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語音助手Siri,秉持期待買進來,深受喬布斯期許,永遠被等待着創造驚喜,但即便AI語音互動火熱非常的當下,也隻是:依然活着、蠢着,一次次被嘲笑着。
但是最近,Siri最後一位聯合創始人也從團隊離開了。

△ 湯姆·格魯伯(Tom Gruber)
最後一位創始人
湯姆·格魯伯(Tom Gruber),心理學和計算機學出身,在馬薩諸塞州阿莫斯特大學獲得計算機和資訊科學碩士學位,其後在斯坦福有過短暫任教,再去到了企業級軟體公司Intraspect Software擔任CTO。
2007年,湯姆·格魯伯與戴格·吉特勞斯(Dag Kittlaus)和亞當·切耶爾(Adam Cheyer)聯合建立了Siri公司。
并在2010年4月被蘋果以超過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當時整個Siri才有24名員工。
Siri原本承載了喬布斯對iPhone繼續向前的最大期望,親自督導将Siri裝入了iPhone 4S——即便當時Siri技術還沒有完全準備到位。
然而喬布斯的逝世改變了一切。
其後Siri擁有的美譽度,再也沒有超過被釋出的那一天。還有Siri前員工評價,喬布斯的逝世,讓Siri從此失去了想象力。
Siri的創始團隊也沒能改變這一切。Siri被收購2年後,Siri創始人亞當·切耶爾就因與蘋果高管的意見不合直接離職,1年後另一位創始人戴格·吉特勞斯也辭職出走,并連帶導緻了幾名Siri團隊創始成員離開。
湯姆·格魯伯已算是堅持已久者,他的期權早已到期,但他還是堅持到了如今。
湯姆·格魯伯在離職原因中稱,他希望将自己未來的精力投入到個人攝影和海洋保護方面。
聽起來完全就是個人的新追求和新發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蘋果将旗下Core ML和Siri團隊進行整合,并由從谷歌挖來的AI專家約翰·詹南德雷亞(John Giannandrea)擔任負責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
湯姆·格魯伯退休離任的時間點有點蹊跷。此外,蘋果公司的搜尋主管維普爾·韋德·普拉卡什(Vipul Ved Prakash)也在内部整合宣布後離開了公司。
扼腕Siri
對于Siri,中外評價莫衷一是。
共同點是沒人不表示扼腕歎息。
在我們談論亞馬遜Alex、Google Assistant、阿裡天貓精靈,百度度秘等智能語音助手的今天,Siri原本會是他們最強大的競争對手。
在AI尚未再度複興的2011年,Siri從iPhone 4S釋出起就擁有了全球廣泛閱聽人,比如在3天内就賣出了400萬台。
但這樣搭順風車的成功,卻在7年後推出專屬硬體HomePod時遭遇滑鐵盧,而且這7年來,Siri似乎也沒有更“聰明”一些。
喬布斯曾在2010年《華爾街日報》的技術大會上談過Siri的定位,他不以搜尋視之,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語音助手,在AlphaGo大殺四方的6年前,喬布斯就把Siri公開放在了AI領域。
喬布斯期待的Siri,比搜尋能做更多,甚至終極願景就該是一個科幻電影《Her》中“Samantha”的角色,一個全知全能的作業系統。
然而喬布斯未能如願,他甚至在強行把Siri裝入iPhone 4S後,就匆匆遠赴天國。
對于Siri來說,經曆了一系列調整、更新和完善,依然活着,但仍舊蠢、難用,全球果粉都以調笑對象待之。
如今,亞馬遜的Alexa奠定了語音互動的第一寶座,Google助手也在Google Home的押注下快速推進。
但比所有人都起得早的Siri,有5億裝置搭載,每周處理20億個請求,卻毫無疑問早已輸掉了原本優勢明顯的競争。
不知道Siri還有沒有“救”,又或者能在某一天忽然大殺四方,抑或就這樣繼續苟活。
直到有一天蘋果完全放棄它。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7-20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量子位”,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