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組成原理學習

  作為程式設計人員,雖然很少與計算機硬體打交道,但是個人覺得作為非科班計算機人員,也需要修煉内功,做好底層知識儲備,對于學習JVM,多線程,緩存等大有益處。

  計算機組成原理學習,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1、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2、計算機的指令和計算、

  3、處理器設計,

  4、存儲器和 I/O 裝置

  當然還會結合書《編碼——隐匿在計算機軟硬體背後的語言》一起學習。

 一、計算機性能

1.1響應時間或執行時間

1.2.吞吐量或帶寬

二、計算機的計時機關——CPU時鐘

正常一個程式運作的時間中,計算機可能同時運作着好多個程式,CPU 實際上不停地在各個程式之間進行切換。在這些走掉的時間裡面,很可能 CPU 切換去運作别的程式了。

是以一般如下定義:

  第一個是real time,也就是我們說的 Wall Clock Time,也就是運作程式整個過程中流逝掉的時間;

  第二個是user time,也就是 CPU 在運作你的程式,在使用者态運作指令的時間;

  第三個是sys time,是 CPU 在運作你的程式,在作業系統核心裡運作指令的時間。

程式實際花費的 CPU 執行時間 CPU Time =  user time +sys time。

考慮CPU滿載或降頻、主機闆差異、記憶體差異

程式的 CPU 執行時間 =CPU 時鐘周期數×時鐘周期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