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賴聲川連開六講《西方劇場史》,14萬戲劇愛好者湧入直播間

賴聲川連開六講《西方劇場史》,14萬戲劇愛好者湧入直播間

“亞裡士多德是西方美學史上第一個給悲劇做出定義的人,其悲劇論集中展現于著作《詩學》中,他說,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疏洩,”2022年新年伊始,華人戲劇家、上劇場藝術總監賴聲川重新整理劇場史講堂資料,把曾經的校内課變成全民公開課,從1月6日到1月9日連講六堂“西方劇場史”,昨晚是第一講。

在觀衆熟悉的編劇和導演的領域外,賴聲川還是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戲劇博士,曾任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上一次開講“西方劇場史”還是1999年在台北市社教館(現台北城市舞台),從學校退休多年的賴聲川,一直沒有機會再在公衆面前講解劇場史。22年後再度講課,賴聲川本人也很興奮,第一課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戲劇,是沒有辦法快進的。如果你們想聽‘三十分鐘講完西方劇場史’、‘一小時講完西方劇場史’,對不起,你們關掉吧。”

賴聲川連開六講《西方劇場史》,14萬戲劇愛好者湧入直播間

這堂戲劇專業課吸引了一大批戲劇愛好者。不僅劇場内坐滿了上海文藝青年,網絡直播間也湧入了14萬觀衆。很多人打開筆記本邊聽邊做筆記,“希望聽完全部六堂課”。

劇場讓人與人、人與社會産生重要的聯結

這次“賴聲川大講堂”分享的西方劇場史,将會從希臘劇場、羅馬劇場、16世紀末莎士比亞形成的劇場文化、19世紀的劇場結構,到21世紀的今天新劇場的變化等等,講講為什麼從古至今,人們都需要劇場,劇場給予觀衆的東西是什麼。學習劇場、了解劇場,才有可能去突破“劇場”。

賴聲川的心中一直會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是劇場?劇場是幹什麼的?人為什麼需要劇場?需不需要劇場?沒有劇場的社會是怎麼樣?會不會有什麼困難?網絡時代,劇場怎麼跟網絡結合?劇場會不會有一天消失?”

賴聲川連開六講《西方劇場史》,14萬戲劇愛好者湧入直播間

腦海中的這些問題,讓賴聲川和他的團隊,一直都在探索新的劇場形式,以及堅持做原創的劇場作品。賴聲川的創作中,一直嘗試打破劇場空間、傳統的鏡框舞台形式,觀衆熟悉的《如夢之夢》《曾經如是》中,讓觀衆在舞台中間,演員圍着觀衆表演的“蓮花池”,這種形式對賴聲川來說“不是因為絢麗才這麼做,是因為需要”。

劇場的份量之重,對賴聲川來說,不僅在于學習、研究劇場史,還在于他30餘年創作生涯就在劇場度過,每一部原創作品都在不斷試驗“劇場”的各種可能性。他認為,一個社群需要共同的故事,共同的故事是維系整個社會的,不止靠人的感情和關系,更重要的是故事。

“我們的故事定義了我們。于是,有人要演出這些故事,你可能會說這些故事已經在電影裡了,但對我來講,這些故事,不管是電影、小說還是劇場,都是在講我們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故事,但在劇場有獨一無二的氛圍。”他說。比如,在上劇場看戲,在座的人都會感覺到一種聯結,跟社會的聯結,觀衆的聯結,台上台下的聯結,這是劇場裡獨特的體驗。人類從古至今,就是用一個“場”來說故事,人類的發展需要劇場的見證。

賴聲川連開六講《西方劇場史》,14萬戲劇愛好者湧入直播間

上劇場曾是一個放進商場的實驗

上劇場建在一個商場裡面,也是賴聲川對劇場空間的一個實驗。它打破的,是19世紀劇場背後的社會結構,觀衆不需要仿佛朝聖一般去看戲。從2015年開幕至今,《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已經成為每年至少各演出40餘場的駐場節目。一直堅持推出原創的上劇場團隊每年也至少推出2部新的作品。同時,“賴聲川大講堂”“丁乃竺會客廳”,以及“泡戲劇”-戲劇讀本類活動;“白日夢”-藝術類沙龍活動;“好好”-生活方式手作類活動等,都變成看戲觀衆的周末生活“加油站”。也有越來越多的白領,會在工作日來上劇堂參加“戲劇創意工作坊”。“上劇場”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生活形态,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從2016至今,賴聲川在“賴聲川大講堂”上分享了《水中之書》中的快樂哲學、意大利喜劇之談談人為什麼需要喜劇、《隐藏的寶藏》的創作曆程、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之結構美、創意學中的方法與智慧、《如夢之夢》的靈感、《寶島一村》的創意、城市創意的密碼等……“賴聲川大講堂”不限于戲劇領域,還有更多從戲劇中延伸出去的關于創意、建築、城市、設計、廣告、金融等領域。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戲劇、讓劇場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通過用心打造的這個公共對話空間,成為激蕩創意和靈感的場所。

照片由上劇場提供

作者:童薇菁

編輯:汪荔誠

責任編輯:邢曉芳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