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牌書商道歉,正版難覓的圖書市場,還是你的首選嗎?

2021年真是奇葩的一年啊!事情有點多,腦子有點亂。

原本以為娛樂明星排隊翻車,鬧鬧也就算了,沒想到很快模式就切換到網際網路巨頭排隊被罰了,年底還挖出了個企業教父,輿論那鬧騰的可大了,翻江倒海的。

但是!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非也!就在2021年年尾收官的最後兩天,我們的百年老字号中華書局,跟着壓軸出場了。

老牌書商道歉,正版難覓的圖書市場,還是你的首選嗎?

我們知道去年老字号餐飲品牌天津狗不理包子被網友手撕後,已導緻北京王府井店直接關店了,可沒想到讀書的文人要是撕起來,可也是毫不示弱啊。這不,中華書局就被逼着出來道歉了,這到底是咋回事呢?事情真正的起因又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唠一唠這件事。

2021年12月30日中午,創辦于1912年的老字号出版商品牌中華書局,在其官方微信公衆号上發表題為《關于﹤梁佩蘭集校注﹥的緻讀者書》的文章,就《梁佩蘭集校注》出現的錯誤正式道歉進而引發熱議。事情的起因是12月29日晚,一位署名為許容與的作者在公衆号“三十六陂”發表了《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顔無恥之書》,對中華書局出版的《梁佩蘭集校注》的多處錯誤提出了言辭激烈的批評。

老牌書商道歉,正版難覓的圖書市場,還是你的首選嗎?

該文發出後不到24小時,中華書局的道歉就出來了,反應可謂是很及時,而且态度十分誠懇。從評論區的回報來看,大部分人對中華書局本次的回應給出了包容的态度,似乎是獲得了多數人的諒解。

中華書局還提出了針對讀者的補救辦法,比如可以選擇換貨,也可以直接選擇退款。從企業公關角度來講,中華書局本次比起某大品牌面對輿論拒不回應,采用裝死的态度任憑事态發展,很明顯就專業多了。

不過話說回來了,窺一斑見全豹。老字号中華書局雖然貌似是獲得諒解了,但背後的問題卻很值得深思。要知道《梁佩蘭集校注》可是被列入經典的“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的,它代表着中華書局的行業權威和“門面”。書中所出現錯誤的數量是驚人的,而且在許容與之前,還有一位叫陳汝潔的作者,也曾經挑出了幾十處錯誤,可見問題有多嚴重了。

事實上,根據更多網友們反映的情況來看,圖書出版行業近年來的亂象已經是不忍直視,那麼整個圖書行業的産業鍊在這起事件的背後,到底又發生了怎樣的乾坤大挪移呢?

戰略企劃搶手梳理下來發現,近年來圖書出版物市場至少遭受到了以下幾大問題的困擾:

首先,受網絡時代的影響,使用者閱讀習慣在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擷取資訊的主要管道轉向了移動端的圖文及視訊内容,而非傳統知識分子賴以生存的圖書産業。也就是說,閱讀市場已經大幅收縮。根據開卷資料顯示,2020年1月至3月,國内圖書零售市場同比下降15.93%,網店管道同比上升3.02%,實體店管道同比下降54.79%,實體書店2020年2月零售總額比去年同期下降86.36%。而另一項資料卻顯示,疫情期間,總體閱讀人數和人們的閱讀時長實際上是增加的。是以很顯然,大家的閱讀習慣已經在悄然改變了。

老牌書商道歉,正版難覓的圖書市場,還是你的首選嗎?

第二個是,盜版書籍橫行,把圖書當紙賣,把牛奶當水賣。在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一篇聚焦盜版書銷售現狀的調查報道令人觸目驚心。正版書籍越來越少,事實上按标價叁折或肆折就能買到的書籍,十有八九都是盜版書,所有商家,除了出版社自營店之外,幾乎全是盜版書商。書店現在要生存,實際也主要是靠賣着盜版書來賺錢。這就是圖書行業的真實寫照。

而大部分的消費者也并不認為這些書都是假貨,而是隻承認他們的侵權行為。是以長期以來并沒有什麼辦法阻止盜版書的擴張,而對于這部分出版商來說,賣書則是暴利行業。

老牌書商道歉,正版難覓的圖書市場,還是你的首選嗎?

其次,電子書市場在迅速擴張。而這些電子書重要的載體卻是一些網際網路平台,如微信讀書、掌閱、Kindle、蝸牛讀書、愛奇藝電子書、藏書館等等,而有些平台的盈利模式本身并不是靠賣書,是以這部分網絡閱讀平台的崛起給傳統的紙質圖書市場帶來了緻命的沖擊,使得正版書根本沒有立足的市場。

第四就是,專業人才的缺失。也是鑒于以上各種原因,導緻正版圖書的出版利潤微薄,很難用高價養活優秀的作者、專門的譯者和圖書出版人。從事這些工作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兼職,這就導緻了高水準的人才的短缺,要想保證圖書的品質,成了事實上的難題。

根據某出版社編輯吳女士的說法,目前80元每千字的稿費根本養不活一個專職從事翻譯的人,她本人也幾乎沒有遇到過專事圖書翻譯的譯者,大多數書籍翻譯靠高校教授、外語系學生或者純粹愛好者兼職完成,在部分高校的外文學院,譯作可以算入學術成果。但更多時候,翻譯這項又苦又窮的工作隻能靠譯者的一腔熱血來維系。

老牌書商道歉,正版難覓的圖書市場,還是你的首選嗎?

#财經#

現在整個圖書市場年銷售額也不過是千億規模,甚至還比不上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的全年營收。而就這樣規模微小的市場還要養活五百多家出版社,數千家出版公司,上萬家書店,這個行業的貧窮可想而知。

另外還有,就是現在靡然成風的圖書打折銷售,已成了行業潛規則。當然,圖書打折也間接促進了圖書品質的嚴重下滑,寫書養不活人,當然好好寫書的人就越來越少了,留下來一些寫書的作者,無非就是幹的摘抄和編輯的工作,原創性低怎麼辦?軟體來改。是以,他們最多也就是個寫手,跟作家什麼的差距可不小啊,甚至是毫不相幹的兩種職業。

曾經有個資深的書商就說過:“你們推銷的這些書你們自己愛看嘛?你們免費都不看,你讓讀者花錢去看,可能嗎?”現實中就是如此,現在的優秀作者都不寫書了,都轉行去做直播網紅,從事娛樂行業了,結果就導緻了圖書出版大衆化,誰都可以寫書,誰都可以出書,可想而知,寫出來的書到底還有沒有人看呢?

整個行業都已經發展至此,而我們總是習慣于從道德至高點上進行批評、嘲諷,而不去思考問題背後的本質和原因,這樣對解決問題又有什麼幫助呢?這或許就是戰略企劃搶手今天這個主題誕生的理由吧!圖書行業實際上已經經曆了一個百年難遇的大變局,而正處在局中的人,要麼更新系統,順應技術環境的變化,爬到行業頂端,要麼就隻能是選擇轉型求變,畢竟主動逃離總比被動出局要好。不知道各位對圖書出版行業如何走出困局有什麼好的建議呢?歡迎在評論區給大家留言哦。

感謝各位本期的陪伴,關注戰略企劃搶手說市場,聽有見地的觀點,悟企業創業大道。各位老鐵,我們下期的主題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