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聊儒家思想在曆史上的發展與影響

儒家思想,是孔子一生的緻力目标。其精髓在于一個“仁”字,一方面,孔子提倡以仁愛為本,反對苛征暴斂。另一方面,又主張“君重民輕”的核心思想。這在某種程度來看,是相違背的。造成孔子的儒家思想内部相悖的原因,是因為孔子的思想,是吸取了夏朝、商朝和周朝三代的封建文化。對于“君權神授”的理論,孔子一直是持支援的觀點。可見,孔子的儒家思想傳播,是受着當時封建朝代的限制。但在大範圍來講,孔子的儒家思想的誕生與發展,是提倡“人人平等”意識的開端。在春秋戰國時期,在百姓心中,起到了極大的啟蒙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儒家思想在曆史上的發展與影響。

聊聊儒家思想在曆史上的發展與影響

儒家思想是怎樣誕生的?

儒家思想的誕生,是受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春秋初期的禮樂崩壞,就是孔子儒家思想誕生的導火索。談春秋戰國之前,要先說一下周朝的覆滅。周武王依據君權神授的思想,以纣王無道為由,起兵推翻了殷商,進而開創了一個新的朝代,就是西周。西周政權初期穩固,但是由于分封制與宗法制的大力提倡,為周朝覆滅埋下了很嚴重的弊端。終于在東周末期,由于分封制與宗法制,導緻各路諸侯四起,嚴重地威脅到了周天子的地位。在東周末期到春秋初期這段時間,周天子可以說是個傀儡皇帝,政權被各路諸侯所分割。最嚴重的時候,出現了一百多路群雄割據的諸侯。

東周時代就此覆滅,帶來的就是春秋時期的禮樂崩壞。《論語●季氏》中記載: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周朝時期的禮樂與文化,其實是可以混淆的。由于周王朝覆滅,直接導緻了禮樂崩壞,而這種現象,卻對春秋戰國時期産生了持續影響。禮樂崩壞,直接導緻原本存于周王朝的文化與制度,随着人才流失,而散播在了民間。在春秋時期之前,大量書籍文化,是隻在宮廷之中儲存,平民百姓沒機會讀書寫字。而禮樂崩壞,導緻了大量文化流進民間,為後來的百家争鳴局面,埋下了伏筆,儒家思想就是在這種學說獨立的情況下,慢慢誕生的。

聊聊儒家思想在曆史上的發展與影響

周朝覆滅,各路諸侯紛紛自封為一放首領,以各個小國為其屬地。并且廣納人才,禮賢下士。加上由于戰亂,井田制實作了從公有制到私有制的大幅度轉變,更加刺激了貴族勢力與平民百姓之間的鬥争。孔子深受傳統禮教的影響,并對新思想産生了萌發。儒家思想,就是這些因素影響下,一步一步成為了當時的獨立學說。與此同時,由于各國對人才的禮遇,導緻導緻各種學說層出不窮。當時有名的學說,主要以孔子的儒家、韓非子的法家、墨子的墨家和鄒衍的陰陽家為主。而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最受百姓推崇的。

儒家思想自誕生初期,呈現了很奇怪的現象。孔子的學說,在百姓之間,得到了很大的呼應,卻不被各國君主所接納。原因就是,孔子提出的君臣關系,與當時的大環境相差太多,君主難以接受。孔子雖然認為君貴民輕,卻也提出了另一種“人人平等”的理論。孔子認為君臣之間,應該互相尊重。《論語》中記載: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這種平等的理論,不被當時的各地統治者所接納。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的初潮,隻是得到了散播,發展卻十分受限。

聊聊儒家思想在曆史上的發展與影響

儒家思想的發展與改革

秦漢時期,儒家思想的發展,出現了極大的反差。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和度量衡,從軍事來講,秦始皇的豐功偉績的确稱得上是千古一帝。但是成立秦朝之後,卻為了實作政權的專制,聽從了丞相李斯的建議,施行“焚書坑儒”。《戰國策》中記載:

“任刑罰以為治,信小術以為道。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

由于秦始皇為了鉗制人們的思想,來穩固秦朝的政權。儒家學說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打壓。一時之間,各種儒家學說風聲鶴唳,記載家理論的書,也大多被損失殆盡。儒家思想的傳播,在秦朝時期受到了極大的阻礙。這種現象得到改觀,是從漢朝開始。漢朝的儒家傳播,其實早在漢高祖就已經初見端倪。

聊聊儒家思想在曆史上的發展與影響

漢高祖最開始隻是十裡亭長,最後能夠建立大漢王朝。就是深知百姓疾苦,苛征暴斂不僅讓百姓民不聊生,更加催化了王朝的覆滅。是以,從漢高祖時期,對儒家思想就十分提倡。尤其是到了漢武帝時期,儒家學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力發展。漢武帝接納了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論,以仁愛為本的治國方略,從這裡開始形成。漢朝時期尊崇儒家思想的最明顯表現,就是對刑罰的減輕。秦朝的刑罰太過殘暴,也是其失去民心的原因之一。是以,到了漢朝,對于刑罰方面一直以“恤刑”理論來量刑,意在教化罪犯,而并非以刑罰威脅百姓。比如《禮記.曲禮》中規定:

“七年日悼,八十、九十日耄。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

為特殊的犯人減輕刑罰,與孔子提出的“不教而誅是為虐”的儒家思想,完全吻合。是以,儒家思想的傳播,在漢朝是起到了推進作用。

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到唐朝覆滅,可以看做儒家思想發展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學說十分混亂,很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争鳴的局面。從南北朝開始到唐朝,誕生了以玄學來解釋佛、儒、道三家的思想的新型學說。佛儒道三家學說獨立,限制了儒家思想的傳播。雖然隋唐時期的帝王,都曾大力推崇儒家學說,卻因為這一時期的混亂局面,而收效甚微,可以說從魏晉南北朝到唐朝這幾百年裡,儒家學說一直處于停滞的狀态。唐朝詩人韓愈曾經抵觸過這種思想混淆的情況:“抵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言下之意,盡是反對佛學與儒家并列,導緻學說受限的痛恨。這種現象,直到唐朝覆滅,都沒有得到改善。

聊聊儒家思想在曆史上的發展與影響

在宋朝程朱理學的萌生,将儒家思想推向了新的高潮。程朱理學的儒家思想,一直貫徹到明朝。程朱理學,是以程颢、程頤、朱熹等名家,吸收了孔孟之道,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派别,從本質來說,是儒家思想發展的增加版。以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以儒家思想為根基,去探讨天人之道。格物緻知,就是宋明時期儒家思想的精神核心。主張存天理,滅人欲。朱熹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

人之異于禽獸,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與孔子的儒家思想不謀而合。是以,宋明時期的儒家傳播,是得到了各方名家大力改革與扶持的。直到清朝時期,才有了對程朱理學的反對聲音,儒家思想在清朝時期,依然在不斷地發展與完善,皇太極建立清朝之後,對儒家學說的态度,也并不打擊。是以儒家思想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呈現起伏的狀态,卻最終發展至今,得到了廣泛接納。

聊聊儒家思想在曆史上的發展與影響

儒家思想的影響和意義

儒家思想從春秋戰國萌生以來,輾轉流傳了幾千年。并作為無數帝王治國依據的核心,以仁愛為本的儒家思想治國,最終都迎來了較好的盛世局面。比如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迎來了漢朝最強大的時期。唐宋時期雖然兵力懸殊,但是文人輩出,也是受到了儒家學風的積極影響。孔子提出的君臣以禮相待,也成為了曆代君王的道德限制标準。唐太宗禮賢下士,魏征多次以死相谏卻沒有得到怪罪,表面反映的是唐太宗的帝王胸襟,其背後的深層因素,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精神影響。

當然,任何一種學說都不是絕對完美的。儒家思想受到封建環境的限制,有些理論也是很受限的。比如孔子認為男尊女卑,曾經提出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樣的言論。言下之意就是貶低女性的地位。再比如,孔子認為君貴民輕的思想,與人人平等的核心理論相違背,這都是受到了大環境影響所緻。但是不得不說,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極大程度上推動了新思想的萌生。為之後封建社會的覆滅,打造了堅實的基礎。儒家思想發展至今,俨然成為了中國極具特色的文化思想,在無論是古今,儒家思想都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時刻影響着我們。

聊聊儒家思想在曆史上的發展與影響

總結:

儒家學說的大力發展,加強了古代統治者對百姓的教化。尤其以有教無類的主要理論,更是讓學術得到了大量傳揚。寬己夫妻,減少刑罰,亦是其傳播的積極一面。總的來說,儒家思想到後來衍生的程朱理學,都極大程度豐富了人們的内心,對于新思想的萌發,起了很大的啟蒙作用。

繼續閱讀