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晚年無心朝政,整天沉迷于張氏兄弟,實際是用心良苦

武則天,作為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這樣的身份是少不了被人們各種議論。在夫權社會,武則天能夠力排衆議,憑借着自己的計謀當上皇帝,這樣的武則天自然是備受關注的。武則天在位期間,把國家朝政打理得都很好,百姓安居樂業。可是等到武則天到了晚年時期,卻整天吃喝玩樂,沉迷于張氏兄弟。武則天這樣的做法,也是被人們批判為荒淫無道。如果真的以為武則天是為了享樂,那真的就是大錯特錯了。

武則天晚年無心朝政,整天沉迷于張氏兄弟,實際是用心良苦

其實武則天會選擇這樣做,實際上是用心良苦。在我國古代曆史上,一直都是有着男尊女卑的落後觀念,男皇帝在後宮佳麗三千,武則天隻是晚年沉迷于張氏兄弟,都已經被人們雙标地進行批判。那一年的武則天已經76歲了,整天都是和張氏兄弟一起吃喝玩樂,日子過得還是比較舒服的。人們都以為武則天這樣做,隻不過是在圖張氏兄弟的帥氣,可事實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到了晚年時期,武則天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皇位的傳承。畢竟武則天自己也明白,到了這樣的年紀也是時候考慮皇位傳承的問題了。起初,武則天糾結是傳給兒子李顯還是傳給侄子武三思,這時候是狄仁傑的一句話讓武則天有了主意。狄仁傑說傳給兒子的話,那祖孫後代都會祭拜你。但是傳給兒子,又有誰聽說過侄兒的後代,還能夠來祭祀姑姑的。聽了狄仁傑的話後,武則天就打消了傳給侄兒的想法。

武則天晚年無心朝政,整天沉迷于張氏兄弟,實際是用心良苦

可是一直以來皇宮内都是勾心鬥角,武則天又想確定武家不被迫害,就隻好想出解決措施來避免出現這樣的狀況。武則天自然清楚當初從李氏奪位,還是得罪了不少人的。等到自己駕崩的時候,那武氏和李氏之間的關系會非常僵持。為了緩解這樣的局面,武則天做了不少的努力,隻可惜最終卻成效甚微。當武則天為這件事情犯愁的時候,太平公主把張宗昌介紹給了武則天。而且張宗昌很懂得察言觀色,武則天還是很喜歡他的。後來,張宗昌又把自己的好兄弟張易之介紹給了武則天,三人從此開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在得到武則天的寵幸後,自然張氏兄弟還是得到了不少的好處的。

武則天晚年無心朝政,整天沉迷于張氏兄弟,實際是用心良苦

有人說武則天是在貪圖他們的美色,但事實上武則天選擇寵幸張氏兄弟,更準确地說是一種政治做法。武則天選擇全力支援張氏兄弟,這樣李氏和武氏本來敵對的狀态,也漸漸地得到了緩解。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兩個家族都已經面臨了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張氏兄弟。簡單地說,就是在拉仇恨罷了。後來的結局大家也都很清楚了,武則天駕崩許久後,她曾經安排的政治格局可以說是維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那麼對于武則天的政治頭腦,大家是怎麼評價武則天的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