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1億“清除”華為後,沖突終于爆發了!難怪美國5G分歧越來越大

5G網絡是現代社會最新的通信技術标準,提起5G核心網技術,那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華為。華為在5G專利占比21%,排名全球第一,而排名第二的三星,隻有12%,美國更是所有企業的5G核心技術專利加起來,都不足15%。

要知道,在以前的通信市場,美國的專利技術一直領先全球,美國的高通,蘋果等公司持有了很多的先進的通訊專利,每年還向其他國家收取大量的專利費用。而華為在5G網絡上面展現出超強的研發能力,打破了美國壟斷的全球通信市場。

為了遏制華為的發展,美國以華為裝置存在安全隐患這一“借口”,要求美國本土的小型營運商拆除華為的裝置,甚至拿出了19億美元(折合人民币121億元)補貼營運商。

那美國拆除華為裝置之後,現在5G發展得怎麼樣了呢?

在2021年12月28日的時候,網絡測試服務商OoKla公布了美國的最新的5G發展狀況。美國的5G網絡普及已經達到了49.2%,在全球排名第一。

但事實上,美國的5G網絡不僅信号非常差,而且費用非常昂貴。

5G網絡基站分為厘米波和毫米波。美國拆除了華為使用的厘米波基站,而選擇了毫米波基站。毫米波雖然比厘米波傳輸速度更快,但是研發難度更大,建設成本更高。

5G毫米波有一個緻命的問題,那就是覆寫的距離非常短,隻有150米,而且非常容易被高大的樹木或者建築物遮擋。

121億“清除”華為後,沖突終于爆發了!難怪美國5G分歧越來越大

為了解決覆寫距離短和容易被遮擋這兩個問題,美國的營運商隻能增加毫米波的基站數量。

但是,毫米波基站費用昂貴,美國政府補貼的19億美元隻夠用于拆除華為的裝置,後期的建設和維護營運商還需要繼續大量投入的資金,而這些費用必然要從使用者身上收回來。

對于地廣人稀的美國來說,顯然厘米波的成本效益更高。厘米波雖然傳輸速度略遜一籌,但它的穿透力強,覆寫面積非常廣。比如我國三大營運商的中國移動,覆寫範圍大約在424米左右,而電信和聯通則是在322米,是毫米波基站覆寫範圍的一倍甚至兩倍。

美國本來想抵制華為産品來限制華為的發展,沒想到現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也因為這種行為付出了代價。

最近,美國的航空公司和電信營運商也因為5G網絡問題争執起來。美國電信營運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威瑞森本來準備在1月5日要進行5G網絡的部署,卻被美國航空公司以5G網絡中的C波段會對飛機的電子裝置進行幹擾,進而危害航空安全。于是,要求兩家營運商停止5G網絡部署,推遲到兩周之後。

要知道這已經是第二次了,在去年的11月份,兩家營運商就收到了美國航空管理局的通知,是以才将計劃推遲到今年的1月5日,沒想到美國的5G網絡又難産了。

121億“清除”華為後,沖突終于爆發了!難怪美國5G分歧越來越大

華為總裁任正非說過,華為雖然厘米波毫米波都在做,但是,我們堅持認為厘米波代表了5G的前景,隻是我們賭對了,毫米波在短時間内不能廣泛的進行使用,我們公司判斷需要十年以後。

但十年後5G已經全球部署完成了,帶寬已經大家用不完了,那新的蜂窩系統是不是能使用還是個問題,是以,華為在5G網絡上選擇厘米波是賭對了。

是以,無論怎麼樣,努力發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科技實力才是硬道理,一味的阻礙别人的發展,以此來保證自己的地位,最終的結果隻會是得不償失。同時也希望華為能夠再接再厲,研發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帶領中國科技走向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