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日本人在東北駐軍?就這事,他就不是在張作霖時期發生的事,确切地說日本擱東北的駐軍權是打俄國人手裡搶過來的。

那麼要把這事嚼咕清楚了,咱還得從甲午海戰那會說起,是以這事呱嗒起來,稍微有點長,有興趣的小夥伴,您可以接着往下聽。

首先說個背景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咋說呢?日本人自打明治維新之後,有那麼暴發戶的感覺。暴發戶嗎?看着光鮮亮麗,其實說到根子上就那麼點子浮财而已,底子薄啊!

大家夥也知道,日本人之是以能夠崛起,還都是學習歐洲那一套,再怎麼發達,他都得搞侵略,把别人搞成殖民地,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資源吸髓敲骨一樣的供養掠奪者,進而讓掠奪者達到了飛速發展。

日本人的學習能力,咱不得不佩服,是以這一套東西他們也就掌握了。

那麼日本周圍的鄰居,值得他大動幹戈的貌似就隻有咱大華夏。也湊巧了,這個時期的大華夏是腐朽不堪的清朝。

清朝那會已經被西方列強擱到餐桌上,開始分食了,那麼日本人他也不甘心,想要分一杯羹。

是以在這種思想的促進下,日本人不對咱中國有點謀劃這都不可能。

最終爆發甲午海戰,那也是預料中的結果。

咋說呢?為了這場戰争,日本人準備了好多年,一直在積攢力量。

最終在甲午海戰中,日本人動用了二十四萬人的兵力,還在戰前派了大量的特務間諜,其實就是所謂的中國通,到北韓和中國收集情報,那軍用地圖畫的比當地人都清晰。

這後來的結果也不用小編說了,清政府戰敗。畢竟慈禧這個老佛爺他老人家還忙着給自己過生日呢?那來的閑工夫瞅什麼戰争呢?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有那個路易十五的高調宣言的意思:“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老規矩清政府一旦戰敗,賠款啦,利益啦這都得作為交換條件,用來平息對手的憤怒,生怕再打起來自己吃虧,就想着太太平平的把日子過去了就完了。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您别看日本人個子不高,但那肚子可不小,利益也要,賠款也要,還想着把遼東半島給劃拉走,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遼東半島好地方啊,這可比日本那小島子的資源豐富多了,除了石油之外啥都能找到,各種礦産不僅多,品質還不差。

那麼日本人把這事想簡單了,胃口開得有點大了,清政府這塊肉疼,那麼把咱大華夏當做盤中餐,進行分食的其他列強也不樂意了。

本來就這麼幾個人吃,你日本人不僅擠進來吃,還要往家裡拿,這那成啊!于是就遭到了列強們的反對。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首先是沙皇俄國跳出來了,畢竟他們對東北這塊早就開始謀劃了,早在康熙年間就開始了,雅克薩之戰大家夥應該聽說過吧,這戰争最終咱打赢了,結果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時候,被劃拉走不少的土地。

那麼到現在,這多少年的時間了,日本人說劃拉走就劃拉走,這那成。

再有就是德國也反對,他作為一個新興的列強,本來殖民地就少,他的利益也受到了侵犯,當然不高興了。

于是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中,沙皇俄國擠進來做了一個所謂的老好人,進行撮合。

甲午海戰最終出來的結果就是,清政府在之前賠款的基礎上,再加三千萬兩白銀,将遼東半島贖回來。

您聽着是不是很别扭啊,滑天下之大稽自己的土地還得用自己的錢買回來,這壓根就是土匪綁票不是?

那麼這事結束之後,沙皇俄國就挺着個大臉蛋子走了出來。

“這事我可有功勞啊!你打算咋補償我?”

于是沙皇俄國就從清政府的手裡把旅順和大連灣給租走了,為此還簽訂了一個《旅大租地條約》。

哎呀!沙皇俄國那是拍着大腿的高興啊,沒别的,您要是翻閱曆史,沙皇俄國一開始,他就是一個擱地圖上比小拇指大不了多少的内陸公國,見天想着看看大海,領土一直擴張,但一直就沒有弄下一個不凍港。

沙皇俄國從清政府手裡租借到了旅順和大連灣,這就算是有了一個不凍港了,不高興才怪呢?而且本身他們也沒有出多大力氣就得到了。

這可是一個三千二百平方公裡的土地,為此沙皇俄國還給這片土地起了一個新的名稱——關東州,就是山海關以東的意思。而管理這片土地的俄國人不僅兼着關東陸軍司令官的職務,還兼着太平洋海軍司令官的職務。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您光瞅着這倆職務,就知道了沙皇俄國對這片地區的重視程度。

那麼這一次的較量,日本人算是在各位列強面前的一個集體亮相,讓所有人知道亞洲還有他這号人,他最想要的利益沒有拿全乎了,但該拿到的基本上都拿全乎了。

但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人還是有點不甘心,從小島走上陸地,這個夢日本人做了不止千年了。

當年唐朝白河口戰役把日本人大消停了一千年,明朝把日本人打消停了幾百年,清朝終于能赢了,夢還是夢。

是以日本人這口氣也一直堵着。

那麼日本人還就得憋着,就得等着機會。

而這一等就等到了日俄戰争。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一說這戰争,估計大家夥也能猜到發起的原因了。

日本人還是想拿到遼東半島的土地,而且日本作為一個新興的強國,他自己認為自己強了,可世界上的列強不認為,充其量認為他僅僅是一個能吃小蝦米的小魚而已,離着弱肉強食的大魚吃小魚的境界還差那麼一大截。

是以日本人很有必要表現一下自己的武力,蝦米不能再吃了,隻能換一條大魚來啃啃了。

那麼這兩個原因一疊加,可不就是日俄戰争要爆發了。

而且選擇沙皇俄國,還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沙皇俄國好到沒有朋友,和沙皇俄國打起來,一般情況下,沒人幫俄國,保不齊還有人幫日本的。再有一個就是沙皇俄國通過八國聯軍侵華,不僅進入了紫禁城,還派十來萬人進入東北,在事實上非法駐軍東北。

日本人感覺自己要是下嘴慢一點的話,連湯也喝不上了。

是以日俄戰争最終就爆發了。

事實上,在這場戰争中,日本壓根就沒有能力支撐這場戰争的資本。

你打仗得需要錢糧啊,日本人沒有足夠的錢糧,最後日本跑到當時的金融中心英國尋求借款,就打算借個一千萬英鎊使使。

結果您想不到,當時的金融資本就沒有看得上日本人的,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個亞洲的國家打敗一個歐洲國家,開玩笑嗎?

當時放眼整個世界,非歐國家大敗一個歐洲國家,他就沒有這個先例。

于是日本人沒轍了,就跑到了美國,尋求美國資本的支援,這個過程中美國的一個猶太富商很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看好,就投了一筆兩千萬美元的資本,幫助日本渡過了這個關口,最終赢得了日俄戰争的勝利。

打這裡起,日本人就開始了和美國資本之間的交往,這種交往一直延續到了二戰後期,太平洋戰争爆發,因為這個時間點上,日本人基本上被榨幹了,已經掏不出錢購買美國人的物資了。

當然這是後話了,咱接着說事。

那麼戰争的結果就是,沙皇俄國将他們命名的關東州一切權利,移交給了日本,順道日本就得到了駐軍東北的權利,還将南滿鐵路的經營權拿下了。

打從這裡起,日本人就開始有了在東北駐軍的權利。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張作霖還沒成為最後的東北王呢?還在做他的土匪,或者招安後剿滅土匪呢?還沒達到東北王的地步。

回頭咱在看看日本人又是個啥樣子呢?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日俄戰争日本人赢了,這一次戰争雖然他們沒有能從俄國人的身上拿到賠款,但拿到了利益,還順道證明了自己,把個日本從上到下興奮的無以複加。

打從這裡起,在日本天皇精心培育下的軍部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張,畢竟戰争帶給日本人的利益,那是一茬接着一茬,不膨脹那都不可能,尤其是在日本天皇的有意推動下,日本進一步的走向了軍國主義。

咋說呢?利益這東西是永恒的,敵人這東西是會轉換的。

日本拿到了俄國在東北的利益,這雖然讓雙方有了敵對的意思,但在面臨利益的時候,還是會湊到一起。

日本人有實力,但歐洲人沒人瞧得上他,俄國人就更加别說了,他老早就被歐洲人瞧不上眼。

再加上俄國本身在東北和内蒙有利益,日本人想要鞏固自己在東北的利益,倆人前腳還打得熱乎,後腳又湊到一塊,抱團取暖,聯系四次簽訂密約,目的就是排斥這片土地上的英美勢力。

您想不到吧!

說個事您就明白了。

日本赢得了戰争的勝利,雙方擱美國軍港樸茨茅斯還在談判呢?有一個美國商人就跑到了日本,這位美國人是美國鐵路大王哈裡曼。

要不說商人的鼻子太靈光了,哈裡曼得知了戰争的結果俄國将東北的鐵路交給日本人後,立馬就知道這裡頭的銅臭味了。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是以前腳俄國和日本還在商量日俄戰争之後的各種條款,他就已經開始和日本人搞接觸,推行他的歐亞大陸大鐵路網計劃,這個日本大臣,那個日本總理,這麼一通接見下來,還真就讓哈裡曼弄了一個備忘錄回去。

史稱哈桂備忘錄,内容咱就不說了,估計大家夥好奇這個哈德曼咋就在日本有那麼大的能量呢?

原因很簡單,日俄戰争期間,咱不是說了嗎?日本人打到後來沒錢了,這就去了美國找錢的來路,是以當時日本就在美國發行了戰時公債,這個哈裡曼有一個關系密切的美國公司承購了大批這種公債,是以是這麼個關系。

好了咱接着說。

這些備忘錄都簽訂好了,按理說應該執行了,哈裡曼很開心地回去了,但後來還是被日本人給終止了。

日本人最終的目的是想獨霸整個東北,他可不會讓其國家染指的。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最終日本人在1906年的十二月正式成立了滿鐵會社,并将這個名字登記注冊。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是單獨排斥了中國的合法權益,單方面成立的這個東西(滿鐵會社),單方面的使用日本國内資金建立的。

而這個所謂的滿鐵會社上司層,您都想不到他們有一半還多的人員是日本政府高官,其他人不是什麼财閥,就是日本财界的人物。

就這些人事安排,您就知道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他們的根本目的就是想要将東北建立成日本人的殖民地。

同時日本人還建立了各種機構,什麼警務,什麼衛生,什麼教育,甚至于監獄和法院,稅務機關都有。

這還以保護滿鐵為口号,在整個滿鐵線路上駐紮了一個師團外加六個獨立守備大隊,一個有一萬四千四百一十九人。

而這支部隊,他就是關東軍的前身。

您回頭再看看滿鐵布置通過的地點,大石橋,營口,鞍山,療養,鐵嶺,四平,長春,撫順,安東等等好些地方。

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這就相當于大動脈被日本人掐住了,其實這和殖民地就沒有多大差別了,畢竟整個沿線就不受中國政府的管轄,俨然一個獨立王國的存在。

這還不算,日本人還覺的不夠,為了滿足殖民的需求,他們還在東北各個地方,開設領事館,什麼吉林,奉天,安東,哈爾濱,大連,大東溝,齊齊哈爾等等,這麼說吧但凡大一點的城市,他們都有領事館。

目的是啥,這不用小編說了吧!

而這個滿鐵還覺得不夠,又開始收購土地,當時在長春知府的協助下,用一半的價格就收購了1423400坪的土地。

在1915年又收購了一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以中國人的名義)。

最終到了1923年,滿鐵占據的土地達到了6.76平方公裡。

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光撫順附屬的土地就達到了6016公頃。

是以整個東北,被日本人都快蛀成了篩子了,這也是為什麼張作霖會在皇姑屯被炸身亡的一個原因,他的行程就沒啥秘密可言的。

這也是為什麼,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人僅僅用了四個月就讓整個東北淪陷了。

當然不抵抗是一個主要原因,但上面這個何嘗不是其中一個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