麼,這位皇帝是誰呢?他的名字叫做朱祐樘,明孝宗是也!

說起明孝宗朱祐樘,他在明朝的皇帝中,也算是個另類!因為他的爺爺、父親和兒子,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可偏偏他自己呢,卻是非常的低調。
明孝宗的爺爺,就是那位在土木堡事變中被俘虜的明英宗;至于他的父親,就是那位寵愛比自己年長17歲的萬貴妃的成化皇帝;至于他的兒子,那就更不得了,他就是那位寵信大太監劉瑾、修建豹房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或許正是因為爺爺、父親和兒子都太過高調,是以明孝宗就顯得異常的低調,以至于他在很多人心目中,根本就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正所謂低調的人,往往才是有真本事的人,明孝宗正是這樣的一個人。
在明朝官方史書中,人們特意用了這樣一段話來評價他:“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晚清名臣曾國藩也曾這樣評價明孝宗:“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如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
換而言之,在曾國藩心中,明孝宗是足以和漢武帝、唐太宗、元世祖、宋仁宗這樣的帝王比肩的皇帝。那麼,這位明孝宗究竟做了什麼,何以能夠當得起這樣的美譽?
明孝宗,他的母親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氏),當年明軍平定紀姓叛亂後,紀氏被俘入宮中為宮女,主要負責在宮中管理皇帝的私房錢。
有一次,明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長得非常漂亮,于是就特意留宿了一夜。第二天,明憲宗穿上褲子就離開,很把這件事情抛之腦後,也沒有給紀氏任何名分。
當然,紀氏也沒有抱有任何希望,可結果呢,那一次後不久,她竟然發現自己懷孕了,而她懷孕的消息又很快被明憲宗寵信的萬貴妃知道;由于萬貴妃自己不能生孩子,她自然也不希望其他人生,以免将來動搖她的地位,是以她就派人将紀氏懷的這個孩子給打掉。
好在,紀氏的人緣很好,派來的宮人不忍心下手,于是就騙萬貴妃已經把孩子打掉了;随後萬貴妃又将紀氏貶到冷宮居住;後來紀氏就是在這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明孝宗朱祐樘,然後由太監張敏偷偷幫忙撫養到六歲。
這六年期間,萬貴妃也好,明憲宗也好,甚至滿朝文武都不知道明孝宗朱祐樘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張敏為明憲宗梳頭時,明憲宗看着自己長出的白頭發,不由歎息道:“眼看我都已經老了,卻還沒有兒子啊!”見此情景,張敏立馬跪了下來,将實情告知給了明憲宗。
随後,當明憲宗第一次見到自已那因為長期幽禁,胎發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兒子時,不禁淚流滿面。當天,明憲宗就昭告天下,立朱祐樘為皇太子,并冊封紀氏為淑妃。
眼看一切就要苦盡甘來了,可紀氏和曾經幫助紀氏的那些人,卻無福享受了!紀氏在被冊封為淑妃後不久,就突然在宮中暴亡;至于太監張敏和當初那位給紀氏打胎的那個宮人,也都先後自殺而死。
雖然官方沒有給出他們為何而死,但誰也知道,這背後顯然與萬貴妃脫不了幹系。但是,因為萬貴妃有明憲宗的包庇,誰也奈何不了她?甚至到最後,萬貴妃還把魔抓伸向了明憲宗朱祐樘!
好在危急關頭,明憲宗的母親周太後擔心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将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内,這才使他安全地在宮中長大。
等到明孝宗登基成為皇帝後,雖然當時萬貴妃已經去世,但她的家人都還在,不過明孝宗卻并沒有去報複萬貴妃的家人,他選擇相逢一笑泯恩仇!
明孝宗,就是這樣一個大度能容的人!
此後十八年,明孝宗勵精圖治,把所有心思都用在國家上面,在文治上他輕徭薄賦,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積極扭轉朝政腐敗狀況。
在武功上,他先後三次收複新疆哈密地區,多次擊敗鞑靼小王子、火篩的入侵,緻使安南、暹羅、烏斯藏、琉球、占城、撒馬兒罕、火剌劄、爪哇、日本等每年都要來明朝入貢。
據史書上記載,在明孝宗執政的這18年裡,明朝百姓們安居樂業,沒有發生過一起農民起義,人口數量足足增加了1000萬,達到了6000萬人之多,明朝也由此迎來中興,史稱“弘治中興”。
除此之外,明孝宗還有行為非常難能可貴,一是他對待臣下非常寬厚,在動不動就喜歡廷杖官員的明朝,明孝宗一生從未鞭打過大臣,而且和他們都能推心置腹,是以這一朝的君臣可謂親密無間。
另一方面,明孝宗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隻娶了一位妻子的皇帝,他可以算得上是一夫一妻制的最早的踐行者。
遙想當年,明憲宗交給明孝宗的,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明孝宗以十八歲之齡,扛起了這份責任,此後十八年裡,他用自己的寬容與勤奮力挽狂瀾,讓明朝得到了中興,讓明朝度過了一段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
雖然,明孝宗不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名聲遠揚,甚至還趕不上朱元璋和朱棣,但他卻用自己的寬厚讓他的子民真正享受到幸福的生活,讓他的臣子感受到皇帝溫情,讓四方蠻夷心悅臣服。
從某種意義上說,明孝宗執政這十八年,是大明朝軍民百姓和官員幸福指數最高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