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前兩天,華偉跟我分享讀書心得,他特意強調了一個人的天賦優勢和内在品質。

當我在聽到天賦優勢和内在品質的那一瞬間,腦海裡瞬間浮現出許多畫面來,這些畫面全都是關于孩子的。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或許是近兩年讀了很多教育類書籍,學了很多育兒課程,還有我對自身成長的一些探索,我感覺自己似乎在一番尋覓之後又回到了原點。

依照孩子天性教養,是父母育兒的最好方式

這原點就是養育孩子,要遵循孩子的天性發展去教養孩子。

那孩子的天性是什麼?

我了解的是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所呈現出來的一些有着獨特自我的天然本性。

換句話說就是,每個孩子由于基因遺傳的不同,他的天賦優勢早在娘胎就已形成了。

其實,孩子生來并不是“白紙一張”,可以任父母随意塗抹的。

比如讀書這件事,有的孩子讀起來就是費勁,怎麼都學不好。但有的孩子就是擅長讀書,老師講得他都會,隻要一學習就能深度投入進去。

這就是個體差異,這種差異說到底,最深層的原因來自于孩子本身的天賦優勢,帶着基因印記。

為什麼書香門第更容易出有學識的人?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依照孩子的天性去教養,讓孩子盡情地展現自己所獨有的天賦優勢,是父母育兒的最好方式。

當然,這種天性教養方式,父母越早知道越好,越早用就越好。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在男孩養育專家邁克爾·古裡安的《核心天性教養法》一書中,有着對0-18歲孩子的天性教養原則。

下面,我們就先來聊聊0-1歲孩子的天性教養之法。

根據孩子的天性需求去教養,而不是忽視小嬰兒的需求

0-1歲的新生嬰兒剛來到這個世界,他每天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吃喝拉撒睡,用自己的哭聲、微笑與媽媽和外界進行情感表達和情感連接配接。

在這段時間裡,媽媽是嬰兒唯一的依靠。

餓了、拉了、尿了等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此外還有擁抱、感受愛與溫暖等心理需求,這些都需要媽媽來滿足他。

哺乳、換尿布、唱催眠曲、對孩子微笑,及時回應孩子等都是媽媽滿足孩子需求的方式,而這份對新生嬰兒的無條件滿足就是天性教養。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根據孩子的天性需求去教養,而不是忽視小嬰兒的需求。

曾經,有一個很流行的育兒法,是由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提出來的。

華生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把他們訓練成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教授、甚至乞丐或強盜”。

華生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因抑郁自殺,二女兒也因抑郁多次自殺未遂,小兒子同樣受抑郁折磨,四處流浪,一生都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

華生養育孩子的方式可謂是“殘暴”,他對待自己的孩子一直沿用的就是“哭了不抱,直到不哭了才去抱;孩子想要什麼不立馬就給,要延遲滿足……”

這樣的養育方式,讓孩子在生命早期就深感恐懼和無助。哪怕長大成人了,他的孩子也依舊無法從小時那些恐懼和無助當中走出來。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還有一件很讓人痛心的事情,前兩年,一位媽媽采用華生育兒法。

孩子在搖籃裡哭了她不去抱,而是在微信群裡問要不要去抱孩子?問來問去,有人說不抱,有人說讓她趕緊去抱。

結果她猶豫來,猶豫去,等到再去抱時,孩子已經再不會醒來了。一個小嬰兒就這樣被媽媽的無知弄丢了性命。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依戀理論,說的就是嬰兒對母親的依戀。

當嬰兒與母親能夠建立起一種安全型依戀時,嬰兒就會很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會擁有獨自探索世界的自信與好奇心。

反之,如果嬰兒在生命最初的階段沒有與母親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戀關系,其人格發展就會不完整,容易消極、壓抑,忽視自己與他人,也抗拒探索外部世界。

總而言之,對于0-1歲小嬰兒,最重要的養育就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需求,并和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依戀,千萬不可使用“華生育兒法”。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7個0-1歲孩子的天性教養原則,媽媽早知早好

《核心天性教養法》一書裡,有7個0-1歲寶寶天性教養原則,在這裡,我分享給家有小嬰兒的家長朋友。

▲給足孩子愛,和孩子建立親密依戀關系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親密的依戀關系是養育孩子的基礎。

在這個基礎之上,孩子的安全感、歸屬感和積極樂觀的性情,還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才會得到培養和釋放。

▲用愛激活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更聰明

嬰兒時期,孩子的大腦生長迅速,神經突觸尤其活躍。

多關愛孩子,讓孩子常感身心愉悅,孩子會主動留下有用的,修剪掉不好的神經突觸。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父母要提防對孩子的關愛不夠

孩子在嬰兒期,隻怕關愛不夠,從來沒有“溺愛”這回事。

如果嬰兒期的孩子缺少父母關愛,在成年後就容易産生焦慮、易怒和孤僻的性格。

▲嬰兒的哭聲代表着孩子的情感表達和情緒類型

孩子愛不愛哭,哭聲是大是小、是急是緩,哭的時間是長是短……,孩子的哭是一種信号,他在告訴養育者自己的天性是怎樣的。

然後媽媽可以根據自己孩子哭得“信号”,用恰當的方式去安撫孩子。

▲保證嬰兒有充足的睡眠

一般來講,嬰兒的睡眠都是足夠的,但每個孩子也都各有差異,隻要是有規律的作息就行。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注重食物對孩子身心和大腦發育的需要

對0-1歲寶寶堅持母乳喂養是最好的,既幫助寶寶提升了免疫力,又可使媽媽産後恢複得更快更好。

▲不要讓2歲前的寶寶接觸電子産品

在數字時代,電子産品已成為人們生活的标配,人人都離不開它。

但這些電子産品對寶寶沒有任何好處,因為寶寶的生命成長最怕單一化,他需要通過自己的五官六感來認知外界事物,這是人之本性。

以上的7個天性教養原則,朋友們都了解了吧!

0-1歲男寶女寶的天性差異有哪些?

接下來,咱們再講講0-1歲男孩女孩的天性差異。

世界性别科學領域先驅人物古裡安說: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一開始就考慮性别差異,這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極具革命意義。我們必須通過關注孩子身上男性女性的“特質”,來為孩子的人格設立基礎”。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男孩女孩天生就不同,了解男孩女孩的個體差異,可幫助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特質,更好地養育孩子。

在嬰兒期的男孩女孩,他們的具體差異主要有以下方面:

男孩女孩大腦天生不同

自出生起,男孩女孩與養育者的目光接觸,女孩比男孩更長

自出生起,女孩的聽力普遍好于男孩

自出生起,男孩傾向于躁動不安,女孩好安靜

自出生起,女孩喜歡加工各種色彩資訊,男孩則傾向于加工身體運動資訊

男孩女孩天生不同,天性也就各異,了解孩子身上所具有的某些“特質”,才算是有針對性、獨特性的養育孩子。

養育0-1歲孩子,知道這7個重要原則,讓父母科學育兒,孩子更幸福

結語: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觀點,說的就是按照孩子的特質去教養。

孩子是什麼類型,有什麼特點,擅長什麼,不喜歡什麼,精确全面地了解孩子。

從孩子喜歡的、擅長的方面去養育,而不是大家都按照一個模子培養,這無疑就是“因材施教”了,同時也是按照孩子的天性去教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