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秦皇陵寶貝還多的帝陵,裡面可能藏着小半個中國,皇帝并不出名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曆史上,一共誕生了四百多位皇帝,這些皇帝在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修建一座豪華的陵墓。比如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他13歲登基成為秦王後,就下旨給自己修建陵墓。可是這個陵墓動用了幾十萬人,一直到秦始皇駕崩,修建了39年都沒竣工,後來秦二世胡亥登基後又接着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比秦皇陵寶貝還多的帝陵,裡面可能藏着小半個中國,皇帝并不出名

古人對身後之事十分看重,除了魏晉時期崇尚薄葬之外,其餘朝代都是盛行厚葬之風。那些古代的皇帝們為了死後也能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不但把自己的陵墓修建的極其豪華,還會在墓中陪葬數不清的珍貴财寶。比如說秦始皇,他不但給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墓,甚至還建造了一支地下軍隊——兵馬俑來護衛自己的陵墓。

秦始皇陵應該是目前為止規模最為龐大的帝王陵寝,裡面肯定也埋葬着數不清的珍貴财寶。可是因為史書中對秦始皇陵的具體記載并不多,是以裡面具體有哪些寶物,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而且目前考古界已經達成共識,在文物保護手段沒有跨越式發展的情況下,不再開挖任何帝王陵寝,是以秦始皇陵在人們眼中始終蒙着一成面紗。

比秦皇陵寶貝還多的帝陵,裡面可能藏着小半個中國,皇帝并不出名

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秦始皇陵的寶貝确實不少,可是有一座皇陵可能比秦始皇陵中的寶貝還多,裡面可能藏着小半個中國。而這座陵墓中埋葬的皇帝并不出名,甚至在曆史上幾乎都沒有多少存在感,他就是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

唐高宗李治病逝後,太子李顯繼位為帝,是為唐中宗。可此時正是武則天臨朝稱制,沒過多久她就廢掉李顯,将其降為廬陵王先後遷于均州、房州等地。李顯被廢後,他的弟弟李旦被武則天立為皇帝,是為唐睿宗。可此時的朝廷大權依然把持在武則天手中,李旦不過是一位傀儡皇帝罷了,他知道母親武則天一心想當皇帝,事事忍讓謙退,最後還是被武則天廢掉皇位,降為相王囚禁在宮裡。

比秦皇陵寶貝還多的帝陵,裡面可能藏着小半個中國,皇帝并不出名

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聯合崔玄暐、桓彥範等人發動兵變,逼迫武則天交出皇位,廬陵王李顯得以再度登基稱帝。李顯去世後,其幼子李重茂登基稱帝,是為唐少帝,仍由韋後臨朝稱制,欲重演武後故事。不久後,相王李旦第三子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等人發動兵變,誅殺韋後,廢唐少帝,相王李旦再度登基稱帝。

李旦前後在位時間隻有八年,期間也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他雖然兩次登上帝位,可這兩次登基都是身不由己,牽扯的是李唐王室的整體利益。盡管李旦在位期間并沒有什麼作為,可是他的陵墓仍然堪稱豪華,耗費了大唐三分之一的财力,幾乎裝下了小半個中國。

比秦皇陵寶貝還多的帝陵,裡面可能藏着小半個中國,皇帝并不出名

李旦駕崩後被安葬在橋陵,這座陵墓并不是李旦修建的,而是他的兒子唐玄宗李隆基修建的。李旦前後在位的時間都比較短,而且中間還有一段軟禁生涯,根本來不及給自己修建陵墓,是以他駕崩之後,修建陵墓的重任就落在了唐玄宗李隆基身上。

當時正值開元盛世,大唐的國力空前雄厚,而李隆基又是一個極其孝順之人,自然是不惜成本也要為父親修建一座規模龐大的陵墓,以報答父親禅讓皇位與他的恩情。橋陵的建造花費了朝廷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建造過程貫穿了整個開元盛世,毫不誇張地說,幾乎小半個盛唐都裝入了橋陵之中,稱之為古代寶貝最多的皇陵也毫不為過。

比秦皇陵寶貝還多的帝陵,裡面可能藏着小半個中國,皇帝并不出名

秦始皇陵雖然同樣規模龐大,可是其中的寶貝卻不見得比橋陵多。開元年間的唐朝,在經濟、文化和軍事方面都處于一個頂峰,影響力輻射西域諸國,可以說是萬國來朝,各種寶貝源源不斷流入唐朝。開元盛世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頂峰時期,所能動用的财富自然不是秦始皇時期可比,橋陵所藏财寶之豐,也遠非秦始皇陵可比。

在橋陵東北23公裡的地方還有一座帝王陵寝,這座陵寝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泰陵。李隆基為父親李旦修建了一座規模龐大的陵墓,可是他自己的泰陵卻顯得比較寒酸,與他在曆史上的地位并不搭配。這是因為李隆基晚年時期,唐朝經曆過“安史之亂”後,各方面都開始衰落,國力不足以支援他給自己修建一座規模龐大的陵墓。而占地面積高達852萬平方米的橋陵,可以說是開元盛世的一個縮影,見證了大唐的繁華與落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