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遇丨深度解讀新能源商用車的未來7大發展趨勢

我國新能源汽車在近10年來呈現了極其高速的發展态勢,無論是技術和産品已經日趨成熟,尤其是在諸如電池等領域,大有趕超國外先進企業的表現。

随着電動化發展不斷深入,車聯網、自動駕駛、換電、氫燃料等新概念新技術也得到了突破,不僅表現在乘用車上,在貨車等商用車領域更是如此。

本文就從技術和産品兩大角度入手,全面剖析國内新能源貨車的發展趨勢。

機遇丨深度解讀新能源商用車的未來7大發展趨勢

01未來15年:磷酸鐵锂的“天下”

和乘用車一樣,電動貨車搭載的電池主要也分為三元锂和磷酸鐵锂兩大類。在2020年之前,由于磷酸鐵锂的能量密度較低,且處于輕量化的考量,國内應用規模最大的仍是三元锂電池。

機遇丨深度解讀新能源商用車的未來7大發展趨勢

但三元锂電池有一個緻命的問題:安全性較低。主要由于其受到撞擊和在高溫環境下的起火點低,非常容易導緻工況相對乘用車更惡劣的貨車出現自燃現象。

不過當下,随着比亞迪推出磷酸鐵锂刀片電池,磷酸鐵锂的技術日益成熟,電池包能量密度普遍可達140Wh/kg,甚至已有超過170Wh/kg的産品出現。

如今钴元素稀缺,磷酸鐵锂電池的成本優勢也逐漸顯現。可以判斷,未來15年内,磷酸鐵锂電池将會是新能源貨車尤其是純電動貨車首選的主流。

02大勢所趨:電驅動系統內建化

傳統燃油貨車的動力總成由發動機、變速器、傳動軸、驅動橋等部位組成,早期純電動貨車采用了“油改電”的技術路線,也就是說和傳統的動力總成一樣,隻不過把發動機換成了電機、變速器換成了減速器。

“換湯不換藥”帶來的結果是成本高昂、重量巨大且傳動效率低下。

但随着乘用車電驅平台的發展,貨車的電驅動總成也得到了啟發,為了降能耗、降重量、降成本,目前逐漸出現了同軸橋、內建橋等多種驅動總成形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内目前在內建橋的技術上并沒有我們想得那麼成熟,成本目前還比較高,再加上中重型貨車的工況、路況都遠比小型汽車複雜,是以這項技術在未來短期内還無法大規模在市場上有所應用,目前仍然會以電機直驅為主。

03多合一主流:高壓電控內建化

新能源貨車上三合一、四合一甚至是八合一的高壓電控案例目前并不多。這還是由于新能源貨車的工況更為複雜,但這并不妨礙多合一高壓平台也成為貨車的趨勢之一。

機遇丨深度解讀新能源商用車的未來7大發展趨勢

多合一帶來的最大效益就是空間壓縮,将驅動電機控制器子產品、DC-DC電壓變換器子產品、PDU高壓配電子產品和OBC車載充電器控制器子產品幾乎都內建到一個盒子裡,把本就被電池占用的貨車内部空間利用到極緻。

這意味着整體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同時可靠性和運作效率也會更高。

04萬物互聯:貨車智能化發展

貨車的智能化将是下一個重點技術研發方向。和乘用車相似,新能源貨車的智能化一般指的是包含了智能駕駛/自動駕駛、車輛網、車輛安全、智慧座艙、人車互動等功能的系統,此外包括遠端系統。

想象一下:一輛不需要司機的短途新能源貨車,能夠為行業帶來多少收益?

當行車安全得到保障時,無人駕駛貨車(包括行駛、駐車和上下貨)在一些特殊場景比如礦場、港口、封閉式園區等領域應用時,可以大幅提高貨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不僅如此,當智能化發展成熟時,結合物聯網、大資料、雲平台等技術,可以通過共享運力,打造一個全新的貨運生态,改變目前的物流、運輸産業模式。

05環衛&城市物流車:純電化

環衛車和城市物流車較為相似,都是日均裡程在150-200km以内,且行駛區間都是在指定範圍内。物流車對速度有一定要求,環衛車則平均車速在50-60km/h左右。

基于這些特點,環衛和物流車将成為貨車純電化趨勢首當其沖的産品之一。但目前沒有大規模普及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技術不夠成熟,且成本較高。

機遇丨深度解讀新能源商用車的未來7大發展趨勢

以4.5噸純電輕卡為例,其續航僅為200km左右,且冬季會縮水,充電時間延長,影響使用效率。雖然近幾年售價大幅降低,但仍比燃油車高出許多。

是以未來環衛和城市物流車産品的主要發展方向将會重點往輕量化、低成本、低能耗走,當然這也對技術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随着電商平台的發展,物流車和環衛一樣幾乎已經成為了剛性需求,市場體量巨大,在市場驅動和政策的雙重驅動下純電化是必經之路。

06城建物流&特殊場景:新能源化

城建物流指的是負責城市及近郊的建築垃圾和建築材料運輸的貨車,包括自卸車、攪拌車、渣土車等等,單日最高營運裡程為500km,目前大多數都是中重型卡車。

港口物流車顧名思義,服務于港口内外,主要以牽引車為主。港口内的牽引車目前基本24小時營運,但裡程不長,為封閉區域内的營運;港口外的牽引車産品運輸裡程不定。

礦山物流車主要為自卸車、牽引車等等,行車路線非常固定,同樣也是24小時營運,日均裡程150km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礦山物流車載充電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産品的高度自主權。

機遇丨深度解讀新能源商用車的未來7大發展趨勢

這些産品的共同點在于,極度注重運輸效率。不像物流車和環衛車可以有足夠的充電時間,如果在充電上耗費太多時間,那麼成本就會高到無法估計。

是以換電成為了電動重卡的新方向。越來越多的國内廠商推出了純電動渣土車、攪拌車、牽引車等等。相比于需要1.5-2小時的充電,5-10分鐘即可完成的換電更具經濟效益。

07長途重卡:氫燃料或成新出路

對于重型卡車來說,電動汽車的動力和續航很難滿足其動辄上千的裡程。但重卡又是排放界的“老大難”,氫能或許是重卡的新出路。

我國2020年10月釋出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實作商業化應用;以燃料電池技術作為三縱之一,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鍊,在突破關鍵零部件技術方面,将氫燃料應用支撐技術作為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攻克氫能儲運、加氫站、車載儲氫等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

氫燃料重卡也許是未來長途運輸的主要方向,但目前還有加氫站、氫電池壽命、成本高昂等問題亟待解決。雖然短期内還無法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但不能否認氫能卡車在這方面的巨大潛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